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与幼儿的联系:幼儿教育应该小学化吗?
老师说:64%幼儿教师不赞成“小学化”学前教育。
调查显示,65%的婴儿班和小班家长不赞成幼儿小学化教育。他们最希望的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
中班、大班、学前班565,438+0%家长赞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希望幼儿园能早点介入小学教育让孩子掌握全面的知识,理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值得注意的是,与家长的观点相反,64%的幼儿教师不赞成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认为超前教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味的超前会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专家说:高等教育真的会“赢在起跑线上”吗?不要!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四年级时会逐渐失去优势。
北师大副校长葛认为,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和“学科化”教育违背了儿童生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学习心理特征,会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短期效果来看,家长确实为孩子的学习进步感到欣慰,但不容忽视的是,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智力,还容易导致孩子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简单化,过早地使孩子产生学习恐惧和厌恶情绪,对孩子日后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学前教育(幼儿园)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偏离了这个方向,学前教育的目标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顾鸿祥:正确的“幼小衔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教育的过程(即幼幼衔接),恰好处于人类在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运用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个过渡期,因此不难看出,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教育的过渡,是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运用过程中的承上启下的环节。正因为如此,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过渡阶段的合理正确培养,无疑是影响孩子一生(逻辑思维形成和运用的全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摘自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富妈妈之路》)
资深教育工作者:考试压力分散化是幼儿园小学化教学的根本。
北京取消“中考”,采用电脑派位后,入学压力有所减轻;然而两三年后,电脑分配的弊端逐渐显现。按照就近原则,成绩好的学生被分到非名校,成绩差的学生被分到名校,不满的声音传来,使得“初中”加分竞争愈演愈烈。
小学老师:早点开始,养成习惯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