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则

#高二#导读的研究证明,小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初始时期,这个时候更容易接受信息输入。因此,英语语言学习在这个阶段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不学的原因有很多。你不妨从下面这些不是为你准备的材料中寻找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蒂希

一、教学内容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解决问题,

表分部(1)、

图形和变化,

表中除(2)外,

对一万以内的数字的理解,

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一万以内的加减法(1),

统计、发现模式、一般回顾等。

这本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笔算、除法。这两部分是进一步研究和计算的重要基础。所以,表除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但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计算教学的这两个部分,教材是利用这些知识来安排解题教学的,使计算教学和解题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上,克和公斤的理解出现在这本教材中,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了解和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g和1kg的体重概念。在空间和图形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形成对空间的初步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教材安排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以一当五理解条形图,让学生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从较广的角度引入简单的组合思维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教材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两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卷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知道百和千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小数关系;掌握一万以内的数列,能读写一万以内的数;知道一万以内数的构成,会比较一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文字描述一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和识别一万以内的大概数字。

2.100以内的两位数可以加减两位数,加减整数百位和千位,可以加减百位和几十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3.知道除法的意义,除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运用乘法公式求商。

4.对数学问题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体验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知道了括号的作用,我会在解题中用到括号。

5、会辨别锐角和钝角;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一个简单的图形会在网格纸上水平或垂直平移。

6.了解质量克和千克的单位,初步建立1g和1kg的质量概念,知道1kg = 1000g。

7.理解统计学的意义,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知道条形图(1代表5台)和简单的复合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提问和回答,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则;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9.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认真,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口头计算的阶段性要求初步拟定如下:

在单元结束时,平均错误率在周期结束时的速度。

6%的表内划分,大部分能做到每分钟8题,4%以内,大部分能做到每分钟10题。

三,教材的写作特点

本实验教材的编写是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规定的教学内容,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制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处理上,我们尽量使整套实验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前两本实验教材相同的风格和特点。因此,这本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经验和体会、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的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的教学方式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这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题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体验解题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写作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去,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书面计算的算术,掌握计算规则和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熟练计算。这本教材在编排上的突出变化是,不再是孤立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实践背景,使学会用笔解题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坐公交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安排在笔算的加法中,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数的比较安排在笔算的减法中。这里的排列顺序是:提出真实情境中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以突出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操作和直观,讨论计算原理,展示计算方法。学生理解了计算,获得了算法之后,就可以看自己能否通过计算解决上面提到的实际问题了。这样,计算教学和解题教学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比如教材首先提供了一个大二学生想坐公交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小精灵建议哪两个班共用一辆车。问题,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实例1、实例2、实例3分别提出了三个关于骑行的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然后介绍了无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三个计算公式,并介绍了笔算。在笔算方法教学中,教材通过插棒直观地展示计算原理,结合直观呈现算法。当学生理解了数学和算法后,他们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在示例3中,每节车厢限载70名乘客。通过计算结果可知,1班和2班人数为71,超过了限定人数,因此班长得出1班和2班不能共乘一辆车的结论。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不仅让学生体验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体验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建构知识,获得运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提供丰富的关于空间和图形的材料,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空间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所生活的空间和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让小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操作实验中获得关于空间和图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从形状上认识周围的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根据上述教育思想和《标准》第一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本实验教材对空间和图形内容的安排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和图形的内容和材料。安排了图形与变化、克与千克等认知单位的教学内容。在单元中,设计了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拼写、折纸、测量、绘图、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知、体验和理解重量单位克和公斤的概念、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和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图形,以及所得到的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和图形的感性经验。其次,教材设计了多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例如,在知道重量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重量单位测量的必要性的询问;在我遇见迪克之前,我安排去探索测量大豆重量的有效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运算活动中,通过观察、推测、运算和讨论,感知和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和所学图形的特征,然后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对空间的初步概念。

3.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员,对客观世界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对各种信息做出快速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要培养的估算能力是上述能力的基础之一。在以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少涉及到估算能力的训练,只选取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安排的一些乘除估算作为学习内容。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标准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算意识与技能的培养要求。比如第一阶段要求估算能结合具体情况,能说明估算过程。这套实验教材把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了估算的相应教学内容,而且将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和培养。

