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侧向投掷轻物体教学的思考

侧抛轻物是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一堂体育实践课。接下来整理了关于侧抛轻物教学的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侧抛轻物教学反思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原地侧抛轻物,是小学二年级(三年级)体育课学习的重要内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想体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游戏”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创造。下面说说我课后的反思:

首先,边玩边练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小学体育课没有“玩”,那么这一节体育课肯定吸引不了学生,体现不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于是,在课开始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剪刀石头布”和“炒蚕豆豌豆”的小游戏,让同学们一下子进入了上课的角色,玩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上课的热身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贯彻这一教学思想。无论是学习投掷技术,扩展知识面,还是放松身心,我都设计了各种游戏,让同学们无时无刻不在练习技巧,收获更多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全班来看,学生还是很喜欢这种做法的。全班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愿意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一半的学生表现非常好。

第二,玩中学

新课改中的体育课,我认为不是单纯的玩或者玩游戏。所以,无论老师设计什么样的课堂,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在玩中有所收获,也就是玩中学。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抛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角度和速度。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扔小球。通过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让学生了解“投掷角度是从正面到上方,出手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运用到实际练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平时体育不太好的同学也轻车熟路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式优于老师的直接讲解和示范,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老师的直接传授,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思想。下课时,我设计了“合作创新,愉悦身心”的教学环节,在班长的带领下组织学生练习格斗动作和小动物舞蹈。这些即兴表演都是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的,真实的才是美好的。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也是体育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上是体育课讲课后的一次教学体会。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课堂密度的控制,对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和评价的及时性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侧抛轻物教学的思考2。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堂,真正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如我第一个片段所体现的,所有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一个游戏“上山打老虎”,孩子们在欢快的儿歌中拍手,快速有序的到位。

第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如何体现,如我第二个片段所述,第一次由老师主导,学生看、听、做;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说话,大胆做;第三遍,老师观察,让学生大声说,大胆做,真正把课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教学效果好。同时,从教学设计上看,形式新颖,层次清晰,环环相扣,手段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体现了体育新课程的理念。

第三,注重体育技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本质。本节课我采用的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边玩边学,从而掌握运动技能。正如我在第三个片段中描述的,当孩子们看到我用彩带把羽毛球扔出去,飞得很远的时候,他们的兴奋和学习的欲望突然表现出来了。

如何抓住孩子的心,同时贯穿我的技能教学,是我上课的重点。我会先演示-学员体验-对比学习-小组练习-集体练习-老师评价,让学员基本掌握原地侧身抛掷轻物的技巧。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有几个问题我认为需要改进和完善:

1,最后一部分体能练习有形式无目标。我只是让学生双脚跳,单脚跳,交换跳等等。,而忽略了向学员讲解跳跃高度、方向、身体姿势的要求,所以练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2.我从头到尾用了一个队形“V”。好像有点单一。刚开始学生还是有兴趣的,但到了最后,学生的兴奋点降低了,不利于投掷基础练习的开展。如果主教材上的做法是把“V”字形适当改成“=”字形,我想效果会更好。

3.开场游戏《山上打虎》也可以贯穿全班,解决学生捡球移位时的无序现象。

四、设备的开发利用

从运动器材来看,做一个教具,在羽毛球的头部加一个小橡胶垫,有弹性,可以体会到摆臂越快,跳得越高。系一根短丝带,可操作性强,练习时可以避免抛捡,从而增加更多的练习时间,同时在抛的时候美观有趣;球头和羽毛的连接处加了一个小橡胶圈,既增加了重量,又为投掷物提供了握点。通过器材的改进,具有教学多用的优势,符合体育教学注重器材开发利用的特点。

体育也是一门艺术,要想学好,就要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