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头北川小学
北川中联距离北川老县城只有3公里,沿途地震对道路和房屋的破坏依然清晰可辨。与此同时,各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道路、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如火如荼。
当公交车到达收费站时,被交警拦下。根据解释,由于前来悼念和出行的外地车辆太多,街道狭窄容易造成拥堵,只好换了一个当地的包子去望乡台,在那里可以看到北川老县城的全貌,车的司机还担任了我们的解说员。路上行人不多,街道两旁搭建了临时帐篷。
一路上,由于老县城对外开放的限制,任家坪成了我们北川之行的“终点”。有一些个体叫望乡台。地震后,这里成为5月12日祭奠逝者的地方。它坐落在北川县新老城区之间的半山腰上,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北川,只能用眼睛向它致敬。许多被掀翻和倒塌的建筑在薄雾中依稀可见,我们用相机记录下来,回忆这里的灾难。据当地人说,新县城迁到别处后,住在这里的居民少了,所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从望乡台下来后,我们走进了北川中学,这给笔者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深切悼念5·12地震遇难者”的横幅还挂在学校门口。现在整个校园被树叶和杂草覆盖,却显得庄严肃穆。虽然灾难已经过去,但当我们在这里的时候,仍然让人感到沉重。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能很快离开北川老县城。以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北川的画面,现在我们的真实感受更加难以忘怀。虽然地震造成了物质的损失和生命的死亡,但是我们的精神会更加坚强,我们的民族会更加真诚,勇敢的去面对,战胜和奋进...
逝者安息,生者昌盛。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四川地震灾区以不同方式祭奠遇难同胞,感谢全国人民的支持,恢复重建工作也进入新阶段,社会各界对汶川的关心和支持达到新高潮。
从4月份开始,海内外媒体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这个地方。他们用纸和笔,用声音和影像,记录了这里的山川变迁和人间悲欢。我们找到了新华社四川分社的记者江毅,他在过去的一年里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令他感动无数次的故事...
新北川中学为新一代的希望打下基础。
历史走过了灾难和斗争的一年。2009年5月的下午,12,时针缓慢而沉重地指向14: 28。在北川新县城所在地永昌镇,人群默默地聚集在一起。在短暂的默哀和国歌声中,新北川中学奠基第一铲。
“很少有城市像北川一样受灾如此严重。2008年5月2日14: 28,一场大地震瞬间摧毁了这个美丽的羌族自治县,15645人遇难,4311人失踪。北川的人们在夜晚听到眼泪的声音时迷失了自己。
地震发生后,江毅立即接到新华社的命令,与同事新华社四川分社副总编辑丛峰、摄影部主任谢忱、对外事务主任冯昌勇、从总公司到分社实习的黄坤组成“新闻敢死队”,于5月12日晚连夜奔赴北川羌族自治县。因此,对江毅来说,它意义重大。“当时,我们的主席刘欣欣从省委听说,由于汶川已经完全成为一座‘孤岛’,没有任何消息,北川是目前已知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总公司领导命令我们四川分公司不惜一切代价赶往北川。”
一路上,山体崩塌,道路扭曲,房屋消失,到处都是哭声。江毅一行的汽车在夜雨中艰难前行。13年5月5点左右,江毅写了一篇新闻稿,“新华社记者连夜赶赴地震灾区,距离北川县城10多公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北川地震灾区现场报道。江毅说。作为一名肩负使命的新华社记者,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灾难现场,告诉世界这里发生了什么。仅仅几个小时后,江毅就把他们在北川县看到的这一历史场景,写成了《与死神搏斗——救援北川被困群众纪实》,这是北川地震灾区第一部向世界发出的纪实报道。