比如这本教材在一万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安排了一节加减法估计,这是估计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让学生知道,估算也是一种解题策略。估算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快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维。其次,教材还注重在相关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算意识培养的内容。比如在重量单位的教学中,有一些习题是观察某个物体的大概重量,测量某个物体时只问大概重量。使学生明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能达到目的。教材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后,还安排一些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注重探索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新的数学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按照这一思路,本卷实验教材的编排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多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如上所述,在讲授重量单位克和公斤的理解之前,应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归纳推理等活动,得出只有用统一的重量单位测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才能相互沟通。学生知道克和千克后,不直接告诉他们有一个长度单位千克和比克一样大,而是让他们自己探索测量一袋盐的重量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在活动中应该使用更大的重量单位的想法,从而导致千克。本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都是探索周围事物或作业材料的数学内容的开放性活动。在这些动手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产生探索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好奇心,激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进而逐渐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的必经过程。

教学工具:表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字表、简单天平、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习工具、口算练习表等。

五、课表:

(1) 4课时解决问题

(2)、表科13课时

初步了解1和除法

平均分2小时左右。

nb3司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公式求7个课时的商。

整理复习1课时

(3)、图形与变换4课时

健一健1课时

(4)、表师(2) 9课时

用7、8、9的乘法公式求3个课时左右的商。

4课时左右解决问题。

组织和复习2个课时

(5)、对一万以内数字的理解8课时。

(6)、克和千克2课时

(7)一万以内加减法(1)7课时。

(8)、统计3课时

(9)、发现规律4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偏激

教学内容:平均分(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3.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学习工具的操作,让学生逐渐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平均分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情况图,24支,15平米。

教学过程:

一.筹备活动

1,把六个小圆盘分成三份,有多少种方法?

让学生独立摆好姿势,说出板子的名字并展示结果。)

第一种方法:OOOOOO

第二种方法:OOOOOO

第三种方法:OOOOOO

2.以上三点哪个是平均分?

3.将12支平均分成6份。每一部分有多少根棍子?(学生开始操作,互相检查。)

第一,教新课

1,教学例3。

(1)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都遇到了什么问题。

(2)展示租船情况图表,让学生谈论图片的含义,明确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

(3)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老师强调“每条船限4人”和“24个人可以租多少条船?”。

(4)分组讨论:我们应该租多少条船?学生可以用棍子打一分。)

(5)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明确“每4人一组租一艘船,24人可以分成6组,所以要租6艘船。”

2.课堂练习。课本第15页“做”。

(1)呈现了小动物准备晚餐的生动有趣的情景画面。学生们互相谈论他们的意图。

(2)老师:准备吃多少小动物?一双多少筷子?现在有多少筷子?够了吗

积分呢?让学生用棍子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3)交换结果并提问:12筷子分成几对?够分?

第二,巩固练习

练习3,问题4。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明确“兔子平分多少萝卜”和“按每只兔子分多少萝卜”。让学生自主“圈”。最后,交流结果。

练习3问题5:学生观察图片,理解问题的意思。(学生独立交流结果。)

练习3,问题6: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就是“份数相同”。)

四、班级总结:平均分怎么分?

提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过程,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和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长度单位,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了解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养成估算意识,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在生活中寻找“1分米”和“1毫米”,可以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首先,谜语介绍

老师:上课前,让我们猜一个谜语:“穿着花衣服,你有一个又瘦又长的身体,你想写好,你需要的只是它的帮助。”猜猜这是什么?

生:铅笔。

老师:铅笔是我们的学习伙伴。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学习铅笔有多长。

板书项目“铅笔有多长”

第二,探索新知识

1.认识分米。

(1)估计。(1分钟)

给我看一支铅笔。

老师: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大概长度?

叫2~3个同学起来说话。

(2)测量(2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想知道铅笔有多长,应该怎么做?

生:用尺子量一下。

老师:请拿出你们的答题纸。1题中铅笔的长度和老师手里的一样。

铅笔一样长。测量并完整地填写问题。

老师:这支铅笔有多长?

生:这支铅笔的长度是10 cm。

老师:还有一种说法是10 cm。你想知道吗?

老师:10厘米也可以叫1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想知道的第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全班一起读。

老师:那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连接1分米和10厘米呢?

生:1分米=10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dm=10cm。

读两遍,写在黑板上。

老师:那么刚才这支铅笔的长度可以说是10 cm。我还能说什么呢?生:这支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

(3)寻找。(3分钟)就请三个同学说说。

老师:你能找出尺子上的1分米是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吗?健康1:规模从1到11。

生2:从规模5到规模15。

……

总结:只要尺子上的长度是10 cm,就是1分米。

(4)比赛(2分钟)

老师:接下来,我们必须努力记住这个1分米。我需要你的拇指和食指来帮我。像这样在尺子上画1分米。取下尺子,保持手指间距离不变,与同桌比较。

老师:好,再用尺子量一下,把这个1分米放进我们的脑子里。闭上眼睛,记住这个1分米。

(5)接触寿命(2分钟)

请2~3个同学说说。

老师:拿这个1分米,想一想。我们教室或者家里有什么东西的长度是1分米左右的?

