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信息技术教学

为了帮助教师实施新教材,我们将从日常教学中经常接触到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讲座设计三个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教育新教材的实施。一、教学设计1。概念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和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协调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提高和保证整个教学系统的最优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其中,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以一节课的教学为基础的,而这里的微格教学设计是指以一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2.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学习需求分析:从教材角度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对教学有什么要求?(2)教学内容分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分析学习任务,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必要的、辅助的知识和技能,要教什么。(3)教学对象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起点水平和学习特点。(4)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5)教学策略设计: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同时考虑目标、内容学生、时间、教学条件等因素,从争取整体教学效率的角度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如度教学策略、发现教学策略、认知教学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和谐教学策略等。(6)教学媒体的设计: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适时使用合适的教学媒体,提倡媒体使用的恰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不要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媒体,避免与整个教学过程脱节。(7)教学过程的反馈与调控设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其他教学方法、问题和练习,遇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和方法。(8)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来评价学生对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理解,终结性评价是指知识教学完成后的整体评价。3.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鉴于信息技术学科新大纲、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教师从其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其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1),从课程特点角度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对公民进行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正确无误。从信息技术教学的角度,结合新大纲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三个方面,其目标的确定凸显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功能性。(2)基于课程特点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往往是认知和技能的结合。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从教材编写来看,有理论课、操作技能课、综合实践三种类型。理论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功能和基本知识。应该着重了解和理解这类课程,让学生摆脱计算机在情感领域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和形象化的比喻进行直观的教学,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学生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网上探究等。在程序设计的学习中,情感领域要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在操作技能课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操作技能。教师应重视常规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技能训练主要基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研究表明,最佳训练组合可能首先是连续强化排列,然后是固定间隔强化排列,最后是变化率强化排列。随着训练期的进行,比例可以变化,最终形成技能。比如小学生的指法练习,老师可以在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后,在每节课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训练。在综合实践课中要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在工作和成果中获得成就感。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学生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给老师预留了很多空间,老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比如龙宫寻宝这一课,一位老师的导入环节设计如下:编写了一个龙宫金箍棒孙悟空跳舞的动画软件,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欣赏时,老师说:你看孙悟空,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这个设计直接指向了这节课的主题——扭转拉伸。比如某老师将鸡和春两个课后练习引入课程,作为基础练习进行复制粘贴,既扩大了教材中训练知识的不足,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设计。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的“渗透”上,难点应该放在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上。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起伏、高潮和重点。因为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并不完善,所以教师有必要对一些知识进行适当的稀释和升级,比如把一些知识变成自学阅读,留一些给课后阅读等。,让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透,同时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习题部分的设计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语际语、小结和板书的设计,克服语言的随意性。在板书部分,我认为虽然有电脑显示工具,但板书的作用是在教学结束时帮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起到总结和指导的作用,不应该轻易放弃。板书设计要注意平衡和美观。因为目前很多信息技术知识工具性很强,所以教师要注重主题性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学生主题性和发展性环节的设计。此外,要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设计,落实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二、教案设计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它是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经过充分的考虑、准备和周密的考虑而编写的有关课堂教学的所有具体措施的计划。它不仅是教师备课水平的标志,也决定着一堂课的质量。1、编写教案的准备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首先要通读教材,对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系统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的脉络,了解这一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要注意找出关系全局的关键环节。如果是新老师,课后要反复练习习题。熟悉教材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便于实施和检验。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立足点基本上都是技术,但是不要忽视知识和学科思想的渗透。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分析整理,准确确定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单独或简略地留下一些知识。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后,要研究用什么方法突出重点,用什么手段突破难点,分析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用意何在。以上内容建立后,要根据教学内容建立合适的教学场所。对于知识性教学,应选择课堂教学,避免分散学生在机房上课的注意力。计算机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选择合适的教具时,要注意示范教具的选择。有些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如课件、同步教学系统)的特点,充分展示其演示性。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比如职业院校DOS的胖表老师根据教材选择诺顿工具软件作为教学工具,简化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导向。2.编写教案应考虑的问题:复习哪些旧知识为新知识打基础;采用什么形式引入新课程,其形式是否新颖,关系到是否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时间分配;选什么例题,练习部分怎么设计,怎么进行;用什么方法检查和巩固教学效果;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教具?如何过渡各个环节;如何实施课堂总结;是否布置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宜布置作业或采取思考题的形式。设计时要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2.教案的基本内容教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教材、课时、时间、题目、教学目标、课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场所、教学过程、黑板设计。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的各个方面及其联系,教学大纲的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具,师生活动和时间分配。教学环节一般可以包括:审题(设计题和正确答案);引入新课程(具体引入手段);教新课(教学过程,学生怎么做;哪些是学生答的,哪些是学生练的;重点讲解如何讲述,如何应对困难,哪些容易出错,哪些必须预防和提醒,如何实现计算机指导;如何设计练习和总结)。3.写作步骤:(1)。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检查和实施。要从学生素质和教学方法的实际情况考虑可能的教学目标。(2)确立适当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就是关键知识,这部分知识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解决了;难度是相对的,是学生容易误解混淆的知识。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难度可能不同。