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记谱法唱“1”?

1,1-Do(二进制)

2,2-Re(来了)

3,3——米(米)

4,4-FA(头发)

5,5-sol(电缆)

6,6——啦(啦)

7,7——西

哆、瑞、咪、法、索、拉和将分别演唱自然大调模式中的七个基本音do、re、mi、fa、sol、la、si(或ti)。七个固定音节的点名法产生于11世纪,由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发明。他用自己编排的赞美诗每一行的第一个音节作为点名,沿用至今。

自然七音音阶的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内有五个全音,分为二弦和三弦,两弦之间用半音隔开。

扩展数据的数字记数法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欧洲,当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叫苏埃蒂;他用1,2,3,4,5,6,7写了音乐教育歌,然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当时的西方人非常注重发明创造、版权等个人成就,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18世纪法国人,名叫卢梭;1742年,他向法国巴黎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关于新音乐符号的建议》,然后提到了这个“数字记谱法”。自18世纪中叶以来,一批法国音乐家、医生和数学家整理并完善了“数字记谱法”。

19年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学派”,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程直接模仿日本的音乐教育,沿袭了日本使用记谱法的做法。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歌唱课。当时的演唱教材大多是中国音乐老师写的日文歌曲,有五线谱和简谱。

我们国家很多音乐人在作曲的时候,都是把自己最初的创作思想记录下来,习惯用方便书写的记谱法。聂耳写《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写《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是用记谱法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