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一、赵振金同志的先进事迹

赵振金,男,曾任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开发区公安分局黄海路派出所教导员。4月出生,1951,2月入党,1971。1979加入公安队伍。2006年9月9日,因过度劳累去世,享年55岁。

从警28年,赵振金始终践行着“做人民警察,做人民满意的警察”的誓言,为“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无悔选择奉献了一生。担任大连开发区新港派出所所长20年,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秉公执法。

他在居民楼里张贴派出所的电话和每个民警的手机号码,每隔50米设置一个报警指示灯。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带领民警夜间巡逻。他建立和实施了一系列爱民、便民、利民的措施,为他所在地区的人民做好事、办实事。派出所出资购买了饮水设备、车辆维修工具和各种急救药品,并在集贸市场修建了便民服务站。

派出所内4辆警车配备了药箱、绳索等应急救援工具,既是警车,也是“流动服务车”。他勤于思考,勇于开拓,探索出一条独特的集“打、防、控、管、建”于一体的基层治安新路子,为辖区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赵振金于2006年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第二,朱中华同志的先进事迹

服务群众,自己动手

“留在基层能为群众多做点事”是他坚守基层的朴素理念。他坚持用心体察民意,用脚丈量民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斗川村是朱中华的一个联系村。一有时间,他就跑到农民家里,把老百姓反映的事情记在心里。走访中,他发现低保户罗某52岁的母子住在一个老旧的四合院里。由于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刮风下雨的时候,整个屋顶摇摇欲坠,非常危险。而罗却因为智力低下失去了劳动能力,靠低保勉强维持生活。他根本无法修理房屋或建造新房子。这个四合院曾经有六户人家。其他五户虽然都搬出去了,但是拆迁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分配。朱中华多次走访其他农户,指导村干部公平合理地处理6户人家的土地和利益分配。危房拆除时,帮罗申报危房改造补助,盖了三间小平房。

朱中华总是有一颗无尽的心。在他的帮助下,三年时间,斗川村开展了一个又一个项目:改建村委会办公用房;三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集资修建3公里防洪堤;连接三口和板桥的5公里三板路,从黄泥路变成了柏油路…

三。吴纪军同志的先进事迹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真诚服务,在解决人的问题上忘我工作。

作为吴家嘴的“一家之主”,吴纪军一直把村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一心为民解忧、为民解难、为民办实事,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随着吴家嘴村运输规模的扩大,出现了许多个人难以解决的困难。他带领一批人在认真调研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服务该村水运业发展的措施:组建水运队组织一户,发展多户联营、集体和村民股份制投资,抵御市场风险;设立互助基金和结算中心,方便船东资金周转,节省数千万元高利贷利息资金;

在旱季,将邀请专家到村里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船民的专业技能,降低水上运输的风险。他坚持让有能力的人创业,有能力的人就业,有困难的人享受保障,不让一个村民发展落后、致富无望,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对发展有困难的村民,优先在村里企业招工,安排到村民货轮上就业;开展“心连心结对”、“党员联系户”活动,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让他们低价承包村集体高效农业基地,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村里纯农户最低年收入也在4万元以上。

和邻近的经济薄弱村双红村一起成立了“联村党委”。依托武家嘴村水运业优势,采取现金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双红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同时,双红村的500多名劳动力被安排到造船和农业基地工作,让更多的人分享致富成果。“当干部就是为老百姓办事”,这是吴纪军对村干部的要求,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近年来,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中,吴纪军一再“割让”个人利益。在吴家嘴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村干部的工资只能是村民人均收入的80%。吴纪军率先实施并树立了榜样。他用实际行动带领了一批人,影响了一批人,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在2010吴家嘴村党委换届选举中,以高票再次当选该村党委书记。

第四,邓同志的先进事迹

邓,男,重庆市梁平县湖城镇党委书记。1955年2月出生,1975年5月入党。曾任乡长、镇长、党委书记。2007年2月:1因积劳成疾去世,享年51。

邓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扎根边远艰苦农村30多年,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帆布挎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脚书记”。他致力于为群众办实事,创造性地发展了柚子、蚕桑等农村特色产业,使当地经济迅速发展。15任护城镇主要领导。全镇农业总产值增长8倍,工业总产值增长6倍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倍以上,农民纯收入增长5倍。

他组织群众硬化了48条村级公路108公里,每个村都建了标准卫生室,成为重庆第一个实现“自来水、电、电视、程控电话、硬化公路”五通的乡镇。他生活俭朴,两袖清风。他出差时总是住在最低标准的房间里。他穿了20多年的毛衣。良性肺部肿瘤于2002年确诊。手术后6天,他回到镇上,一边输液一边在宿舍工作。5438年6月+2007年10月驻村检查时,在工作一线突发重症胰腺炎。葬礼当天,数万人佩戴白花自发为他送行,行程超过10公里。

2007年,邓被追授为重庆市优秀制片人。2007年7月,中组部、中宣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向邓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2009年,邓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100人”。

五、王传喜同志的先进事迹。

群众的幸福是他最大的愿望。

王传喜对集体收入的稳定增长仍不满意,集体收入发展势头良好,后劲充足。他告诉队员们:“有了集体的积蓄,生活也不那么拮据了。我们要让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社区的发展同步,这笔钱要花在民生保障的‘刀刃’上。”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实现新农村建设,实施旧村改造是重点和难点。他召集党委会、全体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方案,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建议,见了面就转身出门。凭着那股韧劲,他在党员中赢得了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支持,确定了“实施旧村改造升级,逐步实现居民建房、土地集约经营、农业发展产业化”的思路,用10年完成了旧村改造。已完成65栋居民楼、160小康楼建设,省级标准化小学、社区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模块化公寓等社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王传喜探索实施了“五统一”制度:为居民提供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住房补贴、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安排60岁以上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实行居民子女奖学金制度,逐步解决了群众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

他十分重视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修建了文化广场、妇女儿童之家、影视厅、图书馆、娱乐室、老年活动中心等群众活动场所,创办了村报《新一代村》,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老年门球队、秧歌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每年都举办“十星级文明户”、“农家美女”、“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