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珍惜小学生作文中的“童心”“童真”

练习教学是小语种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差,知识面窄,语言积累不丰富,很多小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觉得很难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写作,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抒发真情实感。“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自觉丰富自己的知识,珍惜自己独特的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和尊重小学生的心理。小学生有一颗童心。童心纯真,童趣快乐——快乐地“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把“玩”和作文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写中学作文,玩中学作文,是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第一,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会写作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的生活主要是“玩”——之所以“玩”能“玩”出好作文,原因有三。

首先,“玩”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鲁迅说:“观察是作文的第一件事。”没有信息的摄入和储存,就没有信息的输出。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对信息的吸收和储存就越丰富,作文内容也就越丰富。笔者还发现,有学生参加过一次活动,作文有素材;学生投入活动,观察好,作文一定要有特色。而小学生定向、有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较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往往是走马观花、流于表面。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如何仔细观察自然、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以及各种艺术作品和其他物体。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态度和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比如写煎蛋,这是最常见的事情。一个小学生看到妈妈煎鸡蛋觉得很好玩,突然产生了兴趣。他认真地观察他们开玩笑——观察他母亲打鸡蛋时的动作,当她把蛋液倒入油锅,翻转并提起锅时的动作,以及锅里鸡蛋的变化...很快,一篇《煎鸡蛋》就“搞定”了。

再比如,写水饺之前,有个学生因为觉得有趣,就抱着“玩”的心态仔细观察了这个练习:“我拿起箅子,把饺子往锅里推,溅起水花。我拿起勺子轻轻转动,饺子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有时挤在一起,有时散开。就像一群小白雁在水里游来游去,鼓着胖乎乎的肚子。”

“玩”(有时“静观其变”也是一种玩法)伴随着“兴趣”,而“观察”则更为厉害,如此“三位一体”,好的文笔才容易出现。

再比如在教学中描述一个人物的外貌时,作者让学生互相观察,然后随机选择一个同学来描述他的外貌。写完后,他在课堂上读,让学生猜是谁写的。这种“玩”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大部分学生的观察热情被调动起来。有些同学因为细心观察,知道自己是谁。在这场“戏”中,他们不仅受到了观察事物的刺激,还学会了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经常让学生带着兴趣“玩”,无疑会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其次,“玩”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在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写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别人能写好,我却写不好?”在谈到写作文的苦恼时,有同学这样说。其实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去观察客观世界,去体验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的内在意义。在指导学生写我最喜欢的作文时,我把他们领到操场上,做游戏――老鹰抓小鸡,射鸭子,躲避球等等。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回顾游戏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表情和动作,回忆他们当时说了什么。突然,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和高昂的情绪。笔者借此机会,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玩游戏的感受、感受和收获。同学们争相发言,这篇文章终于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圆满完成。

最后,“玩”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如何选材是小学生作文的关键。在指导学生写“我和XX说心里话”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获取新鲜素材,我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反映某个问题,然后让他们去大街上、市场上……去“玩”。有了学生的所见所闻,就有了第一手材料,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其中一个学生对市长说:“我们学生需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每天我们学校门前的马路都变成了市场,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学习,也影响了市容……”一个小学生看问题看得这么全面,敢说心里话,真的很少见。这种“玩”使学生在写作文的同时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我们知道同样的话题,材料,写的文章因人而异。说到小学生拔河比赛,同学们玩过之后都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感受。他们写起来,既能描述活动紧张有趣的场景,又能重点揭示“只有拉直绳子,共同努力,才能胜利”的发现,还能阐述“只有坚持不懈,不放弃,才能胜利”和“团结就是力量”的感受。

第二,组织各种符合孩子特点的活动

皮亚杰曾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始于行动。”活动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诱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生活中,那些不被大人关注的小东西,往往成为小学生爱不释手的玩具。甚至可以用一根废弃的绳子在他们手里跳绳拔河。教师要尽力创造各种机会,引导他们走出封闭的空间,投入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玩耍嬉闹,发挥童心和兴趣,在玩耍中积累丰富的练习素材。

教师在组织各种“玩”(活动)时,一定要注意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小学生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游戏活动。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尤其是跳绳、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它们独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刺激小学生的感官。当他们沉浸在一种自然、和谐、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时,大多愿意积极观察、思考、想象,获得各种富有个性特征的感受和体验。这样,人物就容易“发光”。

表演活动。为了让小学生获得一些更深层次的感受、体验和知识,教师要引导他们开展各种模拟活动,尽可能地把生活中的场景展现给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独特的情感和理解,让头脑中的相关形象更清晰、更完整、更深刻,避免空洞的练习。

调查活动。要使文章有深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好奇心强、兴趣大的特点,安排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具有调查研究意义的题目,如让他们调查玩具的功能特点和缺点,引导他们在调查研究中观察思考,吸收充满生命力的练习材料等。

竞赛活动。这种活动以其特有的激烈性和兴奋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广播操比赛、动感韵律操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小降落伞比赛、个人才艺比赛等。这种竞争靠的是平时的努力,成败却在一瞬间。但此时此刻,小学生却能享受到跌宕起伏,让内心受到震撼,产生无限感慨,进而产生“动”字。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在引导他们时忘记了自己的小学生身份――不是让他们表达自己的世界,而是想尽办法画出他们表达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虽然有时候从表面上看,他的作文主题“深刻”,语言“规范”,内容单调雷同,但他的思维是僵化的、模式化的,情绪是虚假的、做作的,没有一种能感染人、打动人的纯真。

总之,把“玩”和作文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玩”中劳动,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全方位地体验和感受,从而写出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让他们“玩”——“玩”才能“玩”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