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的四个关键
基于这些问题,学校在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资源,科学设定课程目标,整体构建课程体系,精心组织课程内容,严格规范课程实施,使课程呈现多样性、整体性和结构性的特点,提高课程质量和实施效率。
学校课程为什么要结构化?
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的组织和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和适当比例。学校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规则构建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和结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如果你理解了知识的结构,那么这种理解将使你能够独立前进。”学习的本质是把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并不是知识越多,能力越强。结构化的知识能够促进能力的形成,因为这样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内聚性、逻辑性和关联性,能够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结构化知识有助于形成知识的完整性。对于学生来说,知道知识之间的连通性和互补性,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其实,在同一个学校甚至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性格、特长、学习风格都不一样。只有多元化、结构化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不同类型、不同兴趣、不同潜力的学生的成长提供选择。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选择性和平衡性上。综合是针对过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过多、缺乏整合的情况提出的;选择性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提出的,满足不同兴趣、潜力、特长学生的学习需求;均衡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适当合理的比例,每种课程类型和科目都有自己的价值,起到育人的作用。
如何实施学校课程结构
学校课程结构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课程目标的构建
教育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统一的标准,而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学校课程规划中,要充分考虑需求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设定结构化的课程目标,让学生自主选课,同时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循序渐进。
南京市建邺区新城初级中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将每门学科分为A、B、c三个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适应和诊断自主选择。三个层次的课程不是简单地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划分,而是按照认知目标、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来综合区分,并且相互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发展进行自我评价,重新调整自己的选择。学校还为每个层次的课程目标提供相应的配套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升。
南京市秦淮区光华东街小学“梦停社”课程针对理科和文科两大领域,分类分层设计,循序渐进。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学校构建了从普及到提高再到提升的螺旋式梦想课程,契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融合多学科学习,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变化规律。结构化的课程目标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合适的课程,一个可以实现并不断追求的目标,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类型要丰富、完整、均衡、协调。目前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以知识学习和应试训练为主,而在科学探究、人文素质、体育健康、艺术审美等方面明显不足,导致课程结构失衡,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其实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有些现在看起来用处不大的东西,将来可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质疑、探索、思辨、艺术、人文等等。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着眼于长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楼玉烈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中指出:“自近代实行新式学堂教育以来,中国的学制和课程基本上仿照欧美和苏联,课程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造成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偏差。要树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认真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伦理观念和社会秩序。”中国传统哲学包含着丰富的现代科学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和自然观日益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课程体系上,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直觉与理性、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等多种关系,形成结构化的课程体系。
学校要打破学科本位、分科课程结构的弊端,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课程整合程度;要打破课程结构过分追求统一的弊端,以适应地区、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不同需求,同时鼓励和引导地方和学校挖掘自身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
南京宁海中学在“以渊博的知识培养诚信,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构建了多元结构、科学均衡的课程体系,包括语言与文化、数学与科学、艺术与人文、生活与实践、体育与健康、公民与世界六个学习领域,并在学科教学中重构和实施了学科课程。呈现出立体、交叉、融合的生动形态,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选择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协调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供给,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程内容的结构
新课程标准指出,结构化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这种知识结构是由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构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布鲁纳指出:“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他们理解知识的内涵,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并在知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为了改变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现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螺旋式学习链。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学科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及其关系,举一反三,促进能力迁移。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积极探索“知识建构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在各单位集体备课时,备课小组要详细梳理本单位的知识体系,深入分析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充分揭示本单位重要观点、观点、规律、规则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体会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在单元总结中,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和知识树对单元知识的发展脉络和逻辑结构进行回顾和描述,形成对单元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
课程实施的结构化
课程实施的结构化主要是指实施方式和手段的结构化。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及其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基于学校“全体验课程”的理念,运用递进式主题学习、课程周学习、家庭生活实践、场地学习、行走学习等方式,打破课堂和校园的时空界限,有效拓展学习资源和渠道,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
渐进式主题学习是指对国家综合实践课程的重新调整和划分。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下,学生沿着主题线索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活动;课程周学习是指学校集中对一个事件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项学习。学生走进图书馆和实验室,查阅资料,探索实验,讨论交流,撰写报告。家庭生活实践是指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适合亲子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社会、体验家务、增进亲子关系、收获生活感悟;场地学习是指让学习从学校走向社会,利用生动广阔的大自然、博物馆、研究所等丰富资源,让学生学习探索;行走学习是指现场体验学习。通过实地观察和考察,真正了解和感受学习主题的内容、形式和意义,培养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课程实施的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认知,有效延伸课程的内涵和价值,形成与家庭、社会、生活的多维联系,丰富学生的经验和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校课程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现有学校课程的重构和优化,是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计划性。要围绕课程改革精神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系统思考,拓展路径,搭建平台,形成开放协作的氛围和机制,使课程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
结构化的学校课程是融入学校精神和文化的载体,它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并将他们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学校课程结构建设既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又要立足学校历史文化、办学实际和教育目标,进行校本实践、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