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路小学语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学进课堂”在全国很多地方已经蔚然成风,但如何进课堂呢?但他们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随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国中小学的普及和发展,这个话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争论。
不久前,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得向学生“无差别”推荐《弟子规》和《圣紫晶》,将这一关注和争论推向了新的高潮。由此,记者对我省部分小学国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有经验、有教训、有困惑、有建议。受访学校、家长和学生各抒己见...
* * *知识:
现代的孩子应该学点“国学”
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成立于2005年,建校之初就将“国学”教育定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校长胡建玲说,他做决定的时候真的下定决心了,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质疑。
五年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和引入国学教育。“国学进课堂”在全国很多地方蔚然成风,校园“国学热”持续高涨,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专家学者眼中,“国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校长和家长眼里,他们所谓的“国学”更多指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经典。最常被提及的书是《弟子规》、《三》和《钱》,以及《里翁堆韵》、《论语》和《大学》。
漯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田萍认为,学习“国学”可以育人、启迪智慧,可以从阅读中感受到中国传统经典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漯河市守将路小学校长赵文青认为,学习“国学”可以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丰富孩子的人文素养,有提高记忆力的“额外”作用。
受访的家长和孩子也对学习“国学”表示了一致的认可和响应。前不久,春晖小学就相关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家长支持学校继续开展国学教育。
郑州一名小学生家长李珊说,目前孩子受到的诱惑太多,“二代”的成长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学习“国学”可以纠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也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对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现代的孩子应该学点国学:“过去学校教育对国学不够重视,甚至有一段时间国学教育存在断层和不足。既然与国际接轨,就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
在他看来,除了上述校长和家长,学习“国学”的目的也很重要,即“在学习中亲近中国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融入创新”。
争议:
“国学”应该如何走进课堂?
虽然“国学进课堂”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国学应该如何进课堂,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近两年来,随着全国中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的推广,这个话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争论。
热议或争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争议一:学“国学”应该读“原著”还是“删节版”?
去年年底,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得“无差别”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等诗词,以免“糟粕内容”“扭曲学生价值观,腐蚀中小学生心灵”。湖北的一些学校专门对《圣紫晶》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整理后发给学生学习。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友在网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校长“不敢苟同”。
郑州市钟毅路小学校长马静说,阅读经典应该是“原创”。至于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判断。学校的工作是“指导”而不是突然删节和改动原著。
胡建玲也认为,孩子学“国学”要保证传统经典的完整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区别对待。
身为家长的郭晓玲认为,传统经典有糟粕和落后是正常的,因为它们的背景和理解水平。学经典要与时俱进。关键是要引导和教会孩子如何看待问题,“禁止”绝对不是好办法——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很独立,不要小看他们的歧视;另一方面,今天的信息非常发达。如果以后孩子接触到完整版的经典书籍,会冲击甚至颠覆已经形成的认识,效果会适得其反。”
争议二:学什么“国学”?
校园里的“国学”风潮越来越热,一些“国学”的高价班呼之欲出。有的私塾甚至开设“国学”作为主要教材,并要求孩子在学习期间穿古代的衣服、戴古代的帽子、行古代的仪式。
以在《百家讲坛》中讲解《弟子规》而闻名的钱文忠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自己的担忧:按照《弟子规》和圣紫晶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90%会在社会上吃亏。
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国学”应该如何与现代社会、现代孩子“接轨”?
胡建玲认为,这是一个学习哲学的问题。去年圣诞节前夕,他们学校正忙着排练圣诞节目,给孩子们发圣诞帽。有人质疑:你们的办学特色不是“国学”吗?你如何庆祝外国人的节日?她回答说,任何现代学校都应该是兼收并蓄的,不应该把孩子局限在一种观念里,也不应该在成长中人为地框定他们。
基于这一理念,胡建玲认为,学习“国学”要学习从几千年文化中传承下来的做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汲取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文章的精华,从古到今相通,永不过时。以《弟子规》为例,学习《弟子规》重在“实践”,实践需要有选择地接受和批判地继承,而不是拘泥于教条,更不能“神化”和机械地套用到现代社会。
争议三:学习“国学”会增加学习负担吗?
郑州市聚源路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已经四年了。该校校长助理丁谦认为,学习“国学”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学习内容和方法很重要。
虽然学校有“国学”的专门课程,但“国学”并不列入正式考试项目,也没有苛刻的背诵作业和标准。目的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的魅力。
在较早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寓教于乐”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这些学校认为,学习“国学”和阅读国学经典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要建立统一的接受模式;更不能急功近利,强迫孩子背经典。
“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要求背诵,不认生词,加上简单的讲解,追求‘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天利用早读时间和老师一起读10分钟。时间长了,你自然会记得,”丁谦说。
状态:
很多学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个学校的“国学”教育内容和教材版本都不尽相同。相关校长和老师告诉记者,虽然相关部门要求推广传统文化教育,但另一方面,教什么,怎么教,教谁?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
这种情况让很多学校在“摸索”中前行。
“首先,选择教材要下很大功夫,”胡建玲说。作为郑州最早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之一,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只好借鉴外省市,以老师的经验来选择教材的内容。“现在学校选教材基本遵循这样的思路:低年级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读易记;《论语》、《大学》、《中庸》等。"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种版本的经专家学者注释的经典充斥书市,其中对同一个字的理解和注音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比如《报告》中,有的版本读“高”,有的读“‘顾’”胡建玲说。丁谦还告诉记者,从众多版本中选择最“权威”、“准确”、适合学生阅读的,绝对是“脑力劳动加体力劳动”。
“国学”教育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师资。在大多数学校,“国学”的老师都是兼职语文老师,而这些语文老师大多是80年代出生的。在此之前,他们很少接触到“国学”的经典原著,对它们的了解往往只是肤浅的,很难谈得上准确和深刻。
聚源路小学的海老师是为数不多的专职“国学”老师,从事“国学”课程教学4年。尽管如此,她承认自己压力很大:“虽然背诵是主要的,但我总要解释一些东西。这时候觉得自己专业知识还是欠缺,怕误导人。”
让海老师遗憾的是,校际间的“国学”教育横向交流很少,远谈不上系统,几乎没有相关的培训。遇到不懂的问题,她的方法通常是大量阅读资料,或者在网上找答案,请教老老师。海老师时刻关注关于“国学”教育的新闻。如果有关于它的讲座,只要条件允许,她总会去听,学校也会支持她。
六年级的《论语》是语文老师丁谦带来的。她说这门课难教,不敢给年轻老师。丁谦的焦虑也是很多学校开展“国学进课堂”都会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