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对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知识和技能:
(1)了解乘法在特定情况下的意义,知道乘号,知道乘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计算6以内两个数的乘法。
流程和方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乘法的运算意义。
(2)让学生经历乘法公式的编译过程,在探索公式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教学,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和劳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同一个加数改写成乘法公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场景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操场吗?你曾经和你的父母在公园里玩过吗?你参加过什么娱乐活动?
碰碰车,水上巡游,猴子爬树。
在课件中展示操场
操场上有很多数学题。你见过他们吗?
生1:我见过小火车和碰碰车。
生2:玩过小火车的有20个人。
生3:碰碰车里也有8个人。
老师:你怎么知道?
生2:我算。
生3:我算了一下。
黑板:2+2+2+2=8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用乘法来计算。
探索新知识
学习第47页上的例子1(1)。
提问:
a同学,你们都知道小飞机上有多少人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通讯报道:用号就行;加法计算的3+3+3+3+3=15。
这个公式C有什么特点?谁知道呢?小组合作* * *带讨论。
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很容易看出来,但是班里也有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所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先易后难。
报告:每个加数都是一样的。
学习第47页上的例子1(2)。
展示课件中的示例图片。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火车上有多少人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通讯报道:用号就行;加法计算的4+4+4+4=20。
这个公式C有什么特点?谁知道呢?小组合作* * *带讨论。
报告:每个加数都是一样的。
学习第47页上的例子1(3)。
根据以上,请自学这个例子。
报告:2+2+2+2+2+2 = 14。
总结: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也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乘法公式:2?7=14还是7?2=14
老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号和减号。这个是左右倾斜的吗?这叫乘法。
提问:谁能把上面的加法公式写成乘法公式?谁来挑战?
老师:你知道乘法口诀怎么发音吗?
点名回答,师生指正。
2?7=14发音:2乘以7等于14。7?2=14发音:7乘以2等于14。
3.教书?2?7=14?的意思。
分组讨论乘法的意义。
报告结果。
老师总结:?2?表示同一个加数。7?表示同一个加数的个数。14?表示同一个加数的和。七个二可以写成二?7=14,也可以写成7?2=14,都是7 ^ 2的加法。
讨论:如果多加2,比如8,12怎么办?
学习48页上的例2。
老师:学生知道乘法口诀中各部分数字的名称吗?
5+5+5=15
5?3=15
3?5=15
3和5都叫。乘数?,?叫乘法,?15?这叫产品
4.课堂练习。
独立做48页,但是你会汇报交流,老师同学会批改。
5.扩展和升级。
加法公式:_ _ _ _ _ _ _ _ _
乘法公式:_ _或_ _ _
B.独立完成练习9的1,2,3。
课后总结
提问: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师生总结:
用乘法求几个相同的加数之和很简单。
b左斜右斜?这叫乘法。
c第一个乘数代表同一个加数,第二个乘数代表同一个加数的数,等号后面的数代表同一个加数的和。如:2?7=14,7个二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都是7 ^ 2的加法。
在黑板上写字
对乘法的初步理解
加数相同的加法更容易用乘法来表示。
五3 3+3+3+3+3=15 5?3=15 3?5=15
七2 2+2+2+2+2+2+2+2 = 14 7?2=14 2?4=14
2?7=14发音:2乘以7等于14。
7?2=14发音:7乘以2等于14。
5+5+5=15
5?3=15
3?5=15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以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单形式体验乘法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口诀。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加多少,在根据数学问题进行乘法运算的活动中,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在对乘法的初步理解和应用的教学中,让学生继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公式的含义,通过加同一个加数改写乘法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理解乘法前后两个数的不同含义,识别同一个加数。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师生对话,通过对话引出操场,展示场景图。
同学们,国庆假期你们都去哪里玩了?谁来说点什么?
同学们,有些孩子利用假期去了操场。他们玩得很开心。你想看吗?好的,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展示游乐场景图。
2.同学们,有的孩子在玩摩天轮,有的孩子在玩过山车,有的孩子在玩火车。我们先来看玩过山车的小朋友:过山车上每两个小朋友乘坐一节车厢,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用红圈圈出过山车上的小朋友。)我们两个两个来数一数(老师和学生* * *)。我们数了多少个二?如何用加法公式表示?黑板书:2+2+2+2+2 = 12(加起来有多少个2?六个二有几个孩子?)
