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体成长、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征:
一是美好的愿望,缺乏心理准备。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他们幻想自己是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但实际上他们往往不好好学习,过一天算一天。他们的愿望虽然美好,但都追求实现理想后的各种荣誉和享受,需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实现理想,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和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让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具体方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一部展示名人成长过程的电影,激励学生实现理想,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第二,情与理的不和谐统一
小学生容易情绪化,情绪化。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高度的积极性,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很难及时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同时要注意培养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在班里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形成班级的核心来影响整个班级。为了引导他们理性做事,有必要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成功的人”的故事素材和“情绪冲动导致终身遗憾”的负面故事素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第三,强事业心和弱自制力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积极进取,这与他们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维不缜密,往往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有时候他们会坚持自己所看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不想做就拒绝或者反击,控制不住自己,冲动行事,事发后非常后悔。这些都说明他们的意志品质发展不成熟,自制力和控制力不强。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矛盾。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注重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开展“绝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某个行为是错误的,无论你受到多么强烈的诱惑,都要勇敢地说“不”。为了解决部分学生自制力差,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我们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的跟踪记录,记录每个时期的课堂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和矫正。使学生逐渐自觉检查,形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参考资料:
/t search/a/1543853878 cid 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