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如何写一篇好的新闻导语。

常用的线索有四种:

(1)叙事风格用叙事的方法,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的事实直接写成一个引子。这是最常用的书写方式。

(2)先提出问题,让人思考,再写出主要事实。大多用来抓问题,讲经验的新闻。

(3)描述性描写对新闻事实的空间、时间和一些细节进行简要描述,形成“活镜头”,进而引出主要事实。多用于专题新闻。

(4)引用是指文件、报告或人的谈话的部分内容,突出最重要的意义。多用于谈话报道或一些公告新闻。

四种写作方法中,记叙文比较容易掌握,所以用的最多。描述性和提问性是播音中最常用的,生动、警醒,听后印象深刻。

首先,写好导语,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能把一大堆单位名称、专业术语、人物、头衔都写进简介里;

2.不要把导语写成一个完整的事实清单。导语只写能引出全文的主要事实。

3.在开头少写细节和附加的事实。细节确实需要,但只能用一个细节,而且要典型。

4.不要要求导语中的新闻五要素都要,有时候只写两三个要素,其他要素可以以后再解释。

5.不要用数字来填充线索。数字太多了。新闻开头,让人厌烦,引线拉长。

第二,新闻导语要素的“审慎衡量”

美国记者麦克道尔在《新闻结构》一书中指出:“写导语的诀窍在于知道该选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很多人在设计主角的时候,习惯从时间或者地点出发,直截了当的讲故事,千篇一律。至于“何时”和“何地”是否是这篇稿子中最关键的要素,最能体现新闻事实的本质,则是众说纷纭。以广东省肇庆广播电台的一篇稿件为例:

肇庆电视台2007年4月27日播出的新闻:《我市3月27日小学生被烧伤事件,原来是伤者谎报案情》。

原导语:记者从市局今天(26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曾引起巨大反响的3月27日小学生被烧伤事件,经过警方近一个月的缜密侦查,终于水落石出。原来,事件起因是两个小学生玩火,其中一个被严重烧伤,为了逃避家长的惩罚而谎报案情。

今年3月27日中午,我市星湖区发生一起小学生被烧伤事件。伤者苏某报警称,其同学易某在上学途中被两名同学拦截勒索,易某逃脱。由于苏某没有钱,被这两个学生用打火机严重烧伤。

修改导语:市局今天(26日)下午公布,经过警方近一个月的调查,肇庆市今年3.27小学生被烧伤事件系两名小学生玩火所致,其中一名被严重烧伤,以至于谎报案情以逃避其父母的惩罚。

今年3月27日中午,我市小学生苏某报警称,他和同学易某在上学途中被两名同学敲诈,易某逃脱,苏某被这两名同学用打火机严重烧伤。

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警方全力调查,最终查清了事件经过。*(记录“梁华明”)市局星湖分局副局长梁华明:“第一,苏与易有矛盾,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作案时间不可得,作案地点不一致,嫌疑人描述不一致,回家的路也不一致;二、被害人苏受伤原因可疑;第三,苏和易一直有玩火的习惯;第四,专案组*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他们中午在一起玩火。”

针对种种疑点,警方调整了调查方向。通过对苏和易的教育,他们最终承认了因害怕父母惩罚而谎报案情,不慎自焚的事实。

引言需要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元素。以上新闻必须在导语中突出事件结果,抓住核心事实来写,充分考虑受众,选择有一定量的聚焦角度。

三、会议新闻导语要抓住有价值的新闻,跳出会议有所作为。

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中,总是把会议中最感兴趣的新闻放在导语中,它只包含和强调一件事。

以佛山电台和佛山日报在同一次会议上采写的稿件为例:

比如佛山电台的一则新闻:肇庆市旅游局昨天在佛山召开旅游推介会,向佛山市民推荐肇庆春节期间的旅游活动。据了解,每年初一至初七,肇庆旅游景点都有演出,包括七星岩、鼎湖山、盆龙峡等。

《佛山日报》消息:昨日,由肇庆市*牵头的旅游推介团来到佛山发出“邀请函”:请佛山市民在肇庆过一个质朴的新年!

《佛山日报》稿件的介绍对读者很有吸引力,可读性很强。这篇报道的介绍跳出了会议,直接写了“肇庆市牵头的旅游推介团来佛山发邀请函”,读者更愿意看这条新闻。

可见,记者在采访会议新闻时,应尽量杜绝撰写会议程序性新闻,注重发现新闻,突出文字中最生动的东西,以引起读者和听众的情绪。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要大胆突破程式化的思维方式,不拘一格,勇于探索创新,就能写出精彩的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