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瑶族自治县科教文卫事业

明代富川县的教育管理机构是儒学部。清初沿袭明制。康熙四十二年(1703),明伦殿后设教育署。康熙四十七年,有两个教习,儒学部仍在龚雪,教习与教习合署办公。道光十三年(1833),设纪部,各司其职。咸丰五年(1855),县衙被火烧毁,知府借了两间办公室办公,直到光绪十年(1884)。光绪三十三年(1907),儒学部更名为劝学部。导演叫总导演,出去考察的学者叫儒。宣彤元年(1909),改总导演为导演,另设两个学生。21年,教育局成立,22年6月,命省局成立支部,县长全面负责全县教育。县政府成立了一个教育部门。民国24年8月,在17个乡(镇)设置中央民族基础学校,每个乡(镇)办事处有1名专职指导主任。民国27年,县政府教育司。28年改为县政府第三司。各乡(镇)中心校辅导部主任由副乡(镇)主任兼任。民国30年,乡公所和中心学校分开设置,恢复专职校长。

解放后,1950,1年6月,成立了文教司,负责教育行政工作。1952年并入福中县。县政府设文教处,14区政府设1文教助理员。每个区又分为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个中心校,实行中心校领导体制。1958年,县里的文教卫生合并工作,称为文教科学。1959当时叫文教局,1局长,1副局长,2名工作人员。每个区有1名专职小学辅导员,他们还提供行政和业务指导。1961富川、中山分治后,县政府设文教部。1967县革委会成立文教领导小组。1968成立政工组教育组,各公社成立初级教育革命委员会,1主任,副主任若干。1972年5月更名为文教局,1局长,2副局长。每个公社有一个教育组,有1个领导,专门有几个人,都是县文教局委派的。1973 10月,更名为教育局,1978,各公社教育组协助教育局管理教育行政和教育业务。1984年6月成立教育局,局长1人,副局长2人,研究人员1人。1室有7个单位(办公室、通识教育股、人事股、职教股、成人教育股、基建股、纪检股、会计股),每个单位都有设置。2012,实施连山、福利、麦岭、朝东等4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年内县第三中学投资770万元,县第三幼儿园项目投资540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工作,全县覆盖率达到30%以上。从1963开始,陆续创办了人民歌唱素材、富江文艺、富川文艺、富江文艺、耀声。截止到1986,这些出版物已经出版了64次。《富江文艺》是富川文联从1963到1966定期油印的文学季刊,出版13期。1967更名为富川文艺,1980更名为富江,以铅字印刷为主,以县内作者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为主,出版从外地发帖的优秀作品。因其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5438+09865438+

富川瑶族和汉族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1979成立了民间文献收集整理领导小组,确定了编者,组织普查小组,根据富川不同方言区进行了全面普查,将方言分为沔余区、七都、巴度和九都方言,梧州方言和汉族家庭官话方言。普查后进行分类归类,以姚、富川“梧州人”为重点,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民间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编成一册。到2000年,基本完成了富川民歌、富川民间器乐、富川民间舞蹈、富川戏曲志、富川民间故事、富川民间谚语、富川民间歌谣等资料的编纂工作。部分资料被选入《中国民间舞集成广西卷》。1988年8月,《富川文化志》初稿也完成了。

富川的方言有汉语方言和瑶族方言。汉语方言分为富阳话、贾敏话、七都话、梧州话、客家话和宝卿话。瑶话,自称勉话。由于长期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的需要,汉语方言富阳话已成为富川各族人民社会交往的主要语言。讲汉语和瑶族方言的瑶族和汉族同胞,大多能听懂或使用富阳话进行语言交流。文字,全县通用的汉字。

富川瑶族自治县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舞龙表演是最原始的体育舞蹈。舞动的巨龙,串串的鞭炮,涌动的人潮,都是激动人心的,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忘记。

从正月初十到十五,连续几天,富川古明城的圣楼从早到晚香火缭绕,人声鼎沸。楼下的花街鞭炮声不绝于耳,节日气氛十分浓郁。按照传统习俗,元宵节期间,新增加的户主会一连几天在整条街上宴请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邻居们会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来庆祝,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每天傍晚,人们吃饱喝足后,就到街上去看舞龙和炸龙。有时几条龙在街上一起跳舞。龙舞之处,鞭炮齐鸣,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正月十五晚上,兴奋达到了高潮。晚上九点,县城中心的街道和临街楼房的阳台上都挤满了人群。游龙一条条跑过来,鞭炮声越来越密集,成千上万的观众追着游龙看热闹。舞龙的小伙子们穿着黑色紧身衣服,头上戴着头巾,脸上戴着面具,裤子也很紧。他们双手高举龙身,不断舞动,巧妙地避开四面八方抛来的鞭炮。那些一手拿着鞭炮,一手点着香的炸龙围着龙身跑,追着龙身跑,一有机会就把点燃的鞭炮扔向龙身,有时还朝四面八方开枪,让舞龙的人没有喘息的机会!观众就更拥挤了。

