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怎么教?
那么,语文复习课如何开展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测试:摸清知识和能力现状。
为了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教学和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我们必须在复习课前进行测验、考试和提问,或者通过讨论和个别了解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反馈信息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复习课的教学计划。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第三册教材教学结束后,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整理了一份试卷。在批改试卷时,他发现学生们没有掌握按字母顺序查字典的方法:他们清楚声母在字典中的位置,但不清楚韵母的顺序,也不清楚怎样查同韵母不同声调的单词。了解这一情况后,老师在复习课上边演示边介绍具体的单词检索方法,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特征词,让学生现场练习单词检索,于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按音序检索单词的方法。虽然老师讲的是以前教过的东西,但是因为训练内容比较新,所以学生的单词检索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第二,通过: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语文课以课文和单元为结构单位。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逐段”的做法,一篇课文讲完后立即转入下一篇课文。学生的知识和训练能力比较点状或块状,没有形成通用方案规定的互联互通的系统网络。语文期末复习课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对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所需的能力。比如初三上学期已经进入作文训练,第五册教材安排了八个作文训练:看图写词、有物、记叙文、记人、练习写通知。每次指导前,老师一般只是按照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讲讲与这篇作文相关的知识,做一些必要的指导,写好作文就满足了。在复习课上,有些人误以为作文没什么可复习的。其实复习是提高学生综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为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应居高临下,系统总结本学期八次作文训练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从整体上回顾本学期作文的特点,重点掌握小学记叙文写作中“观察-说话-写作”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分析各类作文的写作知识和要求。这样综合复习后,学生这一学期的知识和训练水平明显会比复习前高一个台阶。
第三,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
由于教师对课文和单元规定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能不同。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有些内容要留着不说。虽然老师们已经意识到学生作业和辅导中的这些疏漏,但有些老师因为要赶教学进度,没有或没有时间补充解释。在复习课上,这些空白必须得到补充,才能获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第四,比较:促进理解的加深。
在《回眸往事》中,“知新”不是机械的重复就能做到的,有的是比较才能做到的。复习课不是讲老师讲多少,而是如何根据教学和复习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旧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比较,新知识与新知识的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差异,从而获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
第五,强化:提高培训深度。
训练是复习课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那些人海战术,“炒冷饭”,机械重复训练等等,都是训练中的劣势。如何在复习课的培训中提高复习效率?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段落复习训练中,除了一般的段落层次划分训练外,老师还必须深入分析段落划分的一般方法,如按发展顺序划分、按时间顺序划分、按地点或空间位置变换划分、按总分关系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方法练习划分段落,然后让学生谈谈如何划分。还要求他们说出段落之间的关系,每个段落与文章主题的关系等等。这种训练既能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又能克服学生在划分段落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六,拓宽:多方面讲解相关知识。
不用说,我们应该复习过去学过的东西。但是因为复习要体现提高的原则,所以这个复习不应该是机械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宽。由于教学内容、目标和时间的限制,平时的听课和阅读教学不能随意拓宽,而复习课由于课文多、知识点讲解多,具备了拓宽的条件。比如,句子的展开和收缩是小学语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东西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元素,复习课上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讲解。比如作为主语和宾语前面的定语,谓语前面的状语和后面的补语,一个中心词前面可以加多个定语或状语的知识,要用小学生能听懂的话,用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一定可以练习扩缩句,得到的答案也不傻。事实上,学生的句子扩展和收缩练习的水平只能通过这种扩大练习来提高。
七、升华:提高原有教学水平。
通常,语文课堂的知识教学往往满足于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有些老师往往在文献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知识,学生即使完成了任务也能正确回答训练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复习课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比如在平时的口语和阅读课文的教学中,老师教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训练了一些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由于还没有升华到理性的层面,学生在实际的阅读理解中往往只能依靠经验。在复习课上,教师要结合课文自主阅读、自读教材、习题和测试中的阅读练习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相关学习方法,如初读时了解文章的大致情况,复读时了解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并感悟思想感情,重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等等。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用实践来练习阅读和理解。从而把过去阅读理解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八、分层: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同,他们对教师所教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培养能力的水平也必然参差不齐。所以在复习课上,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生分别对待,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9.迁移:促进综合能力培养。
