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方法是什么?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有:
1.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官知觉发展迅速,其准确性和系统性可以不断提高。
2.关注度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有限。
3.随着年级的增加,随机记忆发展明显,但非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
4.想象是丰富的,但想象和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5.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6.与青春期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情绪更加稳定和单纯。
7.相比学龄前的孩子,自我意识更加明确。
课堂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来设置:
1.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在逐渐提高,但还是有限。所以课堂上不断定义需要注意和记忆的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提示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2.小学生的感知觉得到充分发展,抽象思维辅以形象思维。所以要用具体的实物或图片作为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3.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幻想成分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甚至会因为想象和现实的统一而在行为和言语上“不讲道理”。这不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对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良好的品德,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和谐的、开放的、可塑的。这一时期既是认知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发展和谐人格、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最佳时机。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除了努力学习以外的习惯,并通过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此外,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和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多鼓励少批评,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时刻掌握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