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学习工具
第一,使用学校工具的技巧
1.在复习准备中使用学习工具
复习备考的目的是通过对知识的回忆和加工,形成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使用学习工具,可以使学生亲自获得感性的具体材料,为学生学习更抽象、更难理解的知识做必要的准备。
(1)铺垫操作。所谓伏笔作业,是指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作业。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小学生学的数学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很多知识都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使用与之相关的旧知识作为知识库。在备考复习中,通过操作学习工具,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操作技能,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入门操作。所谓入门操作,是指学生在手中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的操作。它不仅是一种操作学习工具的方法,也是一种引入新知识的方法。古语有云,“思从疑出”,意思是当有疑问时,就会引发思考。导入操作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思维的源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2.使用学习工具来理解新知识
对知识的理解离不开感性认识。学生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总结出一些规律。在理解新知识中使用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不同情境中积极快乐地学习。
(1)发散运算。发散运算是指运算方法不唯一但结果相同的运算。也就是说,学生的操作不受思维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操作,使学生内在心理的智力活动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证实性操作。所谓验证操作,是指学生利用学习工具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的操作。学生提出的假设本质上是一种猜测,鼓励学生猜测是当今教学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一个科学实验的成功都是通过大胆的猜测和实践取得的。培养学生猜测和实践的勇气,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猜测和练习。
3.在巩固练习中使用学习工具
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的书本知识较多,需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加深。知识的巩固是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前提。在巩固练习中使用学习工具,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避免脑神经细胞单调重复带来的疲劳,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说利用学习工具巩固练习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
(1)模仿操作。所谓模仿操作,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模仿的操作。模仿练习是知识巩固的第一阶段,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有效练习形式。
比如学习完《除法的初步认识》后,要求学生在练习中拿出八朵花,要求他们平均分成两部分,看看每部分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平均分的方法,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然后让学生拿出12花,让他们随意分成几等份,看看每份是多少,列出公式。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简单模仿的基础上发展成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模仿,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锻炼的形式符合学生的活跃特点,学生虽然学习时间长了,但仍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这与学习工具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2)应用操作。所谓应用操作,就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积累,而是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后,要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一个长立方体的面积后,在练习中,让学生分组计算制作不同物体所需材料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如粉笔盒和易拉罐的商标纸;长方形玻璃画区、立方体药箱、教室门(带玻璃)等。这些物体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正方体,有的需要数6个面,有的需要数5个面,有的需要从6个面的面积中扣除一部分面积。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第二,使用学校工具的机会
①在初始概念的教学中操作更好。比如教直线、射线、线段的时候。
②在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操作起来比较好。比如在教整除和除法的时候。
③在理解一些较难的知识和重点定义的时候操作比较好。这样的难点知识和重点定义还有很多,比如教分数的意义。
④在推导一些抽象的公式、规则、定义时,操作性更好。比如在教乘法分配率的时候。
⑤在应用题教学中操作更好。比如教“会题”的时候。
⑥做图形对比时最好操作。比如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
⑦讲授不同形式的基本规律时操作性更好。例如,在讲授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其他形式时。
⑧最好在学生心理疲劳的时候操作。
三。使用学校工具的注意事项
(1)操作应明确目的,不要为了操作而操作。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择操作内容,不能使之成为开放式操作、题目式操作的形式主义,导致教学时间的消耗,学生兴趣的低下,能力的提高不起来。
②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加强学习工具的操作。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
④操作要结合学生的表达。
⑤为了让学生表现得更好,学生应该使用教具或使用学习工具在实物投影上进行表演。为了全方位展示,表演的候选人要有两三级学生代表。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看到自己之间的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教师能够发现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缺陷在哪里,及时补缺。
⑥教师要大胆肯定学生的正确行为,积极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和自强。
总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习工具的教学,并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通过学具理论的不断深化,学具操作的技能已被广大教师所掌握,学具的开发力度得到加强,学具教学必将更好地为小学数学服务,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落实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