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洼的高楼是南口战役的1390高地吗?
温馨提示:当然不是!详细阅读以下报道。
2012年8月8日,海峡两岸黄埔后代齐聚昌平,缅怀75年前抗日战争中围绕昌平爆发的战役:抗战时期的南口战役。图为8月8日的论坛。
采写央视记者关俊策
海峡两岸黄埔后代汇聚居庸关,“血肉长城”由缅甸抗日先辈打造。
海峡两岸黄埔后代齐聚一堂。
2012年8月8日上午10点,北京市昌平区财会之家酒店二楼多功能会议室,一场特殊的聚会正在举行。
70多名参与者是:
新编的抗日远征军驻印第一军主要翻译官、Xi交通大学退休教授蒋大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南口战役》主编吴越兴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院长方教授;
著名抗战名将黄维的女儿黄惠南女士;
著名民主人士、抗战名将李之女女士;
张苏和,张治中将军的弟弟,南口战役牺牲的烈士张文忠将军的女儿;
张皓霆先生,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西城工作委员会第四支部委员,张治中之孙;
徐展勤先生,绥远著名抗战名将徐子珍将军之孙,许元帅之侄;
王仲廉将军之子、南口抗日战争台湾省纪念研究会会长王中原先生;
邱志贤先生、台湾地区领导人省黄埔军校学生后辈联谊会等...
虽然来自海峡两岸,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当年黄埔的后代,都对抗战历史的挖掘和保护有着极大的热情。
今天,无论是白发苍苍、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还是古黄埔二代的后代,他们坐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先辈,更是为了纪念一场留在记忆深处的战役。
这是一场被遗忘的抗战。
海峡两岸黄埔后代齐聚昌平,缅怀75年前抗日战争中围绕昌平爆发的战役:抗战时期的南口战役。
1937年7月底,日寇先后占领北平、天津。日本侵略者为了毁灭中国,立即沿着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南口战役是甲午战争初期平绥铁路沿线的战役之一,当时在昌平周边居庸关南口地区。发生时间为8月8日至8月26日,1937。
当时攻占平津的日军由第20师团、川崎文三郎全部组成,部署第5、10师团和酒井旅沿平绥线自东向西进攻居庸关南口。20师的旅、铃木师除8月21进攻居庸关外,主要进攻张家口、南口。中国参演部队主要是唐13军第4、89师,17军第21师、第84师、第72师、第94师、第7独立旅、第27炮兵团。
这场战争,中国军队守住长城防线,浴血奋战18天。日军以16000余人的伤亡代价,付出了15000余人的伤亡,给了嚣张的侵华日军迎头一击。最后,中国军队按照军令退出了战斗。在日本战争史上,“南口战役”至今仍被命名为亚洲最大的“山地战役”。
在中国,当时中国* * *生产党编辑出版的《解放周刊》短评说: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辉的战争历史,将随着抗日战争和淞沪会战这两次长城战役,永远留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1937 8月31解放周刊卷1No。15.)
