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这个假期,我第一次选择了写什么教什么。
这本书和我以前看过的书不一样,设计上挺有亮点的。作者在序言中明确指出,这是“一本值得慢慢读的书”,“一本需要用笔读的书”。分为主题学习工作坊、* *备课工作坊、课例学习工作坊三个部分,不仅有专家领衔,还有学员的沉浸式体验和教研人员的交流分享。每章开头都有专家介绍、热身活动、学习目标、讲解时的观察员点评、每个小章节后的要点点评和提炼、反思、问题讨论以及一章结束后的后续学习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这一系列的编排让读者充分参与其中。在阅读时,他们应该思考问题,写下答案,做笔记并进行反思。所以整本书读起来并不轻松,但确实反思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在书中很多地方,我都圈了评论,写了自己的想法。下面我将按照书中章节的顺序,把我最感动的点整理出来。
第一章,写作教学的回顾与展望,我觉得这一章有点戳中我的软肋,印象很深刻。虽然我教了十年书,也做了很多作文教学的研究,但是好像还是教不好作文。总觉得没有教材,没有顺序,没有小学初中那么清晰具体。用书中的话说,“不教写作,就会变成应试写作教学”。我现在的作文教学基本都是围绕考试,缺乏过程指导。换句话说,我们平时的写作其实就是“散文写作”,散文是没有条理的,所以散文本质上是教不出来的。比如我喜欢让学生写周日记,但是这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我根本教不来。我能做的就是通过评论和学生交流。我不能指望在周记写作中找到更多的亮点,应该把写作教学的重点投射到其他文体上。写作课程分为“任务写作、创意写作、论文写作”。其实后两者老师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在一些实用文体上还是以任务写作为主。比如李白建老师教描写,其实就是把瞬间发生的事情展开,把综合的事情分解。你只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却不教他们如何观察。学生做不到。这又让我想起,我只要求学生积累素材,不教他们怎么积累,说学生描述不具体,我不教学生描述具体。另外,我经常只关注学生的写作,而忽视修改;谈了一大堆写作理论,却不从学生写作的实际困难和症结出发,是一种忽视学习情境,只考虑“我想教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想学什么”的写作教学
第二章,写作教学的新进展,郑桂花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学生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作文,作文也写得很好。应该说写作水平不低,但是为什么考场作文成绩一般。郑老师把写作分为“为交际而写作”和“为自我表现而写作”。平时写作更多的是“为自我表现而写作”,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特别注重的。而“为表达而写作”的能力主要靠学生的学习和积累,这往往不是语文老师能独立完成的,所以不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我们却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类似于第一章提到的“杂文写作”和“创意写作”。而“为交际而写作”,类似于“任务写作”,必须引导学生具备“读者”意识和“任务”意识。其实,考场上的写作往往是“为交流而写”,读者就是阅卷老师。学生眼里一定要有“读者”,明白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实际上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或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语言模型。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教的地方,我们要把力量用在正确的地方。另外,郑老师也对我一直推崇的读书与写作的结合提出了质疑。信息阅读对语言模型的构建作用有限。很多经典都是读模板而不是写模板。读好书就是读好书中的有效信息,不一定能被模仿,而且很难模仿,不一定对写作有帮助。其实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情绪与作者文字的沟通。这其实是我教不出来的,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同时,郑老师还提出要改变以往作文教学“模仿”和“习得”的高成本思维,转而讲作文教学过程的具体化。一种是从写作过程来探讨作文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一种是从构成作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来设计作文分练过程,但这些话对我来说还是很抽象的,还得继续学习和琢磨。
第三章,交际语境中的写作,第四章,功能写作学习。这两章主要是围绕交流目的、读者意识、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唤醒体验来探讨写作教学的方法,但大部分课都是小学的作文教学,对我的指导意义不是很明显,理论性也比较强,所以感觉不太多,就略过了。
第五章,微型写作课程的设计原则。这一章应该是整本书最具可操作性的一章,最能让我思考。我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微写作”这个概念,有时候最有效的往往是最简单的。当然,这是从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克服恐惧心理出发的。其实我们老师也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来“小型化”写作。我们曾经在高中抱怨没有写作教材,没有写作顺序可以参考。我曾经设想过自己建立一个写作序列,但是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这本书还明确指出,我国的写作课程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反复让具有“合金式”思维能力的学生适应单一的写作课程内容,追求写作课程的系列化值得商榷。今年,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像以前一样计划从考试、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系统讲解作文。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其实做了很多无用功。其实我从高一开始每次考试后都在考场上对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上内容学生其实都知道,给他们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是无效的。所以本书提到的微写作课程——主题来源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短板,给了我有益的启示。我接下来的作文教学,重点应该是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此,我以开考作文为例。我先看了学生的作业,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混乱,没有观点。2、主题单一,或者离题太远。3、材料不能很好的说明观点。最突出的两点是,这是一封信,但有些同学写的是一种“无对象”的自我表达,与内容和材料无关。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太口语化了,但是分不清“观点”和“事实”的区别。比如有的同学认为“开车时不要打电话”是一个明确的观点,认为说出自己的话后应该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把班里57个同学的作文按照不同的问题分成8类,让他们重点讨论问题,然后书面反馈。经过我的点评,全组集中修改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后,把原文和修改后的课文放在一起,让全班同学阅读对比。我觉得这是根据学生的写作问题和困难开设的迷你课程。
同时,郑桂花教授在本书最后一节课学工作坊中指导学生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迷你课程也给了我有益的启示,正好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叙述冗长却没有明确观点的问题,这也是我下一阶段备课的重点。
第四章,基于音阶的写作教学。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的作文评分标准。其实当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作文只考了45分的时候,我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其实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作文评分标准的训练,作文的评分其实是主观的。而且好像只能在考场上给作文打分,因为高考作文也有一个评分标准可供参考,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也能大致找出一些评分的依据。其他类型的作文真的是按照主观好恶来分等级的。本章提出的评分量表是一个具体的评分标准,书中也为外国作文评价提供了具体的依据。我手头正好有一本高中版的《美国语言》。如你所见,语文作文的评分标准真的很抽象,很难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当然,虽然我们知道自己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老师自己设计评分量表,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细化高考的评分标准,选出几项让学生对照,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自我评价。经过深入思考,期待在工作室里集思广益,和各位师傅、姐妹、兄弟一起探索更有效的评分标准。
厌倦了遐想,其实这本书看一遍是不够的。我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慢慢回忆,发现自己忘记了很多有效信息,同时也有很多想法。同时,这本书的价值不仅激励你去思考,也激励你去做。只有在做中实践探索,才能一步步找到你最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