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结合我的临床实践和平时接触的青少年儿童,我倾向于这样划分六岁到十四岁;六岁到十岁是一个阶段,十岁到十四岁是一个阶段。
六岁到十岁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这个时候,孩子还是会对父母产生更多的依赖,同时服从父母的管教和权威,认为父母是全知全能的。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也慢慢把精力投入到了同伴群体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也成为了这个时候影响他们成长的因素。
这个年纪,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孩子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这个年龄段,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还是比较小的。但如果这个阶段家庭教育跟不上,对孩子的培养不到位,那么就很容易在后期十到14岁爆发,这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青春期前问题。
然后当孩子长到10到14岁的时候,因为现在营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其实已经开始加速身体发育了。十岁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和大人一样高。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心理上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但是社会经验和生活知识却非常缺乏。再加上青春期荷尔蒙快速发育,情绪波动较大,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故意和父母作对,不再像十岁前那么听话。
同时,他们开始有了文化上的反馈。因为现在接触互联网信息非常容易,他们从比我们几十年前多得多的来源获得信息。
所以这个时候,也许他们知道了很多事情,但是他们的父母还不知道。那么也会导致父母从神坛的位置上走下来。他们不再认为父母是唯一的权威,也敢于挑战父母。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就非常激烈。
另外,此时面临初高中的转折,学习压力会更重。
多种因素,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综合,会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常见的心理问题,比如情绪波动、行为冲动难以控制、手机成瘾以及学业问题,比如辍学。亲子冲突、父母矛盾等...这些东西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发展成抑郁、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从6岁到14岁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现阶段家庭教育一定要跟上。
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惯,塑造健康有弹性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入手。
一,学龄前儿童及其身心发展特点
学龄前儿童是指尚未达到上学年龄的儿童。在中国,学龄前儿童通常被定义为3至6至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许多显著的身心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_
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越来越完善,其大脑皮层中的传导纤维已经有髓化。这使得他们解开鞋带、系鞋带等精细动作更加准确,而他们跑跳等粗糙动作更加协调稳定。
_
随着学龄前儿童思维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他们有时会把自己内部的思维活动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伴随着一定的动作或思维时。儿童思维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异常丰富的想象力上,儿童的思维活动和对规则的社会意识会在游戏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_
学前儿童的被动注意发展迅速,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外来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同样,以图像记忆和机械记忆为基础的记忆发展很快,但由于发展阶段的限制,儿童很容易将自己的经历与一些故事或想象的内容混淆,无法辨别其真实性。
_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体验具有明显的特征,如快乐、悲伤、恐惧、紧张、恐惧等。调节情绪的认知策略不完善,不善于隐藏和控制,情绪容易暴露。他们善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比如笑,跳舞,打滚。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逐渐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掌握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知道表现适当的情绪可以得到成年人相应的反应,也用富有表情的肢体动作来区分情绪,提高对情绪的外因和结果的认识,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会让周围的人开心或不开心。
情绪容易波动,学龄前儿童控制力弱,言语调节功能不完善。当他们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况的刺激时,情绪就会爆发。但往往从一端到另一端发展很快,像天气一样变化。
情绪很容易调节。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是情境性的,他们的情绪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可以在得到一个新玩具和发现新事物后迅速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并不是孩子自己引起的,而是周围人的情绪波动引起的。
