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门采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教育部加强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后肺炎疫情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还好吗?
大学毕业生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就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我的事,实际上关系到民生工程的百年大计,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分配,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5月17日至5月23日,教育部“2021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24365校园网招聘服务工程”服务平台除了一系列大型招聘会、企校供需谈、就业教书育人外,还为众多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不关门”的就业服务,让他们吃到了“强”。
全力以赴推动就业服务提速增效升级。
“就业促进周”期间,全国2800多所高校举办了10000多场校招,全国各地区、各领域的具体就业指导协会相继举办了约100场区域性、专业性、联盟性的线上线下人才招聘会,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资源。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最主要的是做好人岗匹配”,教育部部长翁铁慧详细说。“2020年,为确保长期就业形势,教育部总结工作经验,专门指导全国高校用开源系统拓展就业岗位,用好‘互联网技术+就业’新模式,自主创新供需对接方式,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毕业生。”
教育部为高校毕业生和中小企业建言献策,在“24365校园网招聘服务工程”服务平台举办“全国中小企业专场网上招聘高校毕业生”主题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正确引导高校加大校招向中小企业开放范围。
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方面,教育部实施了提高中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技能行动,在全国基本建成100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中心”,每年免费为10万多名贫困毕业生提供线下就业促进培训,并确保有兴趣学习培训的贫困毕业生在线培训全覆盖。此外,要求高校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不断完善工作记录,对必须扶持的毕业生“扶一把”。
为拓展“就业+互联网技术”新模式,教育部和12各大社会招聘机构将全面升级“24365校招服务工程”,基本建成高校毕业生智能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4小时在线校招服务项目。围绕西部地区就业、重点地区和大城市人才推荐、大学生入伍等主题文体,播出“24365互联网技术+就业具体指导”系列公益直播课,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创业具体指导专家组效应,打造就业具体指导“优秀教师黄金课程”。
全国各地的高校也在努力帮助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保障。
北京市教委为学生求职提供精准服务。第一季度已举办教育、诊疗、建筑等26场网络校园招聘会,提供岗位超过25万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毕业生提供完全免费的排卵场所、注册公司“绿色通道政策”、自主创业运营基金、项目化一站式服务等10现有配套政策,视频录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视频课堂60个控制模块,为毕业生创业创新插上翅膀;
西南财经大学开展了“西南财经大学公务员考试加油站”、“简历义诊”、“面试技能培训”等200余项具体就业指导活动,服务项目学员6000余人,引入了求职具体指导、求职整合等第三方在线诊断辅助系统软件;
东北大学春季校园招聘会首次开设“职业顾问会员区”,指导老师紧紧围绕考研就业选择、求职提前准备、制定发展规划等人性化问题,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
北华大学开展“为家乡圆梦”专项整治,将本省2021届毕业生信息传输至学生来源的优秀人才单位进行精准对接。
东北师范大学举办“* * *享受资源就业”盛典人才招聘会,东华大学开展9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全覆盖调查...
维护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支持范围
找工作也“牵扯”?不要“幻想”促进焦虑,还有就业的“开源系统”室内空间。
教育部积极拓宽农村基层就业方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正确引导各地高校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等新型农村基层项目机构招聘工作,鼓励采用社会化、社会化方式,紧紧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项目,正确引导毕业生就业创业。
为增加“创业创新”的适用范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具体引导全国高校在平台经济、* * *经济模式等商业创新中挖掘就业机会,正确引导毕业生发挥智商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行业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渠道多元化。
此外,大力开展大学生征兵,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作“迷彩服”;扩大招聘科研助理的业务规模,提高科研助理岗位的吸引力。
要保证高质量的就业,就必须塑造恰当的就业导向。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导和扭曲“唯名校”、“唯文凭”的用人导向,打造以品行和工作能力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总目标的优秀人才申请制度,改变优秀人才“高消费”局面,无一例外地聘用优秀人才。将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工企业纳入信用黑名单,按时向毕业生公布警示短信内容。
正确引导大量毕业生到中华民族最需要的地区。
“公司在学校招生就像‘摘果子’。在‘施肥松土’的前期工作中很重要。桃树只有发展壮大了,才会长出‘好果子’。”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刘树新在太原理工大学举办的“大飞机文化艺术进校园”示范课堂上的演讲,道出了“就业教书育人”的精髓。
“就业促进周”期间,全国各高校开展了以“成功观、事业观、就业观”为重点的专题教育活动,编写了《就业思想政治理论》,正确引导大学生追求人生理想的完善进入我国智力资本建设的新征程。
“高校不能只关注就业率来促进就业。”教育部大学生司司长王辉说,“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就业的各个阶段,自始至终服务于我国重特大发展工程的战略要求,把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有用之人作为工作规划,正确引导大批毕业生到中华民族最需要的领域就业、创业、创新。”
“24365”是一个面向兆城的综合服务平台,更是一种精神实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背后,是数千名教师和高校辅导员24小时365天的投入,为毕业生提供“四心”服务项目,确保高校毕业文化教育的用心,具体的就业指导深入人心,就业服务贴心,就业跟踪温暖,等待桑迪同学顺利稳定毕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