“我们到达北川县城的时候已经快天亮了,前面的交通已经不畅通了。我们不得不走进县城。就在这里,我看到一个人躺在路中间。这是我在“5.12”地震中见到的第一个灾民。直到现在,只要我一闭上眼睛,我就能想到塑料布、蓝色牛仔裤和一只光脚遮住受害者的脸。”学校外面满是哭泣的家长。在路的左侧,一群学生正走过校门,两个年轻的女老师走在队伍的两端,用沙哑的声音问候着自己的学生。在路的右边,一队民兵正在向县城开进,所有人都在看着北川中学,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
如今,由中国侨联援建的新北川中学占地225亩,可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和住宿。按照8级抗震设计,北川师生将于2000年9月1日在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一周年后的今天,1300多名北川师生静静地站着,有人在轻轻抽泣。地震前这所学校有2800名师生,他们中的一半永远不会看到今天的这一幕。”
同样的雨,不同的心情。
风、雨、喊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但历史已经走过了多灾多难的2008年。4月底,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纪念日,江毅再次踏上了北川的土地。他说虽然还是支支吾吾的,但是踏实稳重了很多,内心也渐渐充满了活力。
“我站在路边,红色和绿色映入我的眼帘。红色是砖。虽然那天下着雨,但路上还是车来车往。每隔三五分钟,就有拉砖、钢筋等建筑材料的卡车经过。虽然在道路两旁还能看到几栋没有清理的倒塌房屋,但新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更多的人在门口堆起了红砖。即使下雨,也没有耽误他们重建房屋的进度。”
绿色是农田。地震时,掉落在地里的石头已经被完全清理干净。一片片茁壮的油菜从道路两旁铺开,给北川染上了浓浓的绿色。不时有肩上扛着锄头的农民三三两两走过,或锄几块地,或聊几句天。
北川现在还有四个板房:建新、胜利、柳林、棒骨。目前,有65,438+0.4万人居住在板房中。在每一个板房小区,广场都是最热闹的地方,超市、通讯、广告、美容院、饭店等店铺爆满,路边还有小吃、水果等摊位。即使下雨,人们仍然出来买卖东西。
古雷镇胜利村村民韩坐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羌绣厂店面前的小凳子上,专注地绣着一个香囊,脚边的小筐里装满了红黄绿各色丝线。这样一个香包能给韩带来80元左右的收入。
“地震之初,韩一度陷入绝望,丈夫走了,家里的顶梁柱垮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在邦古小学上六年级。当时韩接受我采访时说,她每晚都是在泪水中入睡的,除了悲伤、无力感和绝望,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一个家庭以后该怎么办……”
为了给大家找到出路,胜利村请来了老师为村里的妇女培训羌绣,80多名有汉的家庭主妇找到了工作。虽然生活还是很艰难,但他们的心一直很踏实:“人有希望才能活下去,两个娃娃就是我最大的希望。现在我有事做了。娃娃回家我每周能给他们几十块生活费,虽然在学校只能简单吃点,但是有营养。
“微笑,这应该是我重访北川以来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江毅告诉我们,“是的,虽然不是太多,虽然可能只有浅浅的微笑,但北川人的脸上确实有笑容。不仅仅是韩的脸上,还有她周围人的脸上。”
窗外是济南军区援建的新擂鼓中学工地。两辆悬臂卡车在雨中缓慢旋转。不时有农用车拉砖,轰隆一声倒出红砖。几十个“安全帽”在工地上不停地转。古雷中学二年级一班的陈东从板房教室的窗户往外看,不时往嘴里扔块零食。
江毅在古雷中学“抓住”了这个活泼的弃儿。“他的名字叫陈东,躺在窗台上看外面热闹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这个小家伙似乎已经渐渐从地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时不时和同学交换零食。于是,我跟他说了几句。”
江毅问陈东他是否害怕地震。陈东点点头:“是的。我们都哭着跑了出去。教师宿舍倒塌,一名教师遇难。”
“现在,好点了吗?”
“我现在不怕了,好多了。”陈东指着对面的建筑工地。“嗯,是八级抗震。”
在工地前的一块介绍板上,江毅看到了古雷中学的简介:新学校占地108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所有建筑均按8度抗震等级设防,按9度抗震等级建设。438+03年4月65日学生宿舍竣工,所有学生可按时限迁入新校。
“抗震8度的概念在这里似乎已经深入人心。我采访了一位72岁的老爷爷,Xi·华英,他负责守卫建筑工地上的建筑材料。对于校舍质量,他有自己的观察角度:‘材料真的用上了,一个