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的“黄金岁月”。作为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中国人民可以说有着最真实的感受、最深切的感受和最深刻的体验。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我们3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本报将推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我们一起回顾和讲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和画面。
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在过去的30年里,关于房子的变化太多了。从土坯房到盖房子,从木屋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几个人住一个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到现在一家人享受一个几百平米的房间...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春风。
有一次,一家人挤在20平米的小房间里。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多的地方……”这首曾经风靡桑松许多人的心。
作为我们生活的客厅,房子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改革开放使我们告别了住房紧张的局面。谈到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变化,76岁的杜大爷激动地向记者讲述了房子的故事。
尽管杜先生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精神很好。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思维似乎被拉回了那个荒凉、贫穷、饥饿的时代。“你看过电影《无事可偷》吗?看完之后,你一定记得这样一个场景:一家老小挤在一个房间里,不得不住上下铺;清晨起床,居民要排队上厕所;为了孩子的婚事,我只能在自家院子里用大树搭个小房间……”这是我之前的真实写照。杜大爷回忆,改革开放前,住房很紧张,单位没有分房条件。他们一家六口只好租了一间20平米的平房。“平房是土坯房,很简陋。这堵墙是用土块砌成的。上面的木头不大,但还算结实。但木头上的竹子由于太长而折断或折断。房子中间经常有裂缝,土经常掉在我们头上。而且,我们家有六个人根本活不下去。平时孩子都要去同学家睡。尤其是冬天,我们经常会因为房子的密封性不好而睡不着觉。家里没地方让客人坐,我们只好站着聊天。当时的情况超出了现在年轻人的想象。”杜大爷说。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最早,一些人在黄光街两边建了两三层的小楼。之后的几年,建筑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高。现在我自己有三个房间,它们又大又明亮。我们应该感谢* * *生产党,感谢改革开放。”
激动总是在一瞬间表达人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杜爷爷朴实的话语,深刻印证了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从地面升起一座高楼
同样有此经历的老人侯菊告诉记者,他是山西人,1954随生意父亲来到西宁。他刚来的时候,全家人住在“天主教堂”(现解放商场)后院的一间土坯房里。因为侯老上了小学,被招聘到西宁第一汽车厂工作。当时因为家庭大,侯老一家9口人挤在一个30多平米的房子里。人多房少,没办法。侯老的爷爷用木板把30多平米的大房间隔成三间小房子,三个人住一间小房间。“我睡的房间和厨房是连在一起的,房子被烟熏黑了好多天,很像现在的煤房子。”
“当我在黄光看到一栋三层楼的建筑时,我忍不住尖叫起来。多高的建筑啊……”侯老用手比划了一下,激动的眼睛眯成一条线。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西宁第一汽车厂建起了第一栋家属楼,侯老有幸分到这栋楼,一层60多平米,五层。这时候,全家人终于有了一个舒服的地方睡觉了。由于侯老的儿女都已经长大,一个个都去工作了,现在又搬了,是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改革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侯老高兴地说。
一间破旧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漂亮的建筑
“开学前最大的变化是,一排排破旧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栋漂亮的楼房。”某中学魏老师说。
回忆起1990初中的那一幕,35岁的魏老师说,学校的脸真的很可怕。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门窗都是敞开的,没有天花板。冬天,用砖砌一个土灶。刚生火的时候,教室里烟雾弥漫,无法上课。至于宿舍,为了安全,不能生火。晚自习的时候小跑回宿舍钻进冰冷的被窝,冻得瑟瑟发抖。没办法,只好挤在一张床上互相取暖。
“前几天有机会去了趟母校,看到了母校的变化。这真的很令人惊讶。教学楼外观漂亮,室内窗户明亮干净,教室里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是什么。而且宿舍都是楼房,从以前20多个人的宿舍到现在8个人的宿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好处,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魏老师自信地说。
从有房子到住好房子
“房子短短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拔地而起无数高楼。看到这些就像做梦一样。”28岁的中学教师孙说。
