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教案5份
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是贯彻信息部安全使用网络的倡议,继续做好我校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工作,减少网络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的潜在危险。
活动流程:
第一,进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电脑吗?上过网的请举手;“你平时在网上做什么?”(学生回答)
2.老师说法:好像学生利用网络做了很多事情。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查找信息,玩游戏,聊天,看天气预报,看新闻,看小说,发电子邮件,听音乐,看电影,购物等等。它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网络世界很精彩,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不科学、安全、合理地上网,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二,教学过程
(A)警铃响了。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在哪里上网?你每周上网多少小时?我们适度上网是可以的。如果经常长时间上网,可以吗?上网这么久会对我们未成年人有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案例。
(二)网络的危害
1.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让小组长记录下来。
2.学生发言。
3.老师补充总结。
(1)危害身心健康。
(2)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道德意识弱化
(4)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5)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师建议道:
(1)上网前,设定上网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
(2)根据任务,合理安排在线时间的长短。
③上网前征得父母同意。
4.上网时间最多不要超过2小时。
(3)什么是“网瘾”?(板书)
你知道什么是网瘾吗?
“网瘾”可以描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IAD)。也就是他们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却对虚拟的网游、爱情、信息上瘾、痴迷。
如何判断网瘾?
主要表现是到了电脑前就废寝忘食;经常上网发泄痛苦,焦虑等。以上症状是上网综合征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上网时身体会颤抖,手指还会经常不由自主地敲打键盘。长此以往,会导致舌头和脸颊的僵硬,甚至失去自制力,产生幻觉。
预防网瘾最重要的是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期,要严格控制。
(四)未成年人上网指导
同学们,我们知道“网瘾”及其危害。你应该如何看待未来的互联网问题?
1.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让小组长记录下来。
2.学生发言。
3.老师补充总结。
(1)遵守网络规则,保护好自己。
(2)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提高上网效率。
(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要在网络中逃避。
4.为了引导青少年以科学、文明、安全的方式上网,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
文化部还联合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我想借此机会请你们所有人站起来,把右手举到耳边,庄严宣誓:
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善,不要侮辱和欺骗他人。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和网友约会。
既要维护网络安全,又不能扰乱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不沉迷于虚拟时空。
三。摘要
同学们自己做了,相信同学们从此可以“远离网吧,安全文明上网”。希望大家课后广泛宣传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人人争做安全小卫士。
2.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的目的: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上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理性对待各种诱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特别注意不要沉迷网游,用血淋淋的事实敲响警钟。
总体流程:
1.大家对网络中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吧。
2.看案例和资料,谈感受。
3.班主任做总结。
详细流程:
甲和乙:大家好!这堂课的主题是“网络安全教育”。
主持人A:我相信同学们对网络都很熟悉,但是对网络安全了解多少呢?不如先听听李昭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
1,畅所欲言
主持人B:以下问题都是学生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的。你如何处理它们,为什么?请畅所欲言。
(1)你上网有节制吗?时间表是怎样的?你通常做什么?
(2)您是否保护了您的在线密码和个人数据?
(3)您是否会提供您的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或电话号码、照片等。聊天室或公共论坛?
(4)是否收到不认识的人发来的文件等资料?为什么?
(5)对于暗示、挑衅、威胁等不良信息,你会怎么处理?
(6)你对发布不良信息、不健康聊天室、不健康页面的网站持什么态度?
(7)当有人以给钱或见面为由提出要去赴约或拜访时,你会怎么做?
主持人A:看来同学们对网络安全有了全面的认识,他们可以理性的控制自己不坏。
思想的侵蚀。
据说目前中国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在网上发布大量反动、煽动、暴力、低俗的内容。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二是许多犯罪分子针对未成年人自制力弱的特点,利用网站、网吧提供的平台寻找目标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直接威胁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8)你去过网吧上网吗?甚至打游戏?
