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学六年级数学作文
我的发现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在数学学习中,有了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将介绍我的一些发现。
如果要计算一个多位数乘以5,是要竖着算吗?但是我可以用嘴来做,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你想知道吗?我来告诉你:计算48532×5的乘积,先求出这个数485320,然后除以2。可以口服吗?242660这是48532×5的乘积。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先把原来的数字扩大了10倍,然后缩小了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了5倍?这个小技巧你掌握了吗?
我也发现了同样的事情:一个数乘以1.5只需要和它本身加一半。(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以15怎么样?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再扩大10倍就行了!
我还找到了一个多位数,后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数是奇数,一位数是5。乘以5,乘积的后两位数一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单位乘以5得25,积的单位是5,是2的十次方,而十的奇数乘以5得15。这个5要加上要写在十上的5,所以乘积一定是7的十次方,5的十次方。同理,你也不难推导出一个多位数在十位数里是偶数,在一位数里是5。它乘以5,乘积的后两位数必须是25。
这个发现可以用我之前提到的一个巧妙的数字乘以5的算法来解释吗?想一想,它们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数展开10倍后,最后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1的余数,和50组合时,150÷2=75就是最后两位,也可能百位上没有1的余数,那么就是50。
同学们,我的小发现是不是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就是由这些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勤奋的思考者和发现者吧!
关于零的理解
零看起来很单调,其实不然。其实很丰富,隐藏了很多。零在数学中很特殊。不管做什么都要考虑零。
在几何学中,“0”常用作符号。
“0”的唯一性源于一些概念或问题,比如每个有理数都有倒数,而“0”没有,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0”,一个数分为一类,这个不特殊吗?在除数中,只有零不能被除。零就是被除数,无论除以什么数(除了“0”),都会得到零。
我们常常忽略零,但它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问题是什么?有些人想不到“0”。数数的时候,有人会忘记零。比如有多少个不大于5且不小于-5的整数?有人会有八个。其实还有0。比如哪些数字的绝对值并不比自己大?那就是正数和零(也叫非负数)。
零在生活中更加丰富多彩。学期结束后的家长会上,老师把错题本拿给家长看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方框标上“0”,表示我们没有犯错,家长开心,我们也开心。但是我们不希望在纸上看到这个数字或者接近这个数字的整数,否则回家的日子会难过。没有人想在比赛中得“0”。
零就是有钱。我觉得零是问题中的陷阱,大家以后做题都要考虑零。零在不同的场合也能改变人的心情。很精彩,很丰富。
对0的理解
0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字,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老朋友”。你要满足所有的计算和概念。
首先,0表示什么都没有,在数字上可以称之为“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距离等所有单位中都没有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一场比赛的起点和起点的意思。
在数学王国的数字图书馆里的自然数中,以0这个数字,肯定是最小的。没有0就没有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
在计算中,当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零,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最小。当0除以任意一个数,0加一个数仍然得到那个数,比如:0+1 = 1,0+1。从0中减去一个数,得到该数的倒数,例如:0-1=-1,0-87=-87。
在数轴上,0是原点和边界线。为什么0很奇妙的把正数和负数分开?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0和正数在一起的时候叫非负数,负数在一起的时候叫非正数。在数轴上,0为我们判断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右边为正,左边为负,右边的数字总是大于左边,表示正数大于负数,而0大于负数,但小于正数。
在几何学中,0度角意味着射线,射线没有角度,也没有度数。0平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0 kg的重量意味着没有质量,0 m3的重量意味着没有体积。
在地形学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海平面以上,0以下表示海平面以下。中国新疆有海拔155米的盆地,海拔155米,中国西藏有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
今天中午,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筷子的体积,我让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胜利在向我招手。除了动手实验,我真的什么都有。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画了一条分割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浸泡在水中,避免测定时水洗。然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中的水上升到筷子的分割线,记录水位刻度(38 ml)后将筷子从量筒中取出,再记录量筒中的水位刻度(34.5 ml)。两个水位标尺的区别就是筷子这部分的体积,也就是3.5立方厘米。同理,我测得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量结果相加,筷子的体积是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激动地哭了。此时的我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然后,我按照每人每天用三双的情况,计算了我们学校(1500人)和全国(12亿人)一年的一次性筷子消耗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69000立方米。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每年浪费那么多木质一次性筷子,太可惜了!在此呼吁在校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是!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的地球环境变得更好,让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呼吸到干净新鲜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