(3)、设计课型、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师生双边活动和教具的使用。4.教案的使用:一般在课堂上提问、写例题时,要看教案,防止题目出现错误,浪费教学时间;一段话后再看教案,避免遗漏某个环节和重要内容。如果你布置了家庭作业,你应该阅读教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如果因对学生水平掌握不准而导致教学设计过高或过低,可以适当调整和改变教学计划;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适当改变教学计划,但不容易改变太多。第三,讲座设计的形式已经扩展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这种教学形式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论水平,培养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有很大的作用。目前,讲座的形式已被作为许多教学活动的一个指标,一些地区还延伸出各种有效的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如“讲座影片”和“讲座课件”。所以什么是讲座,如何讲座,计算机科学讲座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1)基础理论讲座1。什么是讲座?讲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评委或同行系统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再由听者点评,以达到* * *提高的目的,属于教师教学研究的范畴。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要求教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备课中的思维过程,以书面语为主,以说理为主,即要求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讲课的对象是教师。所以在每一个具体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做什么,怎么做,还要做为什么。需要对某一具体题目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既有可操作性,又有理论性。2.讲座讲座作文是一种需要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思路和理论依据,即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众进行点评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讲座讲座包括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有电脑操作时要做适当的电脑操作。3.特点(1)讲课的深刻性:讲课时,要把具体的题目写成讲稿,通过语言媒体展示出来,深入分析题目。(2)研究型:讲座是面向广大同行的,由同行评价,通过“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受益。是很好的集体教研活动,更注重集体教研,是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途径。(3)练习:说课就是教师把课准备好,经过同行评价研究后交给学生,再反馈加工创新,直到学生满意为止。是备课和上课的重要环节。实际上是一种对象不同的教学活动,是备课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备课的检查补充。(4)理论性:讲课不仅要求教师说“怎么做”,还要说“为什么要做”。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还要学习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的精神和要求,并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和探讨讲座的内涵和形式。4.讲座的意义(1),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口语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科学依据。要想讲好课,就要有意识地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学习教育理论。因此,通过这种形式和机制,教师可以深入学习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程序,提高教学能力。(2)能有效提高教师水平,促进课的教学,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体现教材的思路,教学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体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本的三大原则。(3)、是备课和教研最有效的形式,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4)说课有助于教师理解教材。备课意味着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处理,所以很容易忽略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为什么在教学中这样处理。只有通过讲课,才能发现他们。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控制教材的能力可以通过讲课来锻炼。因为教学内容的分析,需要说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重点难点的分析,知识点之间的理解,可以加深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显示教师在有效时间内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同时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讲什么,练什么,怎么读这个内容,怎么突破难点,怎么通过什么手段训练重点,怎么引导、启发、培养思维品质,都是通过讲课来完成的。(2)如何讲课一般要求老师讲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讲解主体,本课教学内容在单元及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以前知识的联系,新知识的影响;对教学目标、操作技能、情感和教学重难点的认知及其理论设计依据。讲与教法:为了贯彻和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学生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及其依据。说和学习方法:如何让学生学习,教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谈谈教学场所(教室/机房)的选择和选用的教学工具。另外要说明教学对象和课型(理论课、实践课、综合实践课)的特点,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总要求是知识正确、线条清晰、对应操作准确。首先讲解教学路线,针对每个环节讲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强调设计意图。使用软件的场合,如软件演示、作业指导书等,必须配有相应的软件操作。要充分考虑每个环节中过渡语、结语、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的设计要自然巧妙,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基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突破,检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上,我们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和讲座设计三个方面谈了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这些是教师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和基础,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四、教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信息技术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上述基本教学技能外,教师还应注意当前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几个突出问题。1.新教材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编写。任务驱动是一种符合信息技术教育层次性和实践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深入、逐步细化的教学思路。同时,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它符合探究式教学的发展,适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教师要“有课题——有电缆——有过程——有成果”。所谓话题,就是课堂教学要提出主题,如课程整合、美丽家乡、环保、爱好、平等;所谓索,是指教学路线,要求教师注重教材的挖掘和延伸,掌握知识点和技能,注重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参与情景意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课程,就是注重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卓有成效是指学生既能积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分析、思考和应用创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新教材以培养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标。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延伸教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实施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师能够积极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教师应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成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确定,明确适当,教学环节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设置要根据课程类型和学生实际,做到适当、准确。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要突出重点,就要讲透——练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和措施来突破困难。如果一节课按照教材的要求是新课,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基本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重点放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培养上。教学结构应在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教学结构设计应思路清晰,各种教学活动合理,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一些知识进行“升级”和“淡化”,不应“直说”。在设计中要注重知识渗透、能力培养、创新和应用意识的培养。不要小看导语、过渡语、小结、板书设计、练习等经常被视为“小环节”的地方,要避免“随意性”,认真考虑。教师应从学科和课程的特点出发进行设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软件资源、多媒体同步教学系统等。),并注重学科信息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在课程类型上,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进行设计。比如习题课,在习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目的性、阶梯性、多样性和实用性。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并兼顾新知识的特点,帮助学生吸收和消化新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功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总之,评价一堂课的关键是“教”和“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