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讲课记录
(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
教学过程:
1,标注读音和意义;结合笔记,明确课文的意思。
2.老师问: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取消独立。)
3.《谈笑风生》《快乐奔跑》
4.再读——学生读得太快。
5,解释:苍蝇,丝,苍蝇,汤,难受。
6.总结一下故事:男方出轨,受压迫。
7.问:有哪些概括女主角情感变化并反映出来的句子?(显示在学生的黑板上)
期待-快乐-抱怨-悲伤-妥协
8.文字分析:谈笑风生。
9.问:为什么这位女士改变了主意?学生回答:吃不饱,穿不暖;就让工作;抱怨“二三德”,人生虽好,但有两颗心,无奈又难过。(为什么不追根究底呢?二航。铃声响了,主题还没挖掘出来。)
过程思维:
1,呼声高,但感情不强;
2、教学态度平淡,课堂语气太直,有点凶,语气不够委婉;
3.学生们理解全文了吗?分析情绪变化。
4.学生不懂就进行空洞的分析,但是呢?
5.课文还没写完。
总体意见:
1,这节课有三个错误: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其一;一个问题:感情变化找词简单浪费时间太多,第二个也是;框架结构不清楚,第三也不清楚。
2.老师表情冷漠;
3.学生理解不好,就说不好。
语文老师录范文2《念奴娇赤壁怀古》
(九组平铺直叙的朗读,但是什么?不能也)
教学过程:
1,简介:面对苦难,屈原选择了——陶渊明选择了——
2、梳理积累:单词。
3.问:你写了什么?学生甲:在最后一部电影上写一个场景;?下一部电影是抒情的。
4.问: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课已经上了35分钟了)
5.让学生在黑板前读?(一一展示,八组都上台读。)
6.两组打:一组念两句,另一组再念两句。
过程思维:
1.学生整理单词的时间长吗?
2.好的课堂用语。
3.阅读风格过于宽泛。
4.让各组早点排练,对吧?(一组还有单读、分读、联读)
5,只是读书,太平淡,没有递进的层次。
6、只是阅读,不是欣赏?
总体意见:
这是一个离奇的教训。我把它命名为表演朗诵。这节课有两个环节:一是自己整理单词和句子;第二,让学生讨论如何分组阅读,然后分组阅读。两个一组没问题,但是你不能相信九个一组都在前台展示。请问:没有递进的平面阅读能代替分析和鉴赏吗?这个老师素质过硬,只想惊艳创新,那只是茧。所以我想奉劝各位老师:课堂教学一定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要一味的求新求异,失去了传统的根本教学思想。
语文教师课堂实录范文三“孟”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缺失)
教学过程:
1.读课文,总结故事
2、疏通意思4分钟
3.小组交流2分钟。
4.一个学生问:“七水唐唐”前后是什么关系?
「淇水有岸」是什么意思?“送子过齐”——什么叫“子”?是男的吗?
(点评:这个环节很好。你给学生一个发现的空间,学生还你一片灿烂的蓝天。)
5.一个学生问,“至于暴力”,是什么意思?战斗。
6.总结一下故事。
7.读课文。问:你是从哪里读到女主角角色的文字和感情的?
学生甲:脸老如叶;送一个孩子去齐国是很小心的;有说有笑,很幸福很甜蜜。
问:你读到的女主角是什么样的性格?
(课内点评:分析的很好!)
8.问:这一单元关注女性的命运。回顾全诗,你从女主角的婚姻经历中得到什么?你怎么想呢?
几个同学回答:“女人不幸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女人不能承担家务;
不能只是勤俭持家,要提升自己的魅力,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修养来吸引男人;
离婚也是好事,过程总是痛苦的,你要心胸宽广。
打败婚姻的是现实,女人的脸总是会褪色的。
(点评:在这里,两个同学回答不当,是不是失误?是老师的错吗?总之,是因为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9.最后,让学生选择一段并背诵。
过程思维:
淡定,不着急,主题很好,清晰大气,注意学生的思维。
(2)有人认为学生脱离了课文。该怪谁呢?
③为什么这首诗的艺术方面没有涉及?升值不足。
总体意见:
结构不错,但没看,也没谈艺术性。
这首诗的艺术性有多高,但也仅仅局限于对性格的分析和对女性自身的分析。有多偏颇?树叶是如何变化的?齐,怎么改?为什么不谈它的艺术?这首诗流传千古。原因是什么?婚姻破裂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