(9)你玩网络游戏吗?它是哪种?你知道模仿游戏中的语言和动作吗?你身边的同学是否经常模仿甚至谈论?
(10)如果你身边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或亲友,可以谈谈他们的表现吗?
主持人A:沉迷网络甚至网游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还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模仿游戏的言语或动作造成悲剧。
2.看案例和资料,谈感受。
主持人A:3月7日,顺德容桂一所小学的学生在课间模仿网络游戏中的场景打架。同班的朋友肖鹏和小龚在一款流行的网络游戏中扮演敌对角色。在“战斗”中,小龚不小心用弹簧刀刺伤了肖鹏。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会怎么问自己?
主持人B:当然,这个悲剧不是偶然发生的。其背后,是庞大的年轻网游大军。据最新统计,中国约有2000万网游青少年,其中260万是网游成瘾者。此前,上海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结果显示,本市青少年网络成瘾总发生率为14.2%。“网瘾”成为这些青少年激化家庭矛盾、参与违法犯罪的诱因。
网瘾症: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人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抑郁等。,甚至导致死亡。
3、班主任总结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它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娱乐的重要平台,并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但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些不良内容也非常容易伤害学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次班会上,我们从上网的时间安排,到网上信息的选择性浏览,最后到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对虚拟网络中的各种情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理性地对待各种诱惑,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来促进我们的学习进步。
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这是21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标志。
2.通过电脑上网,明白青少年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3.利用计算机网络,制作电子文本宣传卡,宣传文明使用网络的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
关键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它是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标志。
2.通过电脑上网,明白青少年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难点:能辩证的看待电脑网络,了解不正确上网的坏处,懂得明辨是非,文明上网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指导计算机能力强的学生制作一个虚拟网络,把他们想在本课学到的东西放到互联网上。
2.收集一些关于不正确上网的报告。
教学设计:
第一,通信网络的作用
1.教师组织对话:
(1)你经常上网吗?
(2)说说自己在网上能做什么。
2.老师提出题目:网络世界。
3.学生自学,谈论自己是否享受到了上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4.老师总结:有了计算机网络,我们的创意文字、图像、照片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发送到世界的其他角落。网络让世界变小了,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二、探索“智慧谷”
1,学生自学,思考自己赞同哪些观点。
2、老师问:
(1)怎样才能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站?
(2)什么是“资源共享”?
(3)沉迷网络的危害是什么?
3.小组就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4、小组报告,教师随机点评。
第三,做网络文明的小公民
学生阅读并记忆《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四,实践活动
学生制作电子宣传卡,宣传文明上网知识,发给朋友。
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教案
1.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关系;
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迷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3.行为目标:展示新时代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和实践成果。
二、活动内容:
1.展示学生网络成果:借助网络支持和大屏幕演示,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和实践成果。
2.提出很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效应来充分认识网络,为接下来关于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的讨论打下基础。
3.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充分论证和讨论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认识网络。
4.讨论网络秩序的维护:树立“维护网络秩序人人有责”的理念,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三、课前准备:
1.收集整理班级电子图文信息,建立班级相册、ppt演示、电子学习助手等。
2.收集电脑和网络负面影响的报告,整理数据。
3、技术支持:一个多媒体演示教室、一块黑板、若干观众座位。
四、活动流程:
(一)网络并不遥远,就在你我身边——网上聚会的魅力展示。
1,记录每一个精彩瞬间——级电子相册展示
通过扫描或数码摄影将照片编成册,包括:
(1)个人照片和每个学生最满意的一句座右铭,每个老师的照片和留言;
(2)重大集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春游等纪念照。