3.我们再来看看在摩天轮上玩耍的孩子:每四个孩子坐在摩天轮上的一个吊箱里,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用红圈圈出摩天轮上的四个孩子。)四个一起数吧(老师和学生* * *)。我们数了多少个4?如何用加法公式表示?板书:4+4+4+4 = 20(加起来有多少个4?五个四有几个孩子?)
4.再来看下一个玩小火车的朋友:小火车上每三个人坐一节车厢,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用红圈圈出小火车上的三个孩子。)我们一起数三个三(老师和学生* * *)。我们数了几个三分?如何用加法公式表示?板书:3+3+3 = 12(边板书边问:3加起来有多少?四个三加起来有多少人?)
第二,自主探索,懂得乘法。
1.观察所有写出的公式,启发学生发现同一个加数公式的特点。
同学们,我们在操场上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真是太神奇了。请遵守我们写的这些公式。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会给出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找不到特征,老师可以引导他们:第一个公式中的每个加数是什么?第二个公式,第三个公式,每个加数是多少?)老师总结:每个公式里的加数都一样。)
总结:这个公式中,每个加数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加数:?同一个加数?(板书),像这样加同一个加数的公式,我们可以简单的说?加起来有多少?。
2.让学生在每个公式中找出相同的加数。
3.引导学生用几个数字表示同一个加数的加法公式。
第一个公式中的同一个加数是谁?多少个二加起来?第二个公式有多少个相同的加数?同一个加数是谁?那么这个公式加起来是多少倍呢?(板书:4的5个和)第三个公式是什么?问:什么是同一个加数?(我们一起数)三加起来是多少?
4.迷茫造成的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六个2-加法公式:同学们,这是六个2-加法。如果有100个2,加法公式怎么写?(同学们可能会说加起来100二。)想象一下把100个二加起来。写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那么我们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表达这样一个同加数的加法公式呢?你能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这个加法公式吗?(这里的公式是:2+2+2+2+2 = 12)
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的交流方式,说出黑板的名字。(对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果学生能写出乘法口诀6?2还是2?6、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你真了不起,就像数学家所想的,数学家所言。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六个二加起来,你也可以这样表达:6?2=12(板书)
5.揭示题目,跟着学,引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题目)。
六个二加起来,我们能用六个?2=12,那么这里的6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什么意思?它们和原来的加法公式有什么关系?(看加法公式,想一想说出来)
总结:对,2是原加法公式中相同的加数。6表示有六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六个二的相加(老师指着前面的黑板?六个二加起来?例如)
谁能再告诉老师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更多同学说)
六个二的相加也可以表示为:2?6=12
这里的2是什么意思?6是什么意思?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谁再告诉我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
总结:这两个公式中的2都代表同一个加数2在原加法公式中,这两个公式中的6都代表同一个加数2的个数,有6个2,都代表6个2的加法(老师指了指前面的黑板?六个二加起来?例如)
这两个公式之间的符号是什么?谁知道呢?(板书:乘号)
乘号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乘法和加法关系密切,乘法就是这样加法得到的。因此,数学家们通过倾斜加号创造了一种新的符号乘法器。
乘号怎么读?读书的时候读一个字?被谁?,这个公式(6?2=12)怎么读?谁来试一试?(黑板:6乘以2等于12)
第二个公式(2?6=12)怎么读?谁来试一试?(板书:2乘6等于12)
同学们注意了:乘号只读一个字?被谁?一起读这两个公式。
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是什么感觉?
总结:是的,用乘法来表达这样一个同加数的加法公式是很简单的。也就是说,用乘法求几个相同的加数之和更容易。
6.鼓励学生将其他几个加法公式改写成乘法公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能不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公式改写成乘法公式?交流学生的学习结果,让学生说出每个公式中的因子是什么意思。公式是什么意思?)
老师再次强调,像这样用乘法计算同一个加数相加的公式是很简单的。(板书:简单)
第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1.巩固练习
2.突破游戏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同学们,你们在这个班过得开心吗?想想你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