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春游吗?
孩子们对陌生环境中的一切都很好奇。绿树、草地、红花、碧水、儿童和动物都让人感到新奇。多彩的大自然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他们饶有兴趣地看、听、摸、问,甚至品尝。自然环境不仅锻炼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描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能让孩子在一些历史遗迹中感受历史。如果家长能抓住这个机会,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孩子需要抓住时机,选择好的环境和教育方式。带孩子出去春游是最好的时光。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灌输必要的观念,用生动的例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纠正和灌输。无声,它滋润万物。只有在寂静的地方进行教育,才能培育出参天大树,这就要求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而我们的一些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把孩子的素质教育完全推给了学校,导致了教育的失败。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好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所谓“言传身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只有做对了,孩子才能效仿。文明出行,首先你要以身作则,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爱护花草树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虽然不文明出行有所减少,但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孩子们在草坪上跑来跑去,折断花柳,攀爬雕塑等。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家长要立即制止,劝导教育,指出哪里不对。然而,我们的一些父母并没有这样做。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起到了不好的作用,直接影响了孩子。带孩子出去郊游不仅仅是观光旅游,更重要的是营造环境,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提高孩子的素质。
出门在外可以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外出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见识,让孩子学到很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强身健体,甚至可以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仰。父母一定不是捧着月亮,围着孩子转,吃喝玩乐,而是真正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净化自己的心灵。
孩子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活力”或“内在潜力”,这种活力是积极的、主动的、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使他们自然而自由地发展。让孩子在玩耍中、亲近自然中进行语言教育、动作教育、感官教育、道德意识教育,这才是我们此行的真正目的。文明出行,把素质教育课延伸到校外,利用好这一难得的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常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