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浅谈克服小学生的嫉妒心理

本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18年,经常会遇到一些嫉妒心理严重的孩子。很多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表现在学习、生活和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上。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学生的嫉妒心理,会对孩子产生终身影响。在消除和化解孩子的嫉妒心理上,我有一些体会。

小学生很争强好胜,这也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他们经常喜欢和别人比较,尤其是和同龄人。这不能说是坏事,但这种比较要有个“度”,事情会转到它的反面。具体来说,如果学生把一切都和周围的人做比较,一旦发现更好,就会沾沾自喜,陶醉于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虚荣心。如果比它弱,就会有两种情绪:一种是颓废消极,没有斗志,心灰意冷,认为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另一种是一种仇恨,叫做“嫉妒”。

处于青春期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单纯幼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可塑性很强。鉴于这些特点,我们的老师帮助学生克服嫉妒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解:分析嫉妒的危害,指出进步之路。

鉴于小学生理性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意运用实例分析嫉妒对学生的危害。一方面列举了陷入嫉妒深渊,做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导致自毁前程的反面事例:如庞涓因嫉妒而毁了孙膑,周瑜嫉妒诸葛亮却迁怒于自己等等,让学生引以为戒;另一方面,列举古今中外能控制自己嫉妒心理、大有作为的名人事迹,如《与丞相讲和》中的廉颇,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他人的进步,正确对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另外,可以组织学生摘抄“嫉妒是有害的”等名言。“嫉妒是一种比仇恨更强烈的不良情绪”等。,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消除这些格言警句,净化他们的精神意识,使他们普遍能遇到思齐,努力学习,与人友好相处。

嫉妒其实是一种有害又讨厌的心理。因为心理,原本很亲近的好朋友也会反目成仇,感情受到很大伤害。小学生如果经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影响,会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喜欢孤独和忍受空虚,有时阴郁和退缩,有时急躁和激进。因此,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嫉妒的正确认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拿刚才美术课记录里的“同桌”来说吧。如果他们能正确对待画得比自己好的学生,他就不会有如此激进的行为。

二、关心:营造关心的氛围,化解嫉妒。

低年级的小学生起点基本一致,在学习和各种竞赛中形成的差距相对不算宽。他们嫉妒的主要对象是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爱,以及老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过度欣赏。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公正公平,教师要善良慈爱,不能厚此薄彼。而且,教师应该对那些暂时落后,需要改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引导后进生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彻底改变落后,迎头赶上,从根本上消除嫉妒心理。

心理学上指出,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这个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是热情活跃,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受环境影响大,性格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更多指学生的精神生活),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尽力克制嫉妒心理对学生的侵扰,形成良好的人格心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的各种活动,如学习、娱乐、交友、参观等。,从而适当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开阔视野,培养学生乐观、不拘小节、豁达开朗的品质,从而很好地遏制嫉妒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三、激励:充分肯定成绩,坚定进取信心。

在帮助落后者进步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特别是那些严重落后的学生,要用放大镜发现他们淹没在问题和缺点中的“闪光点”和潜移默化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他们才能重燃自尊之火,获得克服缺点、锐意进取的勇气和自信。美国近代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认为,及时发现并充分肯定一个人的成就,可以使他拥有“最佳的情感体验”,即“他会感到强烈的喜悦、宽慰和幸福……他也会对他人和整个世界产生爱,甚至会产生立刻做某件事作为回报的欲望”。对于年幼的小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肯定、奖励等外在手段往往具有更大的作用。

四、说服:竞争合作互补,优化人际关系。

“竞争”是指个人或群体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按照优越的标准努力超越对手的过程。“合作”是指学生群体为了同一目的,互相帮助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们以前在小学生身上多强调了一点竞争,而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其实这是导致学生产生嫉妒等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优化学生之间的人际关怀,我们必须在组织学生适度竞争的同时,强调和加强互补的“合作”。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嫉妒是无能的产物,公平友好的竞争是治愈嫉妒的良药。在学生眼里,谁成绩好,谁就受尊重。所以,学生会想尽办法和别人比成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一旦和别人比不上,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因此,要遏制学生的嫉妒心理,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改变竞争方式。具体来说,除了让学生比赛谁的学习方法合适,谁学习勤奋刻苦;此外,还可以广泛引导学生在绘画、书法、音乐、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竞争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高自己才能、促进自己不断进步的一种方式,这样也可以抑制嫉妒心理的萌发和滋生。

另外,通过引导学生扩大平时的焦虑范围,和睦相处,也是抑制和消除学生嫉妒心理的好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在此期间,如果能正确对待并及时抑制和消除嫉妒心理的产生和滋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这无疑会为他未来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成为引导他走向成功彼岸的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