饮料与生活调查报告

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飞跃。

——谈“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卢龙县第一实验小学李淑兰

一、活动主题:源于生活

去年暑假开学不久,我去六(2)班上课,上完体育课看到很多同学拿着饮料瓶而不是水杯。问他们,为什么不喝水?有的同学说饮料味道好好吃,有的同学说冷饮解渴解暑,有的同学说家长告诉他们果汁牛奶之类的饮料比白开水更有营养。有同学说,从来不喝水,渴了就一直喝。我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喝酒到底好不好?什么饮料好?许多学生摇摇头。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好奇,纷纷发问:经常喝饮料会影响身体健康吗?现在饮料种类这么多,哪种更有营养,更适合我们小学生喝?为什么饮料卖得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听了这些问题,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不以“饮料与健康”为题,让他们自己调查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孩子肯定会感兴趣,也能理解饮料和健康的关系。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的问题和学科目标都是有重点的。于是,活动主题“饮料与健康”诞生了。

由此,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选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机,才能引导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活动计划:在讨论中突出重点

确立“饮料与健康”主题后,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饮料的兴趣,我首先提出了问题:“同学们,关于饮料与健康的活动主题,你们想了解什么?”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一锅,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知道饮料的品种!””“经常喝酒有害吗?”“我想知道我们身边哪些饮料比较劣质?”“哪些饮料适合我们小学生喝?”“饮料里有什么成分?”“饮料和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更喜欢喝饮料而不是开水?“孩子们兴奋地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用各种方式交谈。一些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我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这些问题,找出哪些值得研究,哪些可以合并。这时我告诉同学:“你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或网络资料得到答案,一般不要把它作为研究课题;“要求学生在设计研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值得研究。研究更复杂,研究时间更长。一般可以作为学生研究的主题。“我和同学们一起梳理总结,最终选择了五个分课题,比如哪些饮料适合我们小学生喝,饮料成分及其对人体影响的研究,饮料受欢迎程度的调查研究,饮料为什么这么诱人的原因以及劣质饮料的调查研究。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活动成为学生的需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分组,学生自主推荐组长,组长将简要汇报自己小组活动的主题,并选择这个主题的理由。然后各组分工,初步讨论设计小组的活动方案,给小组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大约十分钟,第一个完成计划的小组交上了活动计划的初稿:

活动主题饮料与健康

活动的目标是了解我们身边是否有劣质饮料,劣质饮料对人体的影响。

活动时间:2008年9月25日。地点:小卖部。

组员刘端阳李张璐璐

活动内容1,去食堂找劣质饮料;

2.问家长;

3.告诉学生劣质饮料的危害。

看到这个策划,我发现他们的策划有明显的缺点:活动目标单一,没有情感目标;活动内容不明确,难以实施。

于是,我带领这群同学讨论:(1)活动是否只针对“了解身边是否有劣质饮料”?我们可以设定其他目标吗?(2)有了活动内容,你想了解谁的父母?如何告诉学生?你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分工?如果没有分工,活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被我这么一问,刚刚高高兴兴交了活动方案的同学不知所措。我说:“没关系。你的计划只有一些小问题。再讨论下去,一定能改进的!”

几个学生回到他们的座位,他们的头又在一起了...

这一次,他们提交的活动计划非常不同:

活动主题饮料与健康

活动目标1。了解身边是否有劣质饮料,劣质饮料对人体的影响;

2.学会与陌生人交谈,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团队成员可以一起工作,互相帮助;

4.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活动的辛苦和乐趣。

活动时间2008年9月25日活动现场周边食堂、医院、工商所

组员刘端阳李张璐璐

活动内容及分工1,9月25日上午8: 30在校门口集合,寻找身边食堂的劣质饮料;拿个相机准备拍照;

2.姜磊负责向医院医生咨询劣质饮料对身体的危害;

3.李静负责从工商所工作人员那里了解身边劣质饮料的来源;

活动结果预计为1。找劣质饮料拍照;

2.将发现的数据整理成数据集,撰写调查报告等。

通过以上两个方案的对比可以看出,学生第二次制定的方案不仅对活动目标和活动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还增加了一个“活动成绩预测”。于是,我让这个小组的方案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也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每个小组的活动方案。我跟同学说,活动方案越具体,细节问题考虑得越周到,执行起来就越方便,遇到的困难就越少。

