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精读课文怎么读?

基本模式:

收集资料,课前准备——激发兴趣,揭示话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感受,质疑问难——聚焦重点,精读探究——回归整体,深化提高——拓展练习,鼓励评价。

首先,收集资料,课前准备

这个阶段是课前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会预习的方法,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这个阶段包括两个环节:

1,预览。可以分为读、画、找、想、挑五个方面。

“读”和“画”就是通读课文。建议中高级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边读边画不认识的字、词、句。“查字典”就是通过查字典来掌握生词的发音和意思。“读”就是大声朗读课文,努力读出正确的发音,理解句子。画出读不好或难读的句子,以便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抽象”就是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提取出来。“思考”就是做好预习总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为课堂交流做预习笔记。

2.收集: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能力,尽量收集与本课相关的、有助于学习本课的资料,并进行整理,为课堂交流做准备。

二、激发兴趣引入,揭示话题。

这个环节是指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激发师生情绪,展示精彩的教材片段引起学生注意,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言应该简洁。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入话题后,教师要抓住话题的眼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通过语言和文字来感知文本,对文本产生初步的整体印象,并把这种初步印象表达出来。这一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出表达要求作为阅读提示。阅读技巧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出:一是把握课文内容,比如“你主要写了什么?”二是抓住文本中心,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是对篇章结构的理解,比如“按什么顺序?”

教师的阅读提示应从整体出发,坚持以下原则:

一、顺着作者的思路,安排教学过程,使写、教、学三种方式融为一体,便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正轨,从而掌握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整体与部分的内在联系,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第二,要善于抓住一些容易引起学生思维障碍、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设计阅读提示。比如你研究《十里行丞相》的第一段,可以设计这样一套提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写过哪些感人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人们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描写“天气、人、奶奶、小两口、红领巾”的句子,体会人的痛苦感受。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图片、音乐、录音、录像等手段,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氛围,尽可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热情,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想象力做出更准确的印象。

最后,让学生表达他们的印象。学生的表达是对文本感知的考验,同时得到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初步渗透了思想教育。当学生表达不够准确时,可以引导他们重新阅读,重新感知。

初始阅读阶段有以下要求:

(1)最初的阅读阶段是阅读课成功的关键阶段,因此学生不应走过场,应给予足够的时间阅读、思考和交流。

(2)检查通信。学生开始阅读后,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交流方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自觉过程中的错误或疏漏进行纠正和补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要融入教学目标,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后才能找到答案。

第四,交流感受,质疑,提出疑难问题

学生在阅读时和读完课文后,自然会有阅读感受和体验,自然会有疑惑和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的感受和体会,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了解学生自启蒙以来的自学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确定后续教学的重点,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中教,学中导的教学理念。

五、围绕重点,精读探究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围绕确定的教学重点或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在自启蒙以来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章的关键句子和段落,与作者进行推心置腹的对话,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做人之道,体会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阅读课文的指导与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问题答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使阅读课文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将解题方法和理解方法有机结合,在解题过程中渗透解题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和解题过程中自然体会解题方法;把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一个通过语言和文字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完整阅读过程,进而体会到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

六、回归整体,深化改进

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阅读全文,丰富和加深对精读的理解,进一步琢磨和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七、拓展实践,激励评价

学生学完课文后,语文知识和认知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度拓展,巩固学习成果。根据你所学的内容,你可以阅读或做多样化的练习。特别是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选择性阅读形成的语感,要通过情景填词、造句等模仿练习来积累。实践应该是多样化的、创造性的、选择性的、开放性的、综合性的。

正确评价一堂课的自我表现、探究能力和成绩,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肯定和鼓励的同时要客观。

该模式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工具性的认识来之不易,这一观点在语文单独授课60年后才被写入教学大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工具性没有错,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语文课。在新课改之前,这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在工具性和意识形态之间摇摆不定,而忽略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性——人文性。语文本身就是文化,课程内容充满人文色彩。语文课程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正确的做法是重视课程、教材、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在用词、短语、句子、课文培养各种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突出人文性,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本身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工具;同时,语文课程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与课程文本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道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构筑文化基础。

2.强化目标意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学习语文、做人的要求。前两个维度重在学习语文,第三个维度重在学习做人。学习语文关系到接班人的“天赋”和“能力”;学会做人,关系到接班人的“德”。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劳动者。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工作对学生成长和祖国未来的意义,尽最大努力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爱国、有责任感、有爱心、热爱祖国语言文化、具有一定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素养的中国人,实现育人和语文学习的整体优化。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优势互补。