孙告诉记者,他的老家是农村的,从他记事起,家里就有三间用木头盖的房子。但是下雨的时候,房子是“外面下雨,里面下雨。”经常半夜弄来的一家人,已经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用光了来接雨水。后来,孙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书。学校给他分配了20平米的宿舍。虽然比他在家的时候好多了,但是来了几个朋友还是经常打地铺。去年,孙潇用抵押贷款卖掉了县里的一栋房子。
家住西宁经济开发区的李小姐是一名25岁的教师,刚刚参加工作。当她谈到自己的住房时,她特别放松。
李小姐说:“我是80后,家里独生女。所以在买房的时候,父母会为我做一定的考虑,比如先给我付首付,或者给我买个好房子,但是我更愿意用银行贷款买房,因为我想自力更生。现在的住房环境比我小时候好多了。虽然我们以前住在二楼,但是环境各方面都不好。改革开放30年来,青海的建筑从最初的多层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层、几十层。我们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再过几年,我也会考虑重新买房。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从有房子发展到追求优越的居住环境。”
200多平米的房子,新潮前卫的家电。这是西宁市民羡慕的,但只有李教授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酸甜苦辣。李教授永远忘不了远房亲戚去他们家的尴尬局面,也忘不了一家三口争着用办公桌的“热闹”场面。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她从90年代90多平米的房子搬到200多平米的房子,不知道搬了多少次床底下那些厚厚的书。她不禁感叹:“国家政策好,尤其是改革开放让我们老百姓受益匪浅。从以前要求房子宽敞,到现在要求房子结构合理,物业服务周到,大家的消费观念都在一步步提升。真是可喜可贺!”
数字见证发展
据有关部门统计,青海省人均居住面积在1.988年仅为1.74平方米,到1.988年已增至7.48平方米,年均增长6.9%。到1.997,青海省人均居住面积接近9.45平方米。到2003年,全省人均居住面积接近。资料显示,2008年西宁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住房360万平方米,3.5万套。年末建成各类住房1.44万套,建成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政策性住房建设261.600平方米。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5月65438+5月5日西宁市二期工程经济适用房作为西宁市政府2008年的一项为民实事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计划,二期工程将建设65438+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200套廉租房,预计年底前竣工。二期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全省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据了解,西宁市开工建设的首期654.38+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和240套廉租房项目,今年6月符合申请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即可入住。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人民的美好生活。改革开放让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让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继续努力奔跑吧!
出国赚“四大件”
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出国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北京安定门外的四合院。院子里挤满了人,排着长队等着报关、交外汇券、提货——大家兴高采烈,也有人羡慕。院外门口围着很多人,有的看热闹,有的想换外汇,忙得不亦乐乎。那个大院就是海外人事服务公司的所在地。
用外汇券购买外国商品的日子
“在安外的大院里,大门离仓库有两三百米。每天早上门卫一开门,黑压压的人群就拿着票跑进来,东西真是供不应求。”中国海外服务公司国内免税部总经理迟雪峰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那时候,我们在谈改革开放。我们必须打开大门,让一些外国文化进步,让我们的人民走出去。而中国要想融入世界,首先要把人搬过来。当时国内物质需求很旺盛,但生产能力很差,是短缺经济时代。一些出国的人买了电器和其他东西带回国外。第一,影响了国人形象。第二,在国外花钱很可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个地方,给出国的人提供服务,同时回收外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环球》杂志记者分析了当时的背景。
据记者了解,当时在免税店买东西,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出国,并获得相应数量的按政策规定可以购买自用的物品,也就是所谓的“指标”;二是一些相应的证件,比如护照;第三是钱(外汇券)。
受欢迎的日本商品
“8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我们公司。我们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我们从国外,特别是日本购买商品,然后按照相关免税政策向海外人员提供商品。从摩托车到电池,我们什么都有。我们将提供海外人员所需的一切。那时候人家提倡日本原装进口,我们日本品牌都有,索尼,松下,东芝,日立,三洋……”迟雪峰说。