可以看出,一个活动的主题确定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讨论,有利于主题的深入全面学习。

三,实施活动:致力于实践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一直坚持的理念是,要适时适度地参与学生的活动,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研究,让他们自己动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以委婉的态度提出修改建议。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饮料,明白饮料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我让学生亲身实践,与饮料亲密接触。让学生自己接触采访对象,自己练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了解饮品;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计划共同努力,通过网上信息搜索、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从各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在这些环节中,我时刻关注各个小组开展的活动,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指令和监督,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花絮1:“搜索队”超市线

为了让学生了解饮料,在征得学校同意并与超市协商后,我带领“我们小学生适合喝什么饮料”小组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集体活动——佳源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工在超市有针对性的活动。在超市里,学生们兴致勃勃,却没有忘记此行的任务。有的同学采访超市的负责人和店员,有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或研究饮料的种类和成分,或观察包装和宣传。在观察了各种饮料后,我指导学生们采访了店长和销售人员,他们围绕小组主题提出了相关问题:①你们超市什么饮料卖得最好?你有没有注意到小学生来你家通常喜欢买什么饮料?你认为喝太多酒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吗?推荐的话,小学生应该选择哪些适合自己的饮料?超市工作人员耐心解答。通过这次小组活动,本组同学基本了解了饮料的常识,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调查和访谈方法,为他们的小组活动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花絮二:“追踪小组”的调查记录

因为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学生特别感兴趣。我们分组开展实践活动,不到两周的时间,学生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进展。为了使活动更有成效,在我的建议下,“饮料受欢迎程度调查”小组集中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主要以问卷的形式与居民进行交流。首先,指导学生设计问卷,并告诉他们问卷调查的意义。因为学生之前没有参加过实地问卷调查,所以从来没有设计过问卷;所以要求他们设计调查问卷,太突然了。如果学生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们就没有动力去做,更谈不上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这次活动的意义: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线索;设计不好的问卷调查,价值不大,浪费时间和精力。

问卷的设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不能想到什么就列出什么;糟糕的设计会导致简单的堆砌,不系统,遗漏问题和一些无关的问题。我深深明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是非常重要的。组长主要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组员共同协作。因为每个学生对问卷设计的理解不同,每个学生构思的问卷也不同。因此,我积极参加了这个小组的活动,与小组成员认真讨论和研究,并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种适合小学生和老年人,封闭式提问,简单直观,但能提供数据,另一种适合一些有文化的人,能提供叙述性信息。然后,团队成员在住所、校园和街头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饮料在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和覆盖率,以及他们对饮料的理解和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选择饮料时的不同特点。孩子们都很好,我也不能示弱。在这个过程中,我认真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活动,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鼓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调查的目的是研究。于是,在孩子进行问卷调查后,我向数学老师求助,利用六年级学过的统计学知识,指导学生将数据转换成图表,让结果更加直观明了,我也得到了自己的结论。

花絮三:采访“秘密小组”

原本预计每个小组的分步活动都很顺利,但没想到,在调查阶段,同学们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农村的孩子憨厚,不善于和陌生人交往。所以在面试中经常被拒绝。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去调查,回来后却怨声载道。所以在活动中,我不断引导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注意沟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劣质饮料调查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在寻找劣质饮料的时候,在调查采访食堂的掌柜时碰壁了。店主认为他们只是在制造麻烦。“我卖我的饮料,关你什么事?”所以他们有放弃的心理。看着孩子们沮丧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会影响这次综合实践的效果!我指导你: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现在这个群体有麻烦了。我们能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吗?教室里很安静,孩子们在努力思考。我领导说:我们哪里做的不好?面试对方时该怎么做...似乎当你说一个方法和我想要一个绝妙的主意时,孩子们突然意识到教室又一次充满了兴奋。经过讨论,大家想出了十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比如:1,找一家班上同学熟悉的店铺,以免面试时碰壁;2.没有顾客的时候逛商店,不影响人家做生意;3.说话有礼貌;4.修改自己的采访用词,让涉及商业秘密的问题更加委婉和诱导;5.用真情打动对方。然后,我们在班里创设情境,进行模拟面试活动,全班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第二次调查时,采访了一家店铺,了解了真假饮料的区别、制作假饮料的原料以及他们进货的渠道。在后来的调查分析中,学生们一个个变得勇敢自信,显得足智多谋,拿到了第一手材料。