转移是在对过去教学内容和培养能力的复习基础上,向新的复习内容转移,向其他方向拓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复习课的实践表明,迁移复习法可以事半功倍。比如从图中学习,这是贯穿小玉整本教材的一种风格。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复习课上,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看图学习的学习方法,然后将这种方法转移到看图学习的其他课文的复习中,指导自我复习。事实上,学生在完成这一迁移后,不仅复习了自己的知识、思路和内容,还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另外,看图的复习也可以转移到看图、说和写上来,利用看图中学到的观察、想象和写作方法来指导看图、说和写。这种复习不再是一篇课文或单项知识的复习,而是一种网络知识的复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复习不仅在训练层面得到了加强,在训练角度上也得到了加强。
小学语文复习的几点体会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期末复习中,我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巧妙运用复习方法
在复习中,除了知识的分类复习,还尝试了新的复习方法,效果不错。该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老师划定复习范围或确定复习项目。学生根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和相关学习资料,确定复习重点,列出复习大纲,自行复习。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结果,尝试拟定模拟试题,做好“排”和“攻”的准备。在这个阶段,学习控制权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只是用镜头做一些暗示:“你想想,还有什么要掌握的。”“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复习?”“你觉得谁可能疏忽了什么内容,想不出问题是什么,能不能考他一个题目?……
第二阶段:学生开展“攻阵”活动。第一个“阵主”由学生推荐上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试题“摆姿势”,或者全班同学争抢答案,或者有人来答。胜者将成为下一任“阵主”,继续“摆姿势”。在这个阶段,教师是导演、参谋、顾问。除了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调节课堂气氛,他们还要做出客观的评价: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提问和测试方式;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问题,要引导讨论,明辨是非;对提问巧妙、见解独到、回答正确、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热情的表扬。
第三阶段,师生* * *总结本次复习要点,交流推广先进学习方法,帮助树立正确的复习导向。针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这种复习方式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师生是* * *在一起的,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演员,又是看客,同时又是“老师”和复习者。所有学生都是平等参与的,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是配角。此外,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积极“攻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难题。所以这种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鼓励的教学原则。在复习中,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记忆、思考、提问、倾听、讨论、回答、辩论和写作,调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1,复习生词的时候,我让他们编填字游戏,同学们都很喜欢。比如“大叔”:鼠叔是男的;《资本论》:给贝贝发工资;“啪”;拍拍你的嘴...
2.为了不让学生厌倦已经炒了又炒的生词,我一进教室就向学生求助:小朋友,我觉得这个生词表有缺陷。编辑叔叔们都是一课一课写的。现在我们学了整本书的生词,生词也不好复习。你能成为一名设计师,重新设计这个新单词表吗?(学生们很好奇,也很感兴趣,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可以重写词汇表。)然后我们选取了一位资深设计师的代表作进行复习(如果情绪比较高,我们也可以成为资深设计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词汇表进行复习。)比如我们可以把设计归类成什么形式?(同学们讲了很多类别:字形相近的可以加强区别;如果发音相似,可以加深对比;于是,设计从专注开始。
二、上好语文复习课
每学期期末,枯燥的复习课往往让老师头疼,让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要上好小学语文复习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核内容的完整性
复习就是把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所以要把复习课和新教学区分开来,切忌像回放焦点平面一样,把单词和短语一段一段的重复。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本教材。期末复习前,将整本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单独列出文中出现的习题题型;然后把阅读思维题型和作文训练的不同内容也分类列出来。这样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本书的内容,复习也会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在整本教材中整体复习,比如生词、多音字、阅读课文、作文训练等一些基础知识;有些内容也可以由单元老师整体复习,比如阅读能力训练。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种知识的完整性,使之系统化、全面化。
2.审查过程的公开性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实行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总结自己的复习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及时进行引导和指导。复习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复习的主动权,而不是安排学生多读多写,比如复习生词:“你觉得哪些单词难记难写,哪些单词要重点复习?”随心所欲复习,可以反复练习,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写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从课外阅读中找一篇文章,想想可以问什么问题,怎么回答,然后在群里交流。“每复习一课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写一篇《复习心得》,总结自己新的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复习完整本教材后,让学生写一个测试题,在班里互相测试。这种开放式的复习有利于学生自身,也有利于全班其他同学,老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习信息,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将基础知识和写作复习融为一体,三者兼顾,可以事半功倍。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子,即复习“一毛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合“两基”,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总之,要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采取适当的复习形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