的确,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器让国人趋之若鹜。中国人民银行的李女士告诉记者:“1988年,我去澳大利亚出差。因为这次出国,我拿到了去免税店买“大件”的指标。挑了半天,最后买了松下的彩电,质量好,是国产的,后来用了很多年。”
李女士说的“大件”也是当时的时髦用语。迟雪峰说:“免税店的商品最初分为‘大’、‘小’、‘不算’三类。起初有四件旧“大件”,即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件”也升级了,变成了彩电、音响、冰箱、洗衣机等等。”小件物品”包括吸尘器和电熨斗。后来情况又变了,有些“小件”不算件,只分重要件和不必要件。政策随着市场需求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变化。”
开着的窗户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欲望太简单了,就是改善现有的生活。怎么改善——想办法出国赚几个大块。”有人这样形容那个时代的消费观念。然而,在这种简单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一些西方文明带着他们的商品进入了中国大家庭。中国曾经很崇拜西方,觉得什么都先进,我们生产的什么都不靠谱。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冲击,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接轨的过程。”池雪峰这样评价。
“开放前,中国注重重工业的发展,没有轻工业。这扇窗打开后,国家开始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轻工业发展。一方面通过我们这样的渠道引进国外的原创产品,另一方面加紧走合资的道路,为合资开辟了道路。这样一来,像松下这样的企业就变成了双轨制。一方面在日本维持生产线和R&D,为我们提供原装产品;另一方面,它已经一条腿踏足中国,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并陆续建设了40多家工厂。这就开创了国外原创产品和合资企业同步发展的格局。后来国内厂商的基础技术和生产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产品都不是原创。我们不会做电器。”
对于电器业务的荒废,池雪峰一点也不“心疼”。他认为,随着中国工业水平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提高,商业转移是必要的,这种升级也是可喜的。
他告诉《环球》杂志记者,他们的生意现在已经进入后消费时代。“最初,我们的产品主要是日本产品,但现在主要是欧洲产品。我们开始走品牌和口味路线。当然,优实价的特点始终保持着。”
改革开放30周年:100元的故事
说到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变化,当然要说到钱。说到钱,就说说100元在我经历中的意义吧。或许,这会让大家想起自己的小账,想起那些经历。
最早接近100元的数字是“文革”下乡。高中毕业后,大学不招生,城市也不能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于是就把年轻人送到农村去自食其力,也就是所谓的“插队知识青年”。我在农村自力更生第一年的收入大概是100元。其中实物收入300多斤粮食,每斤1分左右,现金收入60元左右。当然,粮食的黑市价格是每斤1元,但这还不够我用自己的嘴填饱肚子。怎么卖呢?所以年总收入只有100元。我在生产队表现不错,当上了副队长,收入水平更高了。我一天赚了9分,最高一天赚了10分。所以,这也是“文革”中一个农民的收入状态。
我参加工作时的第一份工资是每月27元,军马场仓库保管员,行政级别27。两年后,军马场被撤销,转到陆军另一个工程部门。财务部说:“你27级哪里来的?一级工相当于25级。”于是我成了一级工,升了两级,拿了36块钱。又过了一年,升了二年级,拿到了42.1元。这个标准一直考到我大学毕业。42.1元月薪是化工行业的工资,除了大学毕业生每月拿56元外,在青年工人中较高。这是什么概念?我记得有个老工人扳着指头给我算账:“现在市场上鸡蛋20个,我一月赚200个鸡蛋!”“当年,邓拓写了一篇文章《一个鸡蛋的财产》,被批评撤职。其实中国人民没有金本位,就是“蛋本位”。换句话说,我刚参加工作的工资是每月100鸡蛋,而改革开放前,变成了每月200鸡蛋。这是当时城市青年工人的生活水平。我一个月赚了200个鸡蛋,这已经不是一个鸡蛋的财产了。我很满意。我当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说:“嗯,如果我正常涨工资,有幸当官,退休的时候一个月能挣100就太好了!"
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工资没涨,但我上了大学。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发表过作品,发表作品赚了稿费。“叶延滨”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收发室的黑板上,几个同学起来写。写作还获得了一个全国性的奖项。1981年,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收到了中央首长手中的表彰证书。不仅有证书,还有奖金。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国家奖为100元。是不是少了?当时真的没觉得少,两个半月的工资!从此,荣誉不仅是挂在墙上的证书,更是奖金。
1992,我有幸成为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专家职称和津贴有关,每个月有100元的特殊津贴(刚开始我和另一个“青年专家”每个月只有50元,很快就变成了100元)。这个津贴相当于我1993里工资的一半。我没算过现在的价格能买多少鸡蛋,毕竟工资一下子涨了50%。
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100元的票据。改革开放30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工资奖金变成了多少100元。100元成了大家熟悉的对象,100元成了人们经常吸引和挥走的常见事物。于是,在我的记忆中,100元不再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