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教育强国的教师代表发言。
第一条龙:强调过程,党政画蓝图。
“一把手负责带头创造力量,做到了就上去,没完成就留下来继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被当作校园橱窗里的尊贵客人,让教育界人士深感负担沉重,不敢放松。但相比其他行业,教育在区域领导手里无疑不占优势: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所以在一些地区,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只能停留在各种官方文件上。要真正落实,恐怕首先要发展经济。在财政收入尴尬的欠发达地区,打造教育强省的任务更加艰巨。
梅州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山区城市,是一个起步较晚的欠发达地区,但教育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重视。近年来,在实施“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梅州”战略的过程中,梅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充分发挥崇尚教育、重视教育的后发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作用,为梅州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党政带头,领导带队推动教育“创力”
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做好工作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落实教育“创建强市”工作,梅州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强市”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教育创建强市办公室。梅州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李等领导多次到创强县(市、区)指导工作。在市委书记亲自牵头、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下,梅州教育“创强”成效显著:自2008年开展“创强”以来,成功创建教育强县6个县(市、区)、85个镇(街道),成为同期接受度最高、进展最快的山区城市,率先探索出一条山区城市之路。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教育“创先争优”工作在梅州市各区县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以叶帅故里梅县为例,在全县创建广东教育强县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要求各镇(办、高管会)以“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按计划完成创建教育强县任务。同时,县委、县政府也明确表示,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各镇创先争优。县主要领导对“创卫强国”工作非常重视。时任县委书记的李,时任县长的,亲自动员、部署、督导“创卫强国”工作,经常到“创卫强国”镇督促检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创卫强国”工作和学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人大、县CPPCC多次组织专题调研,为解决“创先争优”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分管创强工作的县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李,经常深入乡镇、学校调研督导创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眉县各镇营造了浓厚的“创卫强国”氛围。从2008年9月,教育“创建强国”工作全面启动,仅用了两年时间,从2010到12,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县”。
政策引导,明确目标,营造重视教育的氛围
要真正把“创强”工作落到实处,除了领导的重视和研究指导,还需要有明确具体的指导方案。梅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广东省梅州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广东省梅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表彰奖励方案》、《广东省建设教育强市期间减免学校建设各种费用的通知》等,,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顺利推进广东教育强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各区县在充分学习领会市里出台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创强”指导要求和实施方案。其中,丰顺县把教育列入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教育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丰顺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和《丰顺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实施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使教育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推进,提高了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县政府把创建教育强县作为重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目标,落实推进措施。
此外,为营造“人人知强、人人强”的良好氛围,梅州还把宣传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利用标语、横幅、有线电视、网络、公告栏、黑板报等各种有效载体和媒体,多管齐下扩大宣传,形成了全力推进“创强”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可操作的指导方案和丰富的宣传措施,梅州形成了“党重视教育在先,政府以兴教为己任,教师以教书为荣,人民以教书为乐”的良好社会氛围。
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形成整体合力。
诚然,如果以速度为标准来衡量“教育强市”工作,梅州全面启动教育强市工作已有5年,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并不算优秀。但正如梅州市教育局局长罗所说,“在梅州抓教育不是政绩工程”,不求“急功近利”,而是把工作落实到位,让教育真正惠及群众。回顾近年来梅州各区县学校教育“创强”带来的可喜变化,可以发现这五年很充实,很有意义,各级各部门领导各司其职,把“创强”工作落实到位。
据罗介绍,梅州市的第一条经验是依靠党的组织力量,由各级党委牵头,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领导带队。从市一级、县一级到镇一级、村一级,相关班子都在领导教育“创强”工作,“一把手负责带头创强,干好了就上去,没干完的留下来继续干”。丰顺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教育局长、财政局长任副组长,县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县委、县政府专门安排4名县领导担任教育强镇督导组组长,牵头督导、分管各区,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镇、各中小学督导“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在眉县,县长与各镇(办、高管会)市长(主任)签订了“军令状”,签订了“教育强镇责任书”,明确了县镇政府在创建教育强镇中的责任和任务。
第二个经验,充分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教育强县的建立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丰顺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财政、发改、住建、国土、卫生、消防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为“创建教育强国”工作开绿灯。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建镇提供优质服务,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第三个经验是“创强”人员深入一线落实工作。眉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职责明确、分工明确,经常深入创强镇,对学校建设、场室规划、设备设施配置、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和监督。教育局每个职能单位办公室都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该县“创强办”还建立了干部驻镇工作制度,实行各镇“创强”工作“责任制”。“创强办”为一线“创强办”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对“创强”镇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形成了“创强”镇与“包点”干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镇“创强”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龙:强投入,团结就是力量。
“镇上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好的环境是校园。”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梅州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除《教育强市决定》、《实施方案》、《表彰奖励计划》、《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外,梅州还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这些都应该在财政收入紧张的欠发达地区实现。那么,梅州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资源的倾斜给梅州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
积少成多。
基于教育要优先发展的认识,2008年,梅州在全省山区率先系统提出整体推进强市,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发挥城市的力量。五年来,投入40多亿元打造教育强市。其中,梅州市政府* * *拨付本级专项资金654.38+0.05亿元,用于奖励通过“创强”验收的县(市、区)、镇(街道),有效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创强”的积极性;同时,“创强”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全市已收到“创强”资金6543.8+0.504亿元,占全市“创强”资金的40%。
据梅州市副市长李介绍,该市“创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二是社会各界的捐赠。为保证教育建设的资金投入,丰顺县明确落实了各级筹资任务——县政府承担50%,乡政府承担40%,学校承担10%,基本形成了“财政挤一点,群众筹一点,老乡帮一点,华侨捐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机制。五年来,全县* * *筹集“创强”资金3.5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27亿元,社会各界捐赠654.38+0.25亿元,为创建教育强县奠定了良好基础。侨乡梅县也通过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捐赠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从2008年到2011,对“创强”投入了4.3亿元。梅县财政在积极动员海外侨胞、“三峡”和社会精英捐款的同时,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各乡镇减少各项支出,放缓其他项目建设,尽最大努力将乡镇一级有限的资金用于学校建设。
梅州市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投入保证了“创建强国”工作的顺利开展,群众对教育的支持也为“创建强国”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募捐过程中,社会各界支持“创卫强国”工作的热情高涨,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学生,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丰顺朱氏家族投资10余万元兴建柳巷中心小学,选址、设计、施工、资金投入均由朱氏家族负责。学校建成后,无条件移交给政府,朱家每年投入300多元。冯晓华先生捐资15万元,谭伟龙先生捐资200万元,为丰顺中学招收“211工程”本科生和硕士生,充实教师队伍,设立教学奖学金。兴宁市张建利先生捐资21.5万余元,建设永和中学新校区,改变了家乡教育的落后面貌;年近七旬的民间老中医陈先生,骑自行车给创强人员送去十余本存折,以父母的名义将自己辛苦积攒的1万元的积蓄捐赠给兴宁市复兴中学,并设立了“秦文桂清奖学基金”...
