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宓镇发展战略
虽然王宓镇把工业作为富民强镇的首要发展思路,但当时全镇工业基础薄弱,无法利用充足的水电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于是,镇党委政府领导果断决策,以强化服务、建设基础设施为突破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第二次革命的重要步骤。最终目的是振兴农村经济,保障农民收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即从种植业到农林牧副渔,从生产初级产品到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从自给自足经济到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合当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实际,积极采取三项措施,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得到大发展,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市委书记钟到镇视察时,对镇党委、政府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首先,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农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引进项目和专业人才。2001年初,引进广西三号西瓜种植项目,邀请焦玲镇专门从事西瓜销售的经济人才和有丰富种植经验的瓜农,统一提供种子,提供技术服务,在市场上收购,销往广、沪等大中城市。河东村农民早晚共种植粗西瓜100多亩,经济效益显著,平均每亩收入8000多元。早晚西瓜粗收后,还可以种植冬季蔬菜,发展西瓜-西瓜-冬季蔬菜的生产模式,实现万元田。2002年春天,河东村的农民种了500多亩西瓜,有的农民种西瓜的水田超过一半。
其次,改善情况,加大宣传力度。根据镇制定的农业发展规划,结合村级三个代表理论学习教育活动,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举措,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发放《致全镇农民的一封信》10000余份,详细介绍了种植西瓜、黄橄榄、八角、巴戟天、饲养瘦肉型猪等项目的特点和效益。通过村干部和中小学生给农民发一封“信”,让它家喻户晓,让农民明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调整种植结构是增加收入的好办法。
第三,开阔视野,了解市场信息。为了进一步转变村干部的观念,让他们更好地带领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各村到广东、湖南、云南、海南等地参观学习,吸收借鉴先进经验。
年均增长11.3%;“三鸟”养殖51.2万羽,年均增长1.2%,肉类总产量1.6770吨,年均增长1.7%,水产品产量1.800吨,年均增长8.5%;种植水果1.700多亩,冬种面积5.2万亩,生产腐竹5300吨。加工鸟笼30.3万个,农村的酿酒、木制品等加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此外,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经济作物,坚持经济作物基地建设。到2006年,已发展三华李基地4000亩,黄兰基地1200亩,冬菇10000米,西瓜基地500多亩。同时,还将抓好肉桂、八角、佛手、巴戟天、沙糖桔等种植基地,培育深加工资源,使之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使农民增产增收。镇党委、政府的上述举措,使王宓镇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其中,王宓铸钢件厂生产的“双环”牌钢件,30%的产品出口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王宓顺达打火机厂生产的打火机全部出口;强寿集团的养生健肝茶、脑健宝等产品荣获国际中医药优秀成就奖,产品直接销往美国等欧洲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再说了。
截至2001、65438+2月底,该镇* * *引进外资6800多万元,其中广东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吸收珠三角地区资金5000多万元,吸引福建等外省资金400多万元。2001年,全镇工业用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乡镇企业总收入由1996年的2.4亿元增长到6810万元,年均增长15%。乡镇企业发展走在全县、全市乃至全区的前列。1996年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荣誉称号。1997年9月,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丁同志到乡镇企业考察,题词“乡镇企业大有可为”。1999年7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等领导同志对王宓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在1998年4月之前,王宓镇是苍梧县唯一一个没有集市期的镇。镇上没有集市和集市,农副产品、畜牧用品、生活用品无市可得,销售不畅。镇上的人基本都在梧州市花钱。鉴于这种情况,镇领导经过充分酝酿,决定从5月29日起恢复3-6-9集市期,1998。由于准备充分,王宓镇在一年内成功举办了两次大型城乡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广东及周边市县100多名客商参加,日成交额超过10000元。谈及办集市的成功经验,该镇党委书记潘大叔、镇长冼秋莲总结了四点:一是多方筹集资金近1万元建设市场,使商户有了良好的商品交易环境;二是镇上各单位要认识到水、电、管理费的开支是可以减少的,努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第三,严格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四是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把恢复圩期对全镇发展和农民自身的好处宣传到每一个村。
顺利恢复集市期后,农副产品流通大大加快,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博览会创办后不久,王宓的猪花市场异常繁荣,逐渐出名,从邻近城镇来王宓买卖猪花的人络绎不绝。通过建设市场设施,设立集市期,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市场,该镇的市场贸易发展迅速,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复交会前,王宓只有10多家门店,75家个体户,日营业额只有几万元;恢复圩区时期后,王宓镇有商店店铺86家,摊位286个,日营业额654.38+0多万元,成为桂东新的商品集散地。市场带来了工业的繁荣,活跃了全镇的经济,促进了农产品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999期间,该镇举办城乡商品展销会。由于向广东省封开、郁南两县,贵港市平南县,梧州市岑溪、藤县等周边乡镇的个体户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参加洽谈会的人数超过1万人,成交额超过654.38+0.8万元。发展才是硬道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主县、工业主城、双建”发展战略,结合实际,提出了“以农稳镇、富民强镇、工商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王宓镇党委、政府在老一辈同志开创的事业基础上,再次创业,为明天的建设者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世纪,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为精神动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吴昕二级公路开通为契机,充分利用滩涂、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 并充分发挥王宓镇作为梧州市卫星城镇的作用,在向阳山开发建设200多亩的王宓镇外向型工业园区。为把王宓镇建设成为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的城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