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的组织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
第一,呈现策略
课堂上的数学任务大多是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的。从任务驱动学习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任务呈现策略:
1.直接呈现策略
直接呈现任务是指教师将数学任务直接呈现给学生,而不是隐藏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这里所说的数学任务,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整体性、开放性的问题或事件,而不是呈现一个具体的习题或知识点。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采用各种策略得出同一个结论,也可以采用各种策略得出多个结论。
2.情境呈现策略
情境中呈现任务的策略是在学生进入数学活动之前,向他们呈现一个更真实或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思考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探索,最终完成任务。
一般情景呈现任务的策略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利用一个或多个情境综合呈现任务:数学任务可以在课堂上围绕一个情境来设置,整个活动可以围绕这个情境来展开,也可以同时呈现多个情境来呈现数学任务。
(2)用故事呈现任务:故事可以是经典的童话故事,改编的故事,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但一定要让孩子熟悉和感兴趣。数学任务在故事中间是串联的,是结构化的。
(3)利用实验设计呈现任务:可以是学生基于一定情境的创意设计,如设计一个面积为50平方米的花坛,也可以是实验设计,如配制30%的生理盐水。
(4)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任务:将多媒体视频或教学课件呈现给学生,学生试图从多媒体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和知识,任务在学生的不断发现中逐渐显露。
3.任务列表显示任务策略
备课时,老师把任务内容和要求设计成清单。在课堂上布置完数学任务后,老师会把任务清单发给每个学生。整个数学活动都围绕着任务单的完成。主要鼓励学生记录任务完成的具体过程和思维的可逆性,即在任务列表中记录相关的解决方案、方法和结论。任务清单可以包括:具体的数学任务,学生想提出并决定解决的问题,猜测,完成任务的设计方案,方法的记录,失败原因的分析等。
二、指导策略
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可以发现教师试图组织学生使用任务驱动学习来开展数学活动,但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有些老师把指导当成一个具体的程序指令,让学生根据指令得到一个简单的发现,这样学生可能得到的只是一个结论——“这就是结论”的表象,却不明白程序指令背后的数学本质——“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得到这样的发现”。
比如一节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课,老师布置任务后,让学生先做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然后让他们把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在这个一步一步的牵引过程中,学生只会按照老师的意愿一步一步的完成任务。虽然他们最终发现“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虽然他们亲身经历过,但这并不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多的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和数学思想。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通常可以使用以下策略作为指导:
1.用相关的数学资料来指导。
课前复习是利用相关资料进行准备的最好方法。教师组织学习者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将认知资源集中在任务上。
2.使用概念图进行指导
一般在概念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重构数学概念的认知结构,可以组织学生在新概念和已有概念之间建立新的联系,鼓励学生用自己能理解的图标设计概念图,或者教师提供一些概念框架供学生参考。
3.使用元认知提问指导
在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呈现数学任务时,可以考虑用元认知的方式给出线索,即引导学生反思“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能怎么办?”“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的方法不行,能不能考虑一下别人的方法,再试一次?”
4.使用“战略包”来指导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分配数学任务后,教师有时可以组织学生先预测解决任务的方法,学生头脑风暴,提出可能有效的解题策略。这些策略形成了“策略包”,也可以成为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线索。
总之,严格意义上来说,任务驱动学习并不是一种教学模式,但还是有一些组织策略的。在任务呈现上,有三种策略:直接呈现、情境呈现和任务列表呈现。任务呈现后,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利用相关数学信息、利用概念图、利用元认知提问、利用“策略包”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