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一,宏观备课,整体把握
宏观备课是教学教师在开学前对全书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重点是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当年的总体目标,然后教师根据年度目标确定本书需要实施的目标。但由于学期初工作繁杂,这项工作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如何让教师在熟悉学习期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这本书的目标,从而把握宏观,着眼于微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个别阅读,整体理解
课标内容不多,但准确把握并不容易。教师在复习课标时要把年度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要明确。用简单明了的泡泡图来呈现老师脑海中的记忆图。比如四年级语文第二册,知识分为五节,每一节增加的内容都是在这一年突出或增加的,这也是老师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教学目标。比如四年级第二册,每个板块需要加以下数字:
因为每一节下面都有对目标的简要描述,方便老师记忆。
2.小组分工明确、具体
在宏观的集体备课中,可以深入细致地研究详细的分工。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题目进行专题比较,从而把握知识的衔接和递进。所谓专项比较,就是对不同年份的课程标准相同内容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重视备课可以避免跟着感觉走的现象,比如高年级用低年级的教学方法,或者低年级要求高分。仔细分析每个时期的识字教学目标,可以看出每个时期都是循序渐进的,只是侧重点不同。只有正确把握不同时期要求的重点,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用逐项绘制对比图的方法,明确学习部分的要求。
例如,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制作下表:
3.沟通互补,目标整合
独立宏观备课后,可以通过网络或研讨会的方式交流整合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案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
第二,中观备课,部分清晰。
单元备课,即中观备课,是“三观”备课环节中的核心和环节。它以整本教材的整体情况为规划背景,以具体文本为规划线索,根据教学时间、学生实际等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形成多个便于学生学习的小单元,成为整体-部分-细节的连接点,从而最终实现教学任务。
1.初始准备和预设,单元校准
在集体备课的初始阶段,中心发言人对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提出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思路的设计。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补充修改中心演讲者的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2.了解学习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目标明确后,需要从整体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把握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新教师需要了解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学习心理、学习个性特征等。
(1)新知新悟。单元所涉及的新知识——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师集体备课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到了总结主要内容的时候,小组里的老师们先讨论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初始阶段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梳理,提取重要信息再探索总结的方法。只有在教学前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旧用法。众所周知,掌握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但方法能否运用自如,还要靠在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在单元集体备课中,要注意新方法的多维度迁移和应用,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实现从初始知识到深刻知识的转化。
三,微课备课,详细讨论
微课备课重在优化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笔者以我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为例,谈谈微集体备课操作策略。
1.确定目标,起草初始案例。
首先,在复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求每位老师讲一讲如何把握中年人语文教学目标,大家都达到了以下* * *知识:(1)识字和词汇学习不能淡化,即识字和词汇学习仍然是中年人第一堂课教学中的重点内容;(2)朗读课文有待加强,即明确通读和熟悉关键段落是学生进入课文的重要途径;(3)品味感知要精细化,即在切入关键段落的学习中,要品味关键词,有效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了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天鹅的故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两节课。
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认识本节课10个生词,5个生词只认识不写,在语境中理解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概括故事大意;带着感情读课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感受天鹅破冰的场景,体会天鹅勇敢团结的精神。
第二节课的教学目标:动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天鹅破冰》的内容;细读课文,揣摩老人的心理,明白他为什么不朝天鹅开枪,而是把枪挂在肩上,悄悄离开湖岸;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第一次备课中,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
(1)如何有效阅读
如果多读多背,掌握这节课的生词问题不大,但如何体现教学导向?《课程标准》对中年识字的要求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素养能力要在课堂上形成,在课外活动中受益。因此,我们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生词破冰卡”,引导学生在自识字时关注“发音难、字形难记(以及以后的词义难记)”等方面,呈现自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在互动交流中,不仅可以强化记忆,利用学生的不同资源互补,还可以反馈教学信息,做到以学带教,以学带导。此外,我们也希望“破冰卡”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打破生词的“坚冰”,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2)如何有效地总结
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很难概括主要内容。为了降低难度,细化方法,我们决定将课文中的四个重要词语按照原因、过程、结果的顺序进行排列,让学生阅读并再现画面,然后选择一些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意思,学习概括故事文章的方法。
(3)如何有效地指导学习。
当我们切入关键段落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时,我们认为如果让学生讲什么最让你感动,学生会讲得比较松散。为了有效地引导大家读课文,抓住“破冰勇士”这个中心词,哪里能理解老天鹅的“勇气”?一个问题引出这一节的教学,可以起到“举羽捉饭,皆毛顺”的效果。
2.课堂练习,反复讨论
教学的预设已经完成,课堂教学的效果还需要在课堂上检验。老师第一次试讲天鹅的故事,有很多教学亮点:
(1)识字教学有效。“用新词破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
(2)“腾”的教学是分层次的。首先是“腾”字的教学;然后展开“腾”字,积累语言;那么,从“腾”字的四个字里,我就能感受到这种感觉,带着感情去读“翱翔”,去体会老天鹅的勇气。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让新单词的学习更加紧张。
(3)有总结意义的方法。在教学中,用关键词概括全文,教会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勇士破冰》有感觉。在重点段落第五、六段的教学中,围绕理解“勇气”创设生动的情景,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自然、真实地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理解“重”字时,让学生用右手用力击打左手,感受疼痛;当天鹅齐新携手破冰时,老师指挥全班同学一起高喊劳动歌,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5)对联有创意。老师用对联“飞临绝境,共写长歌动人长”来总结这门课的教学,不仅精炼新颖,还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的艺术。
以反思的方式讨论存在的问题。生词教学不够扎实。课后练习3中的多音字和容易与方言混淆的字,课内不训练,课文阅读中学生外文名、地名读不好反映的难发音的字,教学中不训练。虽然“腾”的教学有着鲜明的层次,但是否可以转移使用。关键段落中的两个比喻句“镜一样的”和“镜一样的冰”,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更好地利用文本资源,不仅要知道写什么,还要学会为什么要这样写,避免重视文学性而忽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现象。
3.深入讨论,完善最终版本
针对试教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又进行了一次讨论活动,改进了教学设计:
(1)生词教学既注重重点,又注重难点。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增加了课后练习3中的单词和外国人姓名、地名的单词及难句。
(2)注意积累,尽量迁移。在“腾”字的教学中,删除相应的含有“腾”字的图片,以避免过度使用媒体的错误做法,节省学生在第六自然段积累单词和学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