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班的孩子指导当天和一周的天气预报?

(一)提高感知时间的能力

根据大班幼儿对时间序列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特点,可以在幼儿对今天、昨天、明天的短期理解的基础上,扩展对周、月、年等更长时间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对已有的零星经验进行整理和完善,如何将日常活动与时间有机融合,以促进孩子对时间序列等相关特征的初步理解,突破原有思维,增强新的经验,从而形成正确的时间观。

1,由近及远,感知时间概念。

一年中有许多熟悉的节日和特殊活动。在大班开始的时候,一个学期包含的所有月份的日历都在环境的创设中呈现出来,熟悉的节日和重要活动都和孩子们一起标注在日历上。每当这些节日或者活动到来的时候,就带领孩子们进行期待活动,从认识月份开始,然后通过倒计数来关注时间的流逝,然后在活动结束后将这些有意义的照片一一展示在日期上。当新年到来和毕业前夕,回忆过去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讲述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在孩子对过去和现在的喜悦和感恩的过程中,岁月与日子的时序关系更加完整清晰。

在回顾我们一起走过的美好时光的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孩子明白,过去和现在的时光都是美好的,但都一去不复返了。在思考未来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标,锁定完成时间。同时要通过阅读《金老先生买种子》让孩子明白时间的珍贵,明白时间是不断流逝的。我们应该通过《等待明天》的故事和古诗来欣赏《明天》。

2.突破难点,理解时间概念。

通过调查发现(见附件),大班幼儿对时间准确性的认知能力已经开始发展,但差异很大。大班的孩子刚开始摸钟,他们很难把钟上1到12的数字读成5分钟、10分钟甚至55分钟,所以我在挂钟上的数字旁边标上了5、10、65438+。什么叫多几个,什么叫长针?现在几点了?连续读。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孩子在学习记录时间的时候,不会把时钟时间转换成数字时间,所以我会配一个电子钟,看着时钟,看着电子钟进行对比学习和记录。同样,在对月份的认识上,孩子总是不知道上个月底到下个月初是哪天。我用过渡法让孩子学会填。先在本月初写上上个月的最后一天,让孩子填上个月的最后一天,然后自己填本月的日期,最后过渡到直接填本月的日期,不填上个月的最后一天。

(二)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时间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也需要面对小学的大班孩子明白时间的珍贵,珍惜时间。但由于现实生活中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孩子往往会忽略时间的存在。因此,让孩子了解和珍惜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进入大班后,我们经常会开展一些模拟小学生的活动。量力而行,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活动。当孩子们第一次尝试时,他们往往很匆忙。有的铅笔盒忘了,就算带了,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看看玩玩别人的文具,时间就过去了。我在想,如何让孩子明白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设计了两次,让孩子在一分钟内选择做一件事。第一次孩子习惯正常做事,一分钟做事的效率很低。大家都觉得是因为时间太短了。然而,当我向老师和孩子们展示一分钟做事情的速度,尤其是看到同伴们一分钟可以跳绳96次时,孩子们从惊讶中恍然大悟:其实一分钟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能白白浪费时间。

我也通过文学作品和其他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进一步明白时间的珍贵。《金老师傅买种子》是一本绘本。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我能明白时间在不断流逝。通过《等待明天》的故事和古诗词,欣赏《明日之歌》等,让孩子明白今天的事情应该在今天做,而不是明天,因为逝去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在此基础上,我还选择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名人珍惜时间的励志故事作为例子,进一步启发孩子们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如何管理时间

1,按时做事

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午饭前一进卫生间就玩,吃饭的时候还要说话。一顿饭总是比约定的时间长很多。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老师告诉孩子们,午餐时间是30分钟。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时间观念,我和孩子们约定,凡是在30分钟内吃完饭的,都可以奖励一颗小红星。这招很有效。许多孩子改变了旧习惯,明显加快了吃饭速度,但随之而来的是匆忙洗手,有些孩子甚至没有涂肥皂或擦毛巾就去吃饭,还有一些孩子狼吞虎咽。我们做什么呢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不用肥皂和毛巾洗手快吗?狼吞虎咽地吃一顿饭有什么坏处?还请了保健老师来上课,让孩子们知道吃饭太快太慢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接下来,我们和孩子们约定用红蓝笔记录他们吃饭的时间。红色的笔用来记录15-30分钟之间的时间,蓝色的笔用来警告自己是否超过或没有达到这个时间。有意思的是,有些平时吃饭太快的孩子一下子慢不下来,但是一提到蓝笔记录就很不甘心,于是开始注意时间来调整吃饭的速度。在有限的用餐时间内,孩子逐渐建立起遵守时间的观念,大部分孩子都会调整自己的用餐时间。