有专家说,课改前,老师视学生为“恶魔”,紧紧控制;课改后,学生被视为“天使”,任其自由飞翔。其实,学生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他们是成长和发展中的人。

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师生关系,一个是教与学的方式。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搞教师尊严是不对的。简单地把老师和学生理解为伙伴和合作者,恐怕是不全面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且有责任通过指导和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视学生为“魔鬼”,教师自然成为“主人”,学生必然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是以往教学中最大的问题,绝不能重复;把学生看做“天使”,教师必然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学生满心欢喜,却往往学得少,这是当前教学中应该警惕的。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学生被视为“恶魔”,教师势必带领学生,把学生视为“天使”,教师也必然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教与学的和谐,是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意义的结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全体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激活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既体现* * *学习,又满足个性化学习。合作探究也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和研究,不能轻易放弃。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课型,组织适时、适度、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要有目的、有要求、大家投入、有成效的学习。每个人的参与都很重要。既要防止部分学生活动代替全部学生活动,又要防止部分学生代替全部学生作为主体。

在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只能是初步的,探究的内容比较简单,需要老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不宜频繁使用。重要的是通过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萌芽。

有意义学习在小学是必要的,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还是理解不好,理解不准确,或者不知道现在需要了解什么,就要讲解。好的讲解也是有启发性的,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

4.把握年度文体、文本特点和重点,灵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从年度目标来看,低年级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理解单词和短语的意思,积累单词和短语。中学的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单词、句子、段落,把握主要内容,体验思想情感学习,有个大概;了解一些表达方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的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如诗歌、记叙文、说明文;学会根据需要浏览和收集信息。

从不同文体的文本来看,要边想象所描述的情境边朗读诗歌来理解诗歌,并熟悉它。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要带着引导,带着学生饱满的声音和情感去读,去理解景物和作者的感受,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童话和故事要帮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后理清线索、熟悉关键词,然后以线索为经、关键词为纬练习复述。在记叙文中,宜先了解事情的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借鉴写作方法。初读小说后,要把握人物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了解描写人物的各种方法。说明性文章要在初步了解所解释的内容后,再着重讲解基本的解释方法。

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会因文而异。同样的文字是关于景物和物体的。不同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就是围绕着“这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句话写的;有些段落,像写海水的颜色,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斑斓,波澜壮阔)。我们可以根据当年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美丽小兴安岭》则是以季节为序,描述了小兴安岭的风光和物产。教学时,可以把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把握特点作为重点。“赵州桥”与正文不同。先写桥的坚固,再写桥的美丽。写完坚定,美之前,用一句过渡句:“这座桥不仅坚定,而且美。”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桥梁的坚固与优美,以及转折句的作用,无疑是这门课的重点。以上三篇课文都是关于风景的文章,都编在一本书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但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再比如《颐和园》、《金华双龙洞》,既是游记,也是描写风景的文章。因为是按观光顺序写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这种写作方法。

但它也是一种叙事文本,因为文本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学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我舅舅鲁迅先生从几个方面,通过几件事回忆鲁迅。学生在教学中应该理解这种写法。《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突出特点是自始至终都是呼应的,所以应该纳入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这种写作特点。《再见,亲爱的人》的显著特点是写了阿姨、小金花、小姑子三段,在叙述的基础上抒发情感;后三段在前三段的基础上,更深刻、更密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这类写作。《小杰雨来了》会略读正文,文章很长,分六个部分写。把重点放在略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然后给每一部分加上字幕,比较合适。总之,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制定阅读教学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5.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目标和方向的阅读活动,而不是无目的的自主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尤其是处于学习和阅读阶段的小学生。

课改中的阅读教学,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又忽视了教师的引导,更谈不上教师被动地跟随学生,使教学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失去前进的方向。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与以往不同,教师要在与同学的学习中“导”,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导”。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他们应该弯下腰,走在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学习。这时,居高临下的老师不见了,有的是一起学习的大朋友,增加了师生间的亲和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的自主选择,做“用学之主”。所以在学习中要引导、指导、辅导、诱导。比如,如果学生忽略了重要的学习内容,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对于学生不能理解清楚和深入的重点难点,老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获得学生尚未意识到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要通过讨论交流,讲解学生应该知道但不知道,仍然不能理解的内容。课程改革不应该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也是一种引导,能积极影响学生从接受到发现。需要注意的是,老师的“指导”要基于学生“学”的实际,要以学为导向,而不是教师主观地主导学生;教师的“引导”应该是师生对话中的“引导”,有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而不是冷冰冰的“我教你学”;要落实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逐步生成,逐步建构,建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