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版社出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如何?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和方法:我们可以观察、比较和描述一个物体发生或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对象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做出假设性的解释;我们可以用其他物体来观察不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习情境分析:本单元第一课,学生已经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声音,比较了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差异,说出了一些特点。这节课将继续深入探索,从最后一节课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敲击与按压、静止与振动产生认知冲突,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1鼓,1钢尺,2根皮筋,1音叉,水箱。
六、教学过程:
(1)简介: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用不同的力量敲击,敲击不同的物体可以产生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将在这节课上继续我们的研究。
(2)让物体发出声音
1.集体活动:展示鼓、钢尺和橡皮筋。你能找到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物体在我们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不发出声音,而在我们敲击、搅动时却发出声音?
(3)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
1:在水槽中加入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的力敲击音叉和用大的力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靠近振动的音叉,感受音叉的振动。
观察:你的手指感觉如何?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来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木的振动感,水面有花纹,是音叉振动产生的。
2.群体实验
2.木板上绑着两条橡皮筋。拉一根橡皮筋发出声音,另一根橡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有声音的橡皮筋和没有声音的橡皮筋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拿着橡皮筋让它不震动,它还会发出声音吗?橡皮筋的震动和声音有关系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敲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和声音的产生有关系吗?当我们移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和声音的产生有关系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橡皮筋、铁钉等。)能在力的作用下反复来回运动,它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七、板书:
2.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八、课后反思
课前要先解读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整个理科教材中的位置,以及课程标准对这些知识的要求,从而把握所有知识之间的传承。比如声音,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世界,是和光、电、热、磁一样的能量的表现形式。然后解读声音的概念,比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来源就是物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的运动。再次对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这堂课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在这节课中,学生应该学会归纳和反证的能力。例如,当让学生描述什么是振动时,他们可以通过比较摆动、摇动和振动的特征,得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结论。在思考是否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时,可以让振动的物体(锣鼓)停下来看看有没有声音,从而反证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起到完全概括概念的作用。做好以上准备,最终制定出本节课的立体化教学目标。对于这门课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也有很多问题。题目的引言部分设计的并不巧妙,感觉只是为了引子而加的,没有很好的体现引言是为这节课的教学做准备。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问“假问题”,给学生设置“答案陷阱”,比如: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样的问题意义不大。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学内容的层次和脉络不够清晰。比如在让学生想办法让锣、鼓、尺子、橡皮筋发声的实验中,没有提醒学生有目的地做实验,边做边思考,使得教学目的更加模糊。另外,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物体发出声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