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作者为了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用了哪些意象?

1,雨巷。“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个让人感到迷茫、潮湿、寒冷的环境,而巷则指出了一个黑暗、狭窄、漫长的环境。这种雨季江南狭长寂寞的“雨巷”的阴森景象,正是当时黑暗阴郁的社会现实的写照。

2.油纸伞。时间在晚春,落寞的雨下,有一种梦幻的雨伞意境,平添了一份冷清悲凉的气息。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飘渺的特点。

3.抒情主人公“我”。孤独,冷漠,悲伤,有希望,也有无限的失望和迷茫。

4.下雨了。可以看做是一种悲歌。

5.树篱墙。就连树篱墙也是“颓废”的,给全诗增添了几分阴郁、无奈和悲伤。

6.《丁香》。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贵、悲伤和怨恨,在古典文学中,它是“悲伤的产物”,是软弱和悲伤的象征。

引申的信息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一条漫长而寂寞的雨巷。他怀着一个渺茫的希望,希望他会遇到“一个有着丁香一样悲伤结的女孩”。这个女孩有着丁香般的颜色和香味,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悲伤和忧伤。

他遇到了这样一个女孩,却转瞬即逝,“如梦如幻”,她的颜色、芬芳、“叹息的眼神”、“丁香般的忧郁”都在《雨的悲歌》中消失了,他依然“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长而寂寞的雨巷里,依然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有着丁香般愁绪结的女孩”

在《雨巷》中,诗人运用象征意象和意象群构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融入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婉约诗歌的艺术营养。此外,这首诗的艺术成功在于它和谐的音乐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状态。戴望舒因为参加过进步活动,不得不留在松江的朋友家,在孤独中咀嚼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和痛苦,内心充满失落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这首诗是他心境的表达,交织着失望与希望、幻灭与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感觉在当时是普遍的。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本名潮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中国现代主义的代表诗人之一。因诗《雨巷》,曾被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王叔草》《王叔诗》《灾难的岁月》等。

百度百科-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