二,学龄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虽然认知、思维、情绪都有正向发展,但皮质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主导地位。学龄前儿童在感知环境的巨大变化或面对压力情景时会有明显的压力反应,而这种压力反应的表现是不一致的。有的孩子表现集中在情绪问题,有的可能表现为行为问题。常见的异常表现如下:
发脾气:表现为明显的哭闹、耍赖、泼水打滚等。
咬指甲或吮吸手指:这种行为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在气氛紧张、环境安静或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时会出现。
叛逆或破坏:对父母的要求总是回答“不”或“不”,或者攻击、破坏身边的人和事。
遗尿或大便:对于已经学会自主大小便的孩子,出现尿频或排便。
噩梦或夜惊:噩梦是指在噩梦中醒来,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的状态,而夜惊是指突然醒来,惊慌失措,并伴有哭闹、气短、出汗等。,而且醒后无法回忆。
其他:比如拔毛,或者多动,或者一些眨眼、眨眼、摇头、伸脖子等抽搐症状。
第三,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的具体情况,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家长可以从多方面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然而,当孩子出现一些行为和心理问题时,父母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那么我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吸吮手指是指儿童将手指放在嘴里吮吸的习惯性行为。
我们都知道,吮吸手指是年龄较小的婴儿常见的行为,当然也是正常现象。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0 ~ 1岁的儿童处于“口交期”,即通过嘴巴(即吸吮、吃手等)来满足欲望。).我们经常看到婴儿喜欢把手或者抓到的物体放在嘴里,这其实是他们感知和理解外界事物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大人强行制止,宝宝的口腔刺激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有研究表明,婴儿长大后喜欢啃钢笔、咬指甲、吃书、吮手指、暴食、唠叨,这些都可能与他们在1岁内未能很好地度过口腔期有关。
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儿时期还保持吮吸手指的习惯,应该算是心理问题。那么,吮吸手指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比如会引起同龄人的嘲笑,使孩子产生胆怯、紧张、自卑等心理问题;同时,手指上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会通过口腔带入体内,引发身体疾病;还会导致手指肿胀、脱皮、发炎甚至变形;
那时候,我的孩子非常喜欢吮吸手指。她每次想睡觉就吃手指,没事就吃手。一岁四五个月的时候,这个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当时她的右手拇指已经被吃出茧子了,但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也是断断续续的放弃了。就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那个吃手指的孩子,即使老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也改变不了这个习惯。记得幼儿园的时候有个同事,25岁。每次我们开周会的时候,她都会在领导讲话的时候,一边嚼一边抠手。她流血不止。后来我才知道,她说她坐下来没事就想嚼一嚼,挑一挑。就是那种已经成为习惯的坏习惯。可见,如果我们的父母前期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这样的习惯会影响她很久。
母亲和孩子咬着手指
任性是指孩子放任自己的脾气,为所欲为,不受束缚。往往表现为过度需求,无法抑制或延迟满足;经常通过打滚、哭闹、乱扔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绪,缺乏集体和合作意识。
如果这些负面行为经常发生,也会强化孩子不良的人格品质。同时,孩子任性的时候会伴随着烦躁和愤怒,对健康也是有害的。那么上幼儿园也会成为老师朋友排斥的对象。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尽快帮助孩子改正,而不是等到他交不到朋友,被社会排斥,被冷落,才试图改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点晚了?众所周知,孩子年龄越小,思想意识越简单,越容易得到更好的教育。
愤怒的孩子
说谎是儿童中常见的现象。研究表明,2-3岁的儿童已经撒谎,这种情况在学龄前时期发展迅速。
而我们的父母应该能够正确判断孩子是无意识的还是有意识的在撒谎。无意识说谎也叫幻想说谎,一般发生在幼儿身上,因为幼儿对事物的记忆可能不够清晰或对时间的概念不够准确,使说话不真实;或者把想象当现实,撒个谎。例如,孩子们会在圣诞节说“这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这意味着想象变成了现实。严格来说,这不应该列入“说谎”的名单。
什么是有意识的说谎?根据动机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比如孩子生病了,怕妈妈担心,对妈妈说:“我没生病,我没不舒服。”这种撒谎有积极因素。
当动机是负面的时候,就是真正的谎言,是一种欺骗的方式,需要我们家长注意。比如孩子爱玩枪,多次让父母给他买,但父母从来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为了得到心爱的枪,孩子们可能会说:“我们老师说明天每个男生都要带枪表演。”家长没有很好的判断力,就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最后给孩子买了枪。然后在孩子中已经有一种不好的意识,认为说谎可以获得利益,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久而久之,有这种负面因素的孩子也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撒谎的孩子,母亲在教育。
那么,除了孩子自己的谎言,家长是否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不说谎的榜样呢?