生:配电盘长度约为1分米。

生:粉笔盒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6)使用1分米。(3分钟)

老师:我们孩子的身体里也藏着1分米。找找看。

生:大拇指和食指伸直后的长度约为1分米。

老师: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叫“一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只脚的长度越来越大。比如老师的话比你的好。

一英尺大。所以我们应该说一个孩子的脚长大约是1分米。

老师:现在让我们用一只脚来测量课桌和桌面的长度。它是多少分米?

学生:桌子的长度大约是5分米。

学生交流报告。

(7)探究分米和米的关系(5分钟)

老师展示一把米尺,1米长。这个我们以前也知道,都知道1米里面有100 1厘米吧?现在我们来看看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谁来猜?

老师:你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猜测?

老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

老师示范:发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注意对齐,一个一个来。

故意错误示范,让生活纠正。

让两三个同学到黑板上活动,让其他同学数一数自己贴了多少厘米,可以换成几厘米。

得出结论:1米=10分米。用字母来说就是1m=10dm。平行板书

了解毫米

(1)说吧(2分钟)

老师:这里还有一支铅笔。请你用尺子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好吗?

生:铅笔长度约6厘米。

老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这支铅笔的长度是7厘米左右。

老师:怎么会这样?那是6厘米准确还是7厘米准确?

生:都不准确。

老师:其实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测量结果不是米数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单位来帮忙,这个单位就是毫米。毫米是小于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从0到1的刻度,你会发现很多单元格。

老师:1的单元格是1mm。是两个正方形吗?三个正方形怎么样?

(2)感知1mm(2分钟)

老师:你知道1mm有多长吗?让我们在尺子上找到它,然后用手画出来。你感觉如何?

生:1mm太小。

(3)接触寿命(2分钟)

老师:对,1mm太小了。比如老师手里这张光盘的厚度大概是1mm。再想想,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大约1 mm厚?

生:银行卡厚度约1mm。

生:硬币厚度约1mm。

请拿出1分硬币,再次感受1 mm。把1mm放进脑子里。

(4)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2分钟)

老师:学生拿出尺子,看看1cm有多少个1mm?

让学生谈论它

老师:你怎么知道?

生:靠数数。

全班同学一起数了数,得出的结论是1 cm =10 mm,用字母表示就是1cm=10mm。

(4)正确读出铅笔的长度。(2分钟)

老师:学完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后,你能正确读出铅笔的长度吗?

生: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和4毫米..

总结:在毫米的帮助下,我们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3.排队(2分钟)

今天我们知道了两种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加上之前学的米和厘米有四个长度单位。谁来帮他们排队?

从大到小:米、分米、厘米、毫米。

从小到大:毫米、厘米、分米、米。

第三,巩固练习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知识,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现在老师要考你,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1.单位换算

7米=()分米

3厘米=()毫米

90分米=()米

60厘米=()分米

5dm=()厘米

70毫米=()厘米

请填写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本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

旗杆的高度大约是8()

一本新华字典大约是6()

橡皮擦的厚度约为11()

老师:一本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

学生:一本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米。

老师:为什么不填其他单位?

生:3米太大,3厘米太小,3毫米更不可能。

老师:没错,所以填对公司很重要。如果你填错了,你会被嘲笑的。

其他问题,让孩子直接说填什么单位。

3.纠正不合理的地方。

给我看一段话,课本第35页的调皮日记:

今天早上,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牙,洗脸,用70米长的毛巾擦干脸,吃完早饭去上学。学校离我家不远,900 mm左右。来到学校,我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一本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上语文课。

由老师念,错的地方假装惊讶,让学生发现问题。同桌讨论,哪里有问题,怎么改?

让学生指出错误,让我们来判断修改是否正确。

第四,课堂总结

你从这一课中得到了什么?

老师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了1m =10分米,1分米=10 cm,1 cm =10 mm..并且学会了小物体的长度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五、黑板设计

分米毫米

1分米= 10cm 1dm = 10cm

1m =10分米1m=10dm

1cm = 10mm 1cm = 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