黄楼洼的高楼是南口战役的1390高地吗?——熊志回答说:当然不是。只能说黄楼洼高楼附近的区域就是南口战役的1390高地。
文章虽多,但记载黄楼洼的高楼是南口战役的1390高地。
保护南口抗战遗迹刻不容缓。
8月8日、9日,参与者走出会场,登上当年战斗爆发最激烈的古战场,站在长城上,触摸那里留下的弹痕,缅怀前年的血战。
站在当初马鞍山的战场上,看着山后蜿蜒的道路、扩建的农房和新开发的别墅,没有人会相信75年前英勇的中国军队在这里与侵略者奋战了十多天,更不会知道路边被杂草和树木覆盖的深沟,竟是当年中国军队挖的壕沟。
当时南口战役的主战场虎头地区,也就是1390高地的主峰,在车辆接近山顶的情况下,无法前进。他们要做的只是下车,走完剩下的几英里山路,但正是这几英里山路,才让人真正体会到血战中国的苦难。
山路蜿蜒崎岖,只能一个人通过。两边是陡峭的悬崖,半人高的草地,或者遮天蔽日的密林。且不说背着武器装备快速行进的中国军人,就是穿着登山鞋轻装上阵的现代人,都是频频滑倒,不时需要搀扶或抓住旁边的树。
只有两三里山路,一行人走了四十分钟,然后来到靠近山顶的一个缓坡,在这里祭奠南口战役中的殉难将士,爬了二十分钟才到达1390高地山顶的烽火台。
这座烽火台是当年南口战役的主战场之一。也许,在普通旅行者眼里,它只是一座普通的烽火台,被炸到山坡上。然而,当我们走近观察,抚摸砖石墙壁上的弹坑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这座古朴的烽火台经历了血的流淌,75年前,它在被日军的大炮飞机轰炸后,依然坚固,傲然挺立。
就是这样一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见证了南口战役惨烈场面的古建筑。几年前,一面背山的砖墙倒塌,露出里面填的土石。不知这一历史“见证”若干年后能否依然存在,能否利用其中的弹孔,继续向后人默默讲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
年轻研究者成为抗战史研究的主力军
南口战役75周年纪念会上,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不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事实上,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杨国庆总统就是其中之一。
老一辈的抗战史研究者,如年过七旬的中国人民大学吴月兴教授等,都是先行者,而年轻一代的研究者,如杨校长,如邱志贤先生、先生、李占腾先生、施一军先生等。,在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也逐渐跟进。他们年轻有活力,喜欢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他们中的一些喜欢在野外挖掘。有人喜欢深挖文字资料,有人热心公益。学习后,他们热情参与抢救抗战老兵、保存口述历史的工作,成为抗战史研究的主力军。
希望新生代组成的抗战史研究队伍壮大起来,衷心希望抗战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更加繁荣。
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抗战遗址的保护。
此外,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人员还瞻仰了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瑞云关乡横岭城村的中国陆军第四、第七十二师司令部旧址,并为指挥所纪念碑揭幕。出席揭幕仪式的不仅有代表,还有当地政府官员,如怀来县CPPCC和瑞云关镇党委书记。
抗战史的保护和整理不仅需要动员民间力量,还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引导,动员政府资源,动员全社会重视、发掘和保护抗战史的文物和资料,妥善保护那些幸存的抗战老兵,整理他们的口述资料。在这项工作中,怀来县政府无疑是走在前面的。
抗日战争的历史属于海峡两岸的全体中国人民。在台湾省抗战史研究日渐式微的今天,大陆研究者应该肩负起更大的担子,肩负起引导抗战史研究方向的责任。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比如杨院长,能够深入探讨抗战历史,在更大的舞台上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更多的人,让先辈浴血奋战的事迹更加广为人知。
8月9日,CPPCC市昌平区南口抗日战争研究会、我县CPPCC在我县瑞云关乡横岭村召开南口战役战场座谈会,纪念南口战役75周年。县副主席乔桂生、瑞云关乡党委书记刘增光、乡政府负责人陆斌出席会议,座谈会由瑞云关乡政府负责人陆斌主持。
座谈会前,40多名两岸研究抗战历史的将军后代和学者,前往瑞云关乡横岭村东南战场850高地和1390高地举行祭拜和追思活动,深切缅怀在南口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抗日先烈。
座谈会上,来自台湾省的南口战役纪念馆研究会、CPPCC市昌平区南口抗日研究会的领导和海峡两岸参加南口战役的后代将领代表分别发言,回顾了南口战役的历程,歌颂了爱国将士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爱国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乔桂生指出,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两岸同胞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两岸早日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会后,乔桂生、参战将领后代代表石秀先生为南口战役横岭战场纪念碑揭幕,瑞云关乡党委书记刘增光、参战将领后代代表石爱民先生为南口战役4师、72师原指挥部纪念牌揭幕。
本报讯(记者崔逸飞)昨天是南口战役75周年纪念日。海峡两岸英烈后代、研究人员等200余人在纪念碑前祭奠。
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南口(长城)抗战研究会与台湾省南口战役纪念研究会合作,举办了纪念南口战役75周年系列活动。
昨天,
在参观了南口(长城)抗战研究会多年来发掘的珍贵战场遗迹后,与会人员在南口战役纪念碑前进行了祭奠,并参观了南口居庸关长城和南口爷爷山两个阵地。
今天,他们还前往何子健850高地、河北怀来瑞云关乡横岭城战场、1390高地、大庙小学等地举行战场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