分离焦虑是婴儿与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分离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的反应。
其实分离焦虑对于一定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从7个月到学龄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与父母或其他近亲分离而焦虑。但是,过了这个年龄,这种焦虑还在继续表现。当焦虑情绪持续4周以上,并影响日常生活或娱乐活动时,孩子就可能患上分离焦虑。
由于亲子依恋的品质、性格、习惯的差异,每个孩子的分离焦虑表现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只是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爱哭,有的孩子会吃得少,睡不安稳,话少,甚至出现拒食不适的症状。
那么我们的家长可以在日常的训练中扩大孩子的交际圈,让孩子初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交往中的安全感。或者让孩子提前熟悉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孩子入园时的好心情。
面对焦虑的孩子不知所措。
攻击也叫侵犯,是对他人的敌意、伤害或破坏。可以是侵犯他人身体,言语攻击,也可以是侵犯他人权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看到两个孩子抢玩具的事情。一方用手或身体按住玩具,宁愿不玩也不让其他孩子拿走。这个时候,想玩的孩子就会对占据玩具的孩子采取攻击性的动作,掰开他的手或者打他。那么这种类似的攻击行为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自己解决。
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经常对其他孩子发起攻击行为,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因为一旦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不仅对同龄人的交往有害,还可能导致他们长大后在社会上的不适应,阻碍人际交往,甚至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就像前面提到的故事里那个曾经攻击孩子的孩子,我觉得他除了让老师头疼之外,也不欢迎和其他朋友一起玩。
2019 10大连一名13岁男孩残忍杀害一名10岁女孩的新闻在当时非常感人。这种暴力的背后,是父母教育的终结。让我们依次看看男孩的父母。即使警察找上门来,男孩的妈妈还在为孩子撒谎,而男孩的爸爸却一再推卸责任,说自己很少管孩子。可见这样的父母在孩子过去的教育中也是很尴尬的。如果他们能早点发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他们能树立榜样,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就不会倒霉。
好斗的孩子不受欢迎。
其实作为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我们常说的“自私”的状态。会对孩子的一些不健康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认为自己是对的。我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明白一些道理。但这真的是我们所想的吗?也许在生活中,我们会等到以后去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家里的东西坏了,暂时放着也没关系,等我需要的时候再用也不会影响什么。但如果我们把养孩子当成一个破东西一样的等待,那就只有伤害来了。
你以为可以“修复”的孩子,不太可能耐心听你说话,甚至和你打架!我们不要以为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问题,往往小问题日积月累,量变就成了你控制不了的大问题。不难发现,网络上或者身边有很多孩子殴打甚至杀害父母,比如小学生,初中生。试想一下,我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变成了这样。是他自己的问题吗?不是,是因为孩子有这些问题,我们作为家长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引导教育,才导致了后来的问题孩子和伤害。对于这种教育不当造成的伤害,我想父母会陷入自责和内疚。
那么请给我们的孩子爱,不要忽视他们心理成长的健康问题!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宝宝识字的经验吧。宝宝两岁半的时候,我教他认识简单的汉字,但是教的东西有点模糊。我毕竟不是老师,就在网上买了一些带图的卡片和书让他知道,但是效果不明显,费时费力,还容易损坏。
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小拼图怕宝宝吃。后来他发现了一个APP,小帅猫,会读书,我真的推荐给大家。里面有很多冒险故事,还有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动画和图形。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他平时很活跃,看着看着就安静的听故事。各种游戏关卡让宝宝反复学习汉字,加深记忆,让我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也觉得好玩。所以我强烈推荐你去试试。
1.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的视觉、听觉、愤怒感、味觉和触觉。
2.哺乳:
3.婴儿期:
4.幼儿期3岁至6-7岁出现独立愿望,称为第一消极阶段。
5.学龄:6-7岁至14-15岁,神经97%成熟,生殖系统15%。从游戏生活到学习生活的过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破坏力,需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在小孩子发脾气的场景里,骑大象的人非常非常小,大象非常非常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感性大脑比理性大脑发育慢很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大象),自然容易哭。这时,魏博士的这三步就可以轻松做到了。1.描述情绪。2.想想情绪。3.反思情绪。描述情绪:孩子太小,不善于描述自己的情绪。魏博士谈到了一种方法。通过电影《里里外外》讲述了五个小人物的害怕、愤怒、快乐、厌恶、担忧。“它生气了吗?”孩子可以回答是或不是,这样就简单多了。思考情绪:描述完情绪后,就可以开始帮他思考情绪了。“为什么会有愤怒冒出来?你是不是觉得你爸爸错怪你了,所以很生气?”反思自己的情绪: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告诉你爸爸,问题会不会很快解决,你就不哭了?慢慢引导他做一些反思。综上所述,孩子生气是正常的,因为理性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好。发完脾气,用这三个步骤解决。每次生气都是刻意练习的好机会。来吧,父母们
这种问题不应该问,应该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