2.做事有条不紊

大班的孩子相对独立,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但在日常观察中发现,有些孩子在把几件事情放在一起时,杂乱无章,毫无章法,以至于耽误时间,影响后续活动。他们每天早上来公园时都会这样。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把以后要在园里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命名为“来园五件事”,用朗朗上口的押韵插画放在教室门口。每天,孩子们来到园中,就可以在插画的指引下,有条不紊、无拘无束地做园中所有的事情,然后从“来园”的环节,到离开园的环节,再到生活的其他环节。

3.有计划地做事

寒假来临,孩子们将面临一个轻松自由的生活环境,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宽松的家庭生活往往让孩子作息不规律,看电视、打游戏成了生活的主旋律,这往往让一些孩子在假期浪费了这宝贵的时间,甚至导致了在家懒散的生活方式。如何安排假期生活?如何调动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学会在假期自主安排假期生活,养成良好的假期习惯,主题活动“寒假计划”由此诞生。基于寒假不仅仅是一次身心的放松,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我们的定位是从孩子、家长、老师三个方面来选择寒假的活动,包括“我喜欢做什么”、“父母希望我做什么”、“老师安排什么”。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孩子解读寒假日期和幼儿园当天的活动,通过家长开启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寒假计划,对每天的日程安排和活动做出具体约定。寒假期间,每天邀请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估。寒假结束后,组织孩子交流,介绍自己在寒假期间按照课表完成的任务。

在家长的反馈中,家长们纷纷肯定寒假计划促进了孩子在家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规律,显著提高了孩子的自律能力。

4.先做重要的事情。

参观完小学,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成为我们新的突破点。孩子知道一分钟的长度后,可以很快算出十分钟就是十分钟。然后和孩子一起列了一个清单,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需要先做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我们做了一个“课间十分钟”的标志。课间休息开始时,我们用手语和语言提示先做什么,然后我们切换到只显示手语,语言不提示。渐渐地,孩子们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当集中的音乐响起时,没有孩子再跑进厕所。许多孩子带一些玩具、书等。有些孩子只是在父母的支持下戴上自己的手表来掌握时间。孩子开始学会掌握时间,对时间的掌控感增强。

(四)养成居家一致的习惯

1,主题沙龙

针对孩子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拖延、不守时等问题,定期开展“不要迟到游园”、“不要拖延”、“寒假计划”、“三方合作制定个人挑战书”等专题讨论。在发起沙龙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家长的意识,和家长一起学习培养孩子时间观的重要性,分析自己的问题,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反映了自己的忽视。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从家长身上寻找有效的资源分享经验,传递智慧,从而帮助家长真正树立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坚定信念,为帮助孩子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奠定基础。

2.基于家庭日常生活。

在培养孩子在家中一贯的行为习惯上,要寻找和设计与幼儿园和家庭相关的环节和活动,与家长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按时上幼儿园的活动开展后,请家长和孩子制定早睡早起的计划,如每天晚上指导督促孩子整理小书包,放好衣服,早上起床,限制洗漱时间等。家长每周带领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同伴中反馈和交流评价结果。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上幼儿园不迟到的好习惯。在生活活动中,如穿衣、洗脸、吃饭等,我们要求家长同步进行,有意识地让孩子看钟,每次都给孩子一个时间来完成,特别是在进入幼小衔接的冲刺阶段,让孩子学会在学习中管理自己,不受干扰地完成学习任务。

3.把关注单个孩子作为突破口。

因为每个孩子对时间的概念都会不一样,对于时间感知有困难的孩子,老师一方面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强化他们的认知,另一方面扮演家长的角色,在孩子经常外出的地方挂日历,放钟表,让孩子经常把事件和时间联系起来。对于理解钟表有困难的孩子,老师可以向家长推荐有效的引导方法,然后家长再对孩子进行引导。

对于依赖性强、反应迟钝、动手能力弱的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老师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建议家长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家长更多的是提醒、督促、引导孩子自己完成。同样,要求家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算在完成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