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

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对新课程的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传统的教学导入过于直接,缺乏新意和意境,如“上节课我们学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了……”。没有情感交流,也没有特别的设计。久而久之,孩子对教学内容没有了期待,只把上课当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室如何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好的导入方法。

小学语文课导入法概论一、趣味导入法

指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板书、直观教具等表现手段,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将学生引入新的情境。趣味法的运用必须保证所使用的表现手段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趣味性就不会起到辅助新课导入的作用,反而会分散或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奋点,影响新内容的学习。有趣的表达方式如下:

(1)语言生动有趣。

上课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或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讲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密切相关的幽默笑话,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维生素C的故事时,可以先讲一个缺乏维生素C的病人的传说,这样可以起到有趣的作用,以便顺利引入新课。

(2)板书生动有趣

设计生动有趣的板书也是一种有趣的介绍方法。比如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黑板上画一些有趣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珍珠鸟”这一课,课前做两张珍珠鸟的大图,然后挂在黑板上。课前,让学生猜珍珠鸟长什么样,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鸟的颜色,然后挂第二张图。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提到的珍珠鸟的外形特征,用彩笔填上颜色,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比强烈的黑板设计。

二、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寻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制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吸引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中,运用巧妙的提问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不怒自威,不怒自威,不忧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涨的求知欲望中探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比如我在教《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草船借箭》改编自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并称为魏、蜀、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手对抗曹操。刘备派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去孙权那里帮忙。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么对待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三,激情渲染的导入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俗话说,学生要动心,老师要先动感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比如:教文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生在东北,我们向往美丽的草原。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语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现在,让我们一起聆听这美妙的旋律,欣赏草原的无限风光。这首歌听着看着能让你想起什么?

(预设: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比如草原之美,那里到处都是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天空是如此的蓝;到处都是牛羊。有的能记住《太阳在草原上升起》这首歌,或者《草》《智利歌》这首诗。

老师:学生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课后学习了不少于草原相关的资料。在这堂课上,让歌声带领我们走进、亲近、品味草原。

(板书题目: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起读题目

转场:草原总被描述成辽阔、宽广、无边。我不知道,在它广阔的怀抱里,有无数美丽的风景,风吹草动,花点点,蓝天白云绿地,令人神往。请打开书,仔细听课文。听的时候,用心去感受。美丽的草原有什么美?这种感人的引导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

四、故事归纳法

“故事是孩子的一大需求”,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要学的课本的兴趣。兴趣可以滋生欲望和动力。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用孩子喜欢的例子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比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金色的长发,大大的眼睛,心地善良,从小没有妈妈。我每天靠卖火柴谋生。今天是除夕。天寒地冻,还在下雪。这一天没有人给她买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她讲述与主角命运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从而促使学生如饥似渴地阅读和理解。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是教师的认真总结分析和灵活运用,任何导入技巧都可以让课堂生动有趣。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好的导入方法一定会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天堂。

五、情境感染激励法

情境感染激励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预设一个场景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教学做更好的准备。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佳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说到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孩子不感兴趣。讲课前,用很短的时间,用生动的语言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比如“讲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情境感染激励法导入:“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了广西桂林,那里如画的风景真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岩石、河流、桥梁和树木几乎都有动人的神奇故事。就像《父子岩》一样,相传古代有两个姓龙的父子。他们的造船技术高超。建造的船只不仅装载了大量的食物,而且跑得像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成员看中了他们的手艺,力劝他们为他造一艘大船,准备掠夺百姓的粮食,送给皇帝买官。他洗劫了食物,为什么不让人们挨饿呢?龙家父子不肯做。他们听说桂林的风景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他们来到桂林,躲在这里的山洞里。由于缺乏食物,他们最终饿死了。父子摇滚就是这样出名的。此外,桂林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观,如象鼻山、计都山、磨米山、寡妇桥和王宓石...你有兴趣欣赏它们吗?再听一遍那个神奇的故事?”通过情境感染激励法的应用,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与奇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在文中读到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引起学生兴趣后,教课文就容易了。

六、客观观察法

客观观察法是指在讲授新课之前,利用客观事物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和特性。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讲授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在观察和接触事物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掌握随之而来的新知识。因此,客观观察法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能启发学生思考,进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领域。

之前我教小白鸽,考虑到单单课文中小白鸽的样子和习性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掌握课文。于是我去菜市场买了一只雪白的鸽子。上课那天,我把小白鸽带到教室,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他们好奇地聚集在周围。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的童真。同学们有的伸手抚摸小白鸽的羽毛,有的仔细观察它的样子,有的小声讨论,津津有味地看着小白鸽的一举一动。于是,我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做观察记录。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鸽吗?”生:“我喜欢!”老师:“你观察过的鸽子有什么特点?”生:“红色的爪子,雪白的羽毛,黑色的眼睛……”老师:“很好,你答得很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小白鸽是如何通过课前的观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鸽子美丽的外形和可爱的动作的。这堂课非常成功,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鸽子的所有特征。下课后,同学们还建议一起养这只可爱的小鸽子。

七、新旧知识联系方法

新旧知识衔接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为新知识的生成做铺垫。通过新知识与1知识的联系,旧知识自然会转移到新知识中,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自己想学的知识,新课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以新联系旧,以新引旧,自然引入新课,如讲授“鸠鲁山瀑布”一课。因为这节课是诗,诗本身的风格学生很难理解,学生看到这样的文章可能会望而却步,不会有很大的兴趣。用新旧知识衔接的方法引入课文,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让他们知道诗歌是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枯燥,而是如此生动,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老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瀑布的文章?”生:“诗瀑。”老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瀑布是什么样的?”生:“很有气势,从远处看像一块银白色的布……”

在教新课之前,我试图让学生接触瀑布,并巧妙地转移和铺垫知识。在学生觉得“瀑布挂在江前”之前,让他们想象一下,那真的是“一山衬一银”吗?当学生体验“飞下千尺”时,让他们想象“像瀑布奔涌上岸,又像阵阵狂风吹过松林”的巨响;冲到池底,溅起团团水雾,随风升腾,“似烟,似雾,似尘。”这样学生就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感受深刻,理解透彻。因为知识的积累,学生学习新课更加轻松愉快,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八、抒情音乐的激情法

抒情音乐激情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的特殊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东西产生特殊的亲和力,表达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黑格尔曾说:“音乐所触及的是主体最深处的内心生活:音乐是情绪的艺术,它直接针对情绪。”所以在一些课的开始,我总是尽量把学生熟悉、喜欢的歌曲和课文的主题或情节联系起来,让学生唱这些歌曲,然后引入新课。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变了,轻松活跃的气氛瞬间充满了整个教室,学生们个个精神焕发,仿佛变了一个人,充分展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