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40个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中最麻烦的科目是教育知识与能力,内容丰富,难度较大。下面总结了一些教育知识和能力的重要知识点,供大家复习备考。

1,《薛稷》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薛稷的教育原则是:教要取长补短,因时而教,练不讲究节,善救失,强而克制,开而达,藏而息。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外在的教育来改变,所以荀子是中国古代洋务学说的代表人物。提倡“听、看、知、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然而他片面强调学生服从老师,主张“老师也是浮云”。

3.苏格拉底对教育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助产术”。

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5.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位致力于教育的教育家。代表作《口才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书籍。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培根最早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康德首先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他的著作《论大教学》标志着教育学独立学科形成的开端。主要教育观点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提出了“全智”教育,首次从理论上探讨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9.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和儿童本位思想。

10,裴斯泰洛齐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的创始人。在他的代表作《连哈德与戈杜德》中,他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

11.洛克是英国教育家。其代表作《教育漫谈》提出了“君子教育”和“白板论”。

12、史迪威是德国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有《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英国教育家斯潘塞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他的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教育学艺术。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原则(教学永远是教育的)和四阶段教学法(清晰、联想、系统、方法),倡导传统教育的三个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16、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是成长,教育是生活,教育是经验的转化,教育没有目的,主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体验中心)和“做中学”。

17、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9.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主要有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赞科夫的“发展教学理论”、瓦根申的“范例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有主张“五育”、“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平民教育之父严,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乡村教育运动先驱梁漱溟等。

21.在中国,教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中,孟子是第一个把“教”和“教”一起用的人。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是“明白人伦”。

2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传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2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校结构以及学习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25、教育是劳动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26.社会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领导。

27.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自身的继承性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2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先决条件)、环境(可能性)、教育(主导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30.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家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规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录取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1.现代学校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各种教育制度的主要类型有: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教育制(中国和前苏联)。

33.旧中国的现代学校制度包括:1902《仁隐学制》(又称《国子监章程》,清政府颁布的第一部现代学校制度,但并未实施),1904《癸卯学制》(又称《国子监章程》,第一部正式实施的现代学校制度),19967.686868666606

34.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其基本特征是义务性、普及性和免费性。

35.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36.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调节、激励和评价。

37.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要求以及个人的身心发展需要而确立的。

38.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39、中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

40.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撑)、体育(基础)、美育(动机)和劳动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