对此,经常深入县镇一线指导“创强”工作的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赖厚芳深有感触:“教育“创强”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办教育才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资源投入。其他项目是不可能的。”
资源向学生倾斜
在教育投入方面,梅州全市可谓凝聚力十足。创强的每一分钱都承载着海外侨胞、“三人团”、社会精英和广大群众改善山区教育、给孩子们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殷切愿望。梅州各级创强人员压力不小,资金使用可谓谨慎。虽然对教育的投入不能立竿见影,但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创强”工作给梅州教育带来的变化,群众对教育的支持已经可以看到成效。
在走访乡镇学校之前,梅州“创强办”的工作人员多次自豪地告诉记者:“镇上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好的环境是校园。”当时记者只是笑而不语。记者走访了丰顺县八乡山学校后,不得不认同这句话——沿着山路,可以看到一座座民房散落在山间,我们终于来到了唯一的一大片平地。站在里面的几栋楼是八象山学校,旁边不起眼的楼是镇政府。八乡山镇是典型的山区镇,经济基础薄弱。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创先强国”是一项惠及村民的民心工程,提前三年建立教育强镇,使这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革命老区镇成为丰顺第三个教育强镇。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城镇也有发生。因此,在验收过程中,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镇政府的办公楼很破旧,但学校却是全镇最美的建筑。
除了在山区重建学校,梅州市还通过多种形式优化资源,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抓好学校安全工程建设,到2011 7月底,全市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停止拆除;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近年来,* * *合并中小学262所,684所标准化学校通过验收,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71.7%,在全省山区城市中名列前茅;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等省级教育民生建设项目工作,各项建设项目完成率达到100%。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梅州* *新增校园面积654.38+0.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新增电脑3.06万台,电教平台365,438+065,438个,新增图书465,438+065,000册,新增教学仪器65,438+0台。特别是完成“创建强镇”任务的镇,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呈现出“校舍新、设备全、标准高”的亮点。
第三条龙:强大而公平,和谐发展而美丽
“创强不是让你的孩子没有书读,而是让他们来一个更好的学校。”
“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保证教育机会均等,统筹兼顾并向农村倾斜,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教育关系到“三民”——民生诉求、国民素质、民族未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平作为构建和谐梅州的基础工程之一。科学布局,周密规划,把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考量,无疑有勇挑重担的勇气和破解难题的智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梅州将围绕质量强、均衡发展的目标,以建立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为基础,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资源整合,城乡教育一体化
俗话说,高楼平地起。建筑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夯实教育基础,首先要合理安排和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保障区域教育公平发展,实现教育总体均衡。此外,加大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新建、扩建、搬迁和改造一批学校。实施千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初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2008年,梅州大力实施千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到2065,438+02年,标准化学校681所,占比71.38%,其中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平原县等4个区县实现了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实施中,梅州坚持“硬件实用,软件严格”的原则,扎实推进,实现了“强镇无弱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很多学校不仅还清了学校建设的历史“旧账”,还提前使学校硬件适度发展。
城乡教育差距是当前教育不公平的集中表现。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着“散、小、偏”的问题,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梅州按照“三个集中”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在中心镇集中初中,在中心村集中完全小学,在郊区集中新增教学资源,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全市农村学校总数减少了845所,其中初中36所,小学809所,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教育实力的农村学校。2011年,全市学校平均规模为:小学243人/校,初中1386人/校,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学校差距。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和学龄人口变化,充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建后退、分类推进、群众满意”的原则,做到“四不撤”:规划方案不合理、操作程序不规范、保障措施不到位、群众思想工作不撤。要把学校建在老师喜欢教书、孩子喜欢读书的地方,努力在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中找到“好学”和“好学”的最佳平衡点,使这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罗告诉记者,梅州人一直有“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不能苦孩子”的情结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采取“多争取一点,多挤一点钱,农村帮一点,学校出一点力”,多种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结合“校安”工程,以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为重点,拆除所有D级危房,大幅度改善师生生活设施,增加大量寄宿制学校。积极采取延长公交线路、开通“两定(定点)农村公交”、城区中小学生免费乘坐公交车、补助生活费、村镇廉租房建设、实施“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等措施,解决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的实际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布局调整, 从而使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办好农村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