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新

一、立足“生活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创新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创新来源于生活。创新教育应从生活背景和生活实际出发。一般来说,学生对身边的数学和源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更感兴趣。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已经被无数的例子所证实。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创新,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模拟生活经历,根据教科书中的真实生活案例还原再造生活画面来进行。任何一种“生活情境”创设法,都要以所学为中心,目标明确,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动力,鼓励创新。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具有现实性、意义性和挑战性。首先,给学生一个用现有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无法用现有的知识完成要求。让学生处于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比如在教“带括号的混合操作”时,举的例子是:“航模组8个男生,6个女生,美术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人数是84人。合唱团的人数是多少?”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后,会通过逐步计算来解决问题。这时老师可以问,“我们都学过综合公式的计算。我觉得综合公式的计算很简单。你想想怎么用综合公式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渴望解决看似简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利用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他们不服气,想尽各种办法,这对发展学生思维,鼓励创新有很大帮助。

第三,提供成功的机会,改变态度,鼓励创新。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激励学生创新,经常获得成功经验的学生无疑会更加自信。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抓住机会,及时肯定。同一个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可能差异很大。有些同学一直表现很好,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而且有些学生可能学习有困难,很少被肯定。这样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少,一旦被肯定,动力会非常大。老师可以多关注,抓住机会,及时给予肯定。因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一旦学生做出了正确的答案,老师就要及时发现,及时给予真诚的表扬。被肯定的同学会因为自信而付出更多的努力,然后更容易进步,进入良性循环。

2.创造机会,体验成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的差异,灵活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讲授“认识垂直性”时,在老师讲授完垂直性的概念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垂直性的例子?”至少说出两个。我们可以进行小组竞赛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多命名一种方式给小组加一分,最后看哪组分数更高。每个学生都不会不甘落后,都会积极思考,每个学生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第四,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空间。

通过交流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表达观点的能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教育。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我认为主要有两种方式:

1.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保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要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索的机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实践创新的机会。比如,在讲授“认识分数”时,教师不应该一开始就介绍“什么是分数”,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1/2”的经验,给他们发现分数意义的空间。鼓励学生分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分数?即使有必要采用讲座式的教学内容,教师也要允许学生“打断”,允许争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及时提问。

2.改变评价标准,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创新有风险,创新不一定成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正确对待创新,不是只有成功的创新才是创新。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更宽松。只要学生有创新表现,即使因为自己的“创新”而犯错,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给予及时的引导,让学生继续积极自主地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学生长期处于肯定创新的学习环境中,自然会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相反,如果学生在探索中发现不满意的答案,老师就会用讽刺的语言来刺激学生,这样只会导致探索流于形式,交流流于表面。

课程改革仍在进行中。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课程改革实施成功与否,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