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他是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益友,生活的楷模,心理保健的医生。如果班主任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来启迪学生的心智,调试学生的心理,就会使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从事班主任工作。

第一,创造优美的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环境对人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环境对人的反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在一个氛围良好的班级里,学生的言行举止自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他们的思想、情绪、精神面貌和行为会有意识地融入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同化。所以我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的时候,注意班级的黑板报的布置和班级的布置,让学生受到文化环境的熏陶,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以“环境教育”为特色,开展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建设良好的班风

作为受教育者,学生首先是有情感、有意识的人,外界对他们的一切影响都是通过他们的心理过程来实现的,所以学生的心理因素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潜在的、重大的影响。因此,班风建设应以人的管理为核心,以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机制为准绳,形成明确的班级规范体系。制定班级规范就是利用班会和大家的参与,激发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新班风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成为他们的心理特征。

优秀班风的形成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逐渐融入集体,以班级为家,以班级为荣,以师生为知心朋友,自觉维护班级利益。爱是最好的老师。“欲取之,必先予之。”。给学生老师的爱和友谊,学生将用老师的爱和责任回报班级。学生学会感恩,将来会对社会和国家感恩。

三,语文教学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要求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在我看来,语文班主任可以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日记。学生日记是师生之间的桥梁,也是学生内心情绪和情感表达的书面载体。心理学认为,及时发泄可以充分缓解人的心理压力,调节负面情绪,改变不合理的想法,从而达到心理平衡。通过日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学生的故事,帮助学生走出迷茫,走上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2.作文。注重语文的交际功能,关注学生的需求,为生活而写作,为生活而写作,为创新而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此基础上渗透健康的思想内容。让学生来源于生活,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说事情,在生活中写事情,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在生活中理解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健康成长。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镜子、人生的阶梯、创新的钥匙、展示情感的舞台。在一次次的作文中,学生的心灵会得到净化,人格会得到升华。

3.情感教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和情感上的互动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深入学生内心,体会学生的情感,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增进与学生的心理合作,使学生“师其道,信其道”。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控制不良情绪,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体心理素质有一定的作用。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教书的专家,而且应该是育人的专家。

第四,巧妙灵活的家访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将来能够成功,这就需要家长和社会正确科学地培养孩子,开发孩子的潜能。然而,很多家长都急于“期待孩子成功”,为孩子的成长倾注全部心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与家长沟通就成了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就是巧妙地、灵活地运用家访:一是鼓励家访,针对有一定成绩的学生;二是家访,针对那些学习、生活或人际关系有困难,有抑郁情绪的学生;三是矫正性家访,针对的是受到极大挫折、情感伤害、不信任学校的学生;四是引导式家访,针对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但父母缺乏教育知识,教育方法不当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