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课中运用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已进入全面实验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还是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课改的重头戏。信息技术在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探索。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使知识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视觉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和启发,结合学生的问题、难点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细心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应用优化了教师的备课。

所谓信息参与的专业课,就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进行整合的备课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按照一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导入多媒体计算机,以便于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设备进行信息化辅助教学。

我们深知,信息参与备课不是简单地将备课时的各种信息手段加在一起,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和综合利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与传统备课相比,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中的多元化运用有其明显的特点:

(1)备课信息参与的内容大大拓展,更加注重多种形式的教材整合。

多年来,“口口相传”,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美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更注重对学生说什么,让学生想什么,回答什么,做什么等等。换句话说,我们的备课内容主要是以语言为主。这种方式决定了很多老师的备课都是以手写为主,所以我们的备课主要是“写教案”。教师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大多以文字的形式体现,我们在教学检查中也更注重书面教案。而准备资料参与美术教学的过程,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范畴。它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要有基本的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要求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实物材料、视听材料等。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对备课前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通过不同的手段将不同的材料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运用于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信息技术参与课程教学的准备需要多种媒体的协调使用。

我们编写的教材既要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满足课堂教学形式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方便地一起使用。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合理地“整合”各种形式的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各种需要,而这种整合的手段需要利用多种现代媒体。比如巨大的物体不能进入教室,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扫描(或者直接用数码相机)转换成图片和视频。小物体可以通过视频显示架或摄像机放大显示。电脑处理可以使各种图片更加美观,满足需要。通过编辑,我们可以在同一个视频中编辑不同时期的内容。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学媒体素材被整合到电脑中制作课件。

第二,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

美术课需要大量的直观形象进行辅助教学,但由于教学设施尤其是教材的严重缺乏,美术课一度不得不像语文数学一样,由老师来教,由学生来听,即以语言文字为主来备课和教学。这种现象极大地阻碍了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因为用语言来表达美术课是不够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设计什么样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能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如何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信息技术在备课中的参与和应用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美术课由于其审美的特点,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欣赏和审美的素材,老师的演示过程要让学生看得一清二楚。有些景观和现场环境也要求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学生的作品可以完整地展现在每个学生面前。这些要求用传统的准备方法几乎不可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特殊任务。通过网络搜索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地整合这些大而广的教材。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电教设备体验线条、色彩、造型、音乐等外在形式的美,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情感和创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艺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教材中的一些图片往往由于质量原因难以满足鉴赏教学的要求。在鉴赏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特效来调整和纠正教材中图片的色彩偏差,调整图片的对比度、饱和度和清晰度,还原这些图片的本来面目。还可以播放与画面内容有很强联系的视频,让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有更深的理解,引起心灵的歌唱。比如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这一节的内容时,由于我国民间美术门类繁多,品种繁多,给我们备课带来了很多麻烦。怎么在短短的两三节课上讲这么多,给我们出了很多难题。好在有了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讲皮影戏的时候,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一小段传统的皮影戏剪下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古老的皮影戏,从而认识皮影戏,进而理解它。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和创新,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后更加关注中国民间艺术。

三,参与和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信息技术有图像和图形处理软件,可以随时改变画面。当你想改变图片时,只需要几个操作命令就可以改变图片的部分或全部颜色,工具有很多,如画笔、调色板、喷枪、橡皮等。,可以轻松画图,使其表达更加个性化,特别是在设计图案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展示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力。比如“彩陶元素装饰画”这一课,要求学生先把图案的形状简化,再用彩陶元素组合成新的装饰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各种线描装饰画,让学生在图案中加入丰富的色彩,利用电脑的强大功能让图案快速变色,让学生体验不同颜色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色彩感知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打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享受创作,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发,也是通过绘画巩固新知识、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训练过程,也是体现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爱动、争强好胜,运用信息技术,推导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巩固知识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不断优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顺应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新课改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