舞龙者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而骄傲!龙轰炸机是交钱上瘾,两人其乐融融,大家都想热闹开心。观众们尽情欣赏舞龙和炸龙。舞龙和炸龙将持续几个小时,整个舞龙活动要到午夜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时才结束。大街小巷,留下了厚厚的一层红色鞭炮纸。当硝烟散去,新的一年才真正开始。县医院民国二十七年(1938),在县城设立县诊所,设在三界寺,无西医,医务人员9人。32年,县医办改名为卫生院。34、35年,县政府将富阳镇破旧的三界寺改为县医院。解放后,1951成立富川卫生院,1952与钟山县合并。原富川县卫生院改为富中县富阳人民卫生分院。当时干部职工28人,床位20张,设备非常简陋。1961与中山分治后,富川的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1961年富川、中山分治后,富川县人民医院于同年7月成立,地址仍设在原富阳人民卫生中心。同年8月,65438+2月,5名中西医结合医生大专毕业,4名技师、护士中专毕业,壮大了县人民医院的实力。1963年扩建县医院,至1964年底,建成门诊部、儿科病房、妇科病房、手术室、传染病房、食堂等6个平房,总面积1800平方米。增加到86张床位。1965,工作人员增加到60人,专科毕业的医务人员有20人。1989 * * *干部职工总数29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82%。1978年开工建设总面积1800平方米的门诊楼,1980年建成包括手术室在内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妇科手术楼,1983年竣工投入使用,床位126张。在此期间,增加了2吨锅炉和第二台200AMX射线机。从1982到1986,修建了2500平方米的儿科大楼、连接门诊与外科、外科与内科的三层大楼、急诊科、锅炉房、立交桥等2500平方米的区域;建成3栋住宅楼(62套),总面积4000平方米;新增300AM和500AMX射线机、b超、M超声、脑电图胃镜、阴道镜、宫腔镜、多台自动呼吸机、大型洗衣机、烘干机,更新200张病床,新增各种机械化厨房设备,安装电梯和0.5吨、2吨锅炉,总投资30万元。随着242张床位的开设,医院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医院。目前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门诊等6个临床科室,放射科、功能科、药剂科、检验科等4个医务科,总务、预防保健、护理、办公室等4个职能科室。干部职工增加到216人(含临时工),基本形成富川县医技中心。到1989,县医院可以诊治许多疑难病症,如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以及各种产科急症手术,医院的药房可以自行配制40种药物。

县皮防所成立于1959,当时有3名医护人员。原医院位于葛坡乡上东村牛头山,1981迁至县城。1989年,医疗服务用房80平方米,职工宿舍500平方米,医务人员18人。

县妇幼保健站解放前,从民国34年开始,富川卫生院只有两名助产士担任助产士,没有妇幼保健机构。解放后,成立了1953的福中县妇幼保健站,有两名工作人员。卫生站的中心任务是大力推广新的分娩方法,培训和提高助产士的技术水平。1961分县后,成立富川县妇幼保健站,工作人员3人。“文革”期间,保健站被撤销,人员被分配到各个医疗单位。当时唯一的病床和一个婴儿保健箱也被搬到了县医院。妇幼保健瘫痪。1972恢复县妇幼保健站,工作人员7名,对农村助产士进行重新组织培训。从65438到0979,全县开始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组织网络。每个公社卫生院都有妇幼组,每个大队都有助产士。1985,卫生站工作人员增加到21,分别成立妇女保健组和儿童保健组。到1989,工作人员33人。

县防疫站民国时期,县内没有专门的卫生防疫机构,县内只有一名卫生督察,也是负责预防接种的。解放后,卫生防疫所发展起来。1961,县防疫站成立。当时只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1985设有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1989,有34名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也相应成立防疫组,其中专职防疫医生12人,乡村医生117人。全县形成了三级卫生防疫网络。民国27年,全县有4个乡镇卫生室。民国32年,乡卫生室增加到8个,每个乡卫生室只有一名医生,年卫生支出为160元(国币)。解放后,区(乡)医院有了很大发展。1989年有1个中心卫生院,11个乡镇卫生院,1个乡镇卫生院。国家投资30万元建设,* * *建成医疗服务室2100间。

村卫生站1966,县卫生局逐步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到1979,* * *举办13,培训乡村医生381;乡镇卫生院培训925人。1967,大队开始办诊所,全县共设36个大队诊所。1971年更名为大队合作医疗室,全县合作医疗室105个,占大队总数的97.2%。其中合作医疗室66间,配有红色医疗刀包、简易床2张、便携式高压灭菌器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