2.一人有“难”(“难题”的“难”),各方支持——e学助手。
从德、智、体各方面总结班级的情况。以word文档和ppt演示的形式,总结了各学科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3.让我畅游知识的海洋——现场网络资源搜索
现场观众提出需要查询和查找的知识点。
(B)在虚拟世界中,我不区分东西南北——认识到网络的负面性质。
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不想去,是真的停不下来——关于沉迷网游的探讨。
2.还我明亮的眼睛和健康的身体--关于损害健康的讨论。
3.虚拟世界里的我是谁,你是谁?——关于网恋、网上造谣、网购作弊的讨论,本质上是关于网络道德和责任的讨论。
在观众讨论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播放观众收集的视听信息。所有的讨论内容都由主持人进行整理,汇总在演示黑板上。
(3)到底是谁的错,互联网还是我?-讨论网络的优势和劣势
主持人:互联网带来了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因为它走向成功和辉煌,有的人因为它走向堕落和毁灭?这就引出了对网络本质的讨论。主持人掌握讨论动向,总结讨论结果。一个电脑输入速度快的同学会把讨论结果输入机器,显示在大屏幕上。
讨论的重点是:
1,网络好:网络是媒介,是手段,是工具,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本身没有对错。
2.在虚拟世界里,我们还是现实的:网络虽然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但仍然离不开现实的道德和规范。
3.在互联网之前,人人平等:互联网给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资源,获得或遭受取决于你。
将网络规则贯彻到底——关于维护网络秩序的讨论。
网络秩序,从我做起;网络秩序人人有责。面对网络,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自身素质,抵制网络诱惑;
2、发现不良信息,通知* * *朋友一起抵制,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动词 (verb的缩写)班主任讲话。
通过同学交流,看来网络确实值得关注。许多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究竟会成为汩汩流淌的智慧源泉,还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潘多拉魔盒,却因人而异。因此,学生应正确认识网络,自觉抵制诱惑。而且我们学校还规定,周一至周五严禁学生上网,请自觉遵守。
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2.了解网络中存在哪些信息安全威胁,会带来什么后果,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信息。
3.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
学习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教学难点:
1,学习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黑客造成的严重后果。
播放与计算机病毒、黑客破坏和犯罪有关的新闻和视频资料。
使学生认识到病毒的破坏作用和信息技术安全的严重性。
2.引出话题“信息安全”。
师生共同讨论讲解题目:(信息安全:是指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控性);
3、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
通过刚才的演示,让我们思考以下问题:
打开电脑,突然发现存储的文件丢失或者系统突然崩溃。你知道电脑里发生了什么吗?
当你看到垃圾邮件充斥你的电子邮箱,或者当你打开一封电子邮件,杀毒软件提示你的电脑感染了病毒,你该怎么办?
有一天,一个朋友在他的机器上看到了你电脑里的一些文件夹。这是什么意思?
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你,他知道你的在线账号和密码。你相信吗?
如何看待你在网上收到的消息,只要给一个账户汇一定金额的钱,就能获得大奖?
有一天,你们在QQ上聊天,一个陌生人给你发来一个网址。你能打开它吗?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你会相信这里所有的信息和所有的“网中人”吗?
你知道网上有多少“泄密门”吗?据你所知,你能告诉我这些秘密是怎么泄露的吗?
结合学生日常对电脑的应用,经过讨论,学生对病毒、黑客、垃圾邮件、上网乐趣、电脑犯罪有了初步的了解。每个学生都增强了信息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意识。
4、掌握威胁信息安全的“罪魁祸首”计算机病毒(小组讨论):
(1)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译或插入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2)特点:潜伏性、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
(3)传输渠道:传输渠道有很多种,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磁盘。
5、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教师总结如何建立正确的网络行为: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定期升级,全面查杀系统上的病毒;
给电脑系统打补丁,对重要数据进行不定期备份;
不要登录不健康的网站,不要接收来历不明的网站,不要随意从网上下载程序和数据。
不得制造、使用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软件;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的事情。
6.将学生分成7组,每组6人,就上述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及如何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行为。
7.课堂总结。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网络中几种类型的信息安全威胁。希望通过这一课,让同学们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正确使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时刻关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
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大会。
查询安全上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