看到孩子们的成功,我深有感触:让孩子们飞进社会的大课堂,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勇气,体验失败的悲伤,体验成功的快乐。当他们遇到各种困难时,我们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靠自己的力量与各种困难作斗争。

四、活动经验:推广总结

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做好信息汇总,形成结论,为展览做好一切准备。于是,我引导同学们做好两周的数据汇总,形成结论,为陈述做准备。各小组成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研究、筛选,形成结论。引导学生反思实践活动的过程,写出自己的体会。分组填写活动评价表并点亮“个人活动星表”课堂交流评价中的小星星,整理所有活动,包括活动资料,每组编制一个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集。我主要是协助学生筛选整理资料,引导学生把我们组的成果以适当的形式展示出来。

★结果以各种形式展示。

两个多月的时间,同学们结合实践研究了饮品的相关问题,了解了很多关于饮品的知识,对饮品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学生成果展示活动中,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走上讲台,汇报小组的调查、收集、采访、整理等活动。每个活动组将显示活动的过程信息和结果。利用实物、情景喜剧表演、采访录音、活动日记、传单、手抄报、海报、书法、照片、问卷等多种形式表达其团体活动成果。《探究饮料的成分》报告称:我们发现很多饮料中都含有食用色素、防腐剂、碳酸水、香精、糖精、添加剂等成分,而糖在每种饮料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成分直接影响我们青少年的健康。然后,该小组展示了他们发现的饮料成分的包装。“劣质饮料调查”小组告诉大家,在校外食堂发现了很多包装简单、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价格低廉的劣质饮料,有的食堂还保存着自己加工的没有烧开水、含有大量色素的饮料。该组织还阅读了对医生的采访,并指出劣质饮料的危害。

活动结束后,为了让活动更有意义,我引导同学们在学校宣传栏布置手抄报、漫画、健康倡议书、活动成果等进行全校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经历丰富多彩。

在交流课上,我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开展饮料健康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课堂上,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经历:

汤米-我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基本满意。我可以大胆地进行电话采访,唯一的遗憾是:由于紧张,少问了一个问题。唉,真可惜!

张伊凡-我亲自参加了“饮料与健康”的活动,我知道有无数种饮料。然而,饮料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些饮料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制作过程非常不卫生,喝了可能有害健康。买饮料首先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如果可以,最好买名牌,因为名牌的质量会更有保证。

姜磊——通过一个星期的“蹲守”观察,我发现,我家门口食堂的阿姨经常花钱买那些三无饮料,然后无情地卖给这些无知的小学生,完全无视我们祖国花朵的宝贵生命。所以,我呼吁食堂的叔叔阿姨们,请不要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钱扼杀我们无辜的生命。

杨天全——饮料与健康的综合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知道了饮料的种类和知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和同学合作的温暖和快乐,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团结协作”。"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效果:体现在收获上。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真正体会到,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给他们巨大的收获。

1,解决了喝饮料的习惯问题。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对饮品种类的调查,对不同饮品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对周围是否有劣质饮品的调查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学生认识到了饮料的利与弊,很多孩子改掉了口渴时不喝水而喝饮料的习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2.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在活动中,老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咨询者和顾问。学生成为活动中的主角,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自主选择学习小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寻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开展活动。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选定课题后,学生不仅要依靠集体智慧讨论制定活动中成员的分工和必要的调查研究准备,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分工合作。找什么资料,从哪里收集资料,采访谁,调查单位都是学生参与的。学生亲身实践,大大提高了能力。

4.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

活动中,孩子们很感慨:“付出多,收获多;如果你付的少,你得到的也少。“实践活动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我们来说,实践活动越全面越好”。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深体会到,如果家长能在活动中给予很多支持,调查结果会更加充实和全面;学生的发散思维是老师的智慧激发出来的,是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真正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成长”,教师也要像学生一样,边做边学,不断反思,善于总结,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应在教学中不断发掘、开发和利用无限的课堂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