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虽然我们是四年级,但是走进我们的教室,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铃声在那里大声的唱着,但是很多同学好像没有听到。他们有的东倒西歪地走向教室,有的甚至在打架。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教室里还是一片狼藉:有的同学在找学习用品,有的同学在从书包里拿出课本,有的同学还在对同学的提醒充耳不闻...各种各样,叮叮当当,没完没了。老师真正开始上课已经快十分钟了。这种课前准备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老师心情不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前准备可以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呢?我有以下想法:
首先,熟悉课程
开学时,孩子们对张贴课程表很感兴趣。都是买各种“课程”纸,然后把课程抄下来贴在书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于是我利用情境引导孩子自己设计课程,然后让他们把课程背下来,讨论:如何让课程真正为我们服务?其实这些孩子早就耳熟能详了,只是他们还小,需要不断的提醒。经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提醒,我明白了课前预习的必要性。
第二,强化训练
据我观察,我们班课前准备还可以,但是有个习惯就是不在课桌上放铅笔盒,喜欢在课桌上放很多尺子等用具,方便上课,但是课桌很乱,给了多动症患者玩耍的“好机会”。发现这个现象后,我集中整治了一段时间,要求使用铅笔盒,不放过更多文具,效果还可以。我们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安静,有的甚至下课铃一响就去上厕所。针对这种现象,平时要求要严格,尤其是第一次。上课铃响时,老师一般不准上厕所。比如四年级的孩子,哪怕有点不耐烦也能忍一节课。就像钟还在响的现象一样,过多的批评收效甚微。有时候我会让我的孩子写下他们想说的话。反复几次后,情况逐渐好转。
第三,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
我们班是小组赛做作业的,课前的准备也是这样,必然会表扬或者批评,这样队员之间就会互相提醒监督。奖励做得好的那一组,否则惩罚他们,比如惩罚他们下课后不要出去玩。这样,责任心强的队员就会督促那些调皮的孩子,然后逐渐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随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稳定的教学秩序就会建立起来。这种稳定的教学秩序会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促进教学气氛的融洽,进而形成教学之美——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安心教学,享受劳动的快乐;学生快乐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