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何兰妮;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第一,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是紧张的。第二,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一节课虽然短,但老师也要给学生留足时间;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学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何兰妮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罗杰斯曾说:“学习的自由度越高,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在实际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面对课程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使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结合我们宁远县的“四通”教学模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的、有意识的、独立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出新的探索。

第一,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紧张的、不快乐的。学生也容易厌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希望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找到自我,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比如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营造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乌鸦和狐狸”这一课,让学生分别扮演乌鸦和狐狸的角色,阅读它们之间的对话,了解乌鸦和狐狸的不同性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虽然一节课很短,但教师也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觉积极的状态,去合作,去自主学习。比如在生词的学习上,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分组自学,掌握音、形、义、词。弥补他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 * *并提高到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学习能力。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题,提出问题。复习课上,尽量想办法,让学生提问,总结答案。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学习。

首先,普遍存在孩子学不会的现象,表现为家长或老师催学、管学、想而不想、不练等不良习惯。作为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要学习。启发式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个性。

其次,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比如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识字、小幽默、儿歌中的词论演变的图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动态的声像、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和奖励...对于那些不爱学习,不爱上课的同学,我会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生”,把学习以外的事情交给他们,比如:拿作业本,让他们轮流检查室内外卫生,当小组长,打开他们的厌学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第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会让你受益终生,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很多人的习惯都是早年养成的(包括坏习惯),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的具体情况,考察学生的表现,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比如低年级的孩子要养成认真观察,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和同学交流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水平的提高,到了高三,一定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思考,愿意提问的配额习惯。所以我在课堂上严格培养、帮助、引导这种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会看到成效。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精神是综合学习首先要培养的,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综合学习本身来看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现在不强调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合作,我们的学生就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很难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足。

1,集思广益合作。所谓“头脑风暴”,就是集中每个学生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用的意见。在学习人物或者学习一些人生哲学的时候,总会问学生“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大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主动、更深入地记住自己想学的知识点。

2.优势互补的合作。“取长补短”就是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合作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每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性格差异还是很大的。有些学生擅长阅读,有些学生擅长写作,有些学生擅长绘画。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我要求学生自学。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呈现对文本的不同理解。他们自动成立合作小组,画画好,写文章好,临摹好,演讲好...20分钟后,他们冲到舞台上表演。看着图文并茂的海报,听着他们生动的讲解,我知道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3.优差配合。有时候,我让学生分组学习时,会有意识地把优秀、中等、差三类学生组合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优秀的学生自然扮演了小老师的角色。在他们的带动下,差生进步了,而优秀生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分析能力也提高了,这样才能优势互补,取得最好的进步。

4.发挥合作的作用。孩子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达欲,非常喜欢把一些活动“表演出来”。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对课本剧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学生参与表演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演戏的人必须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活泼的想象力,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智力,让他们听课……”

在语文课上,我经常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们都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晏子出使楚国”的最后一节课,我建议同学们表演“晏子出使楚国”的活动,同学们都争着要求试一试。看到每个学生都这么积极,我就和学生商量,让他们选择合适的人自由组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演。讨论结束后,学生们分头行动,教室顿时变成了排练厅。过了一会儿,结果出来了。虽然有些小组效果不好,但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

当然,“合作”不等于“合并”,“合作”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了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鼓励他们选择“合作探究学习法”,旨在集体探索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优势互补丰富个人对问题的认识。

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感受合作和共享成果的乐趣。

第三,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向学生大脑中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然后得出自己的结果,再与他人或老师的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随时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因此,无论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都要突出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提出的具体步骤很多,但都离不开这三个。我在这里引用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发展研究所的鲁静提出的一个观点:

1.提问:学习者致力于科学问题的探索;

2.收集资料:学习者重视演示在解释和评价科学问题中的作用;

3.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经验证据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

4.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评价自己的解释;

5.测试结果:学习者交流并验证他们的解释。

这里说的1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2和3属于分析题;4、5属于解决问题。

总之,通过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还学会了如何学习语文,学会了竞争后成功的喜悦,学会了如何“生活”。让他们真正了解语言和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做人”,正确面对竞争!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为了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然是人类重要而独特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体验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但不等于拒绝接受学习。在新的教学方法中,语文老师还是要“说话”,或提供背景知识,或讲授方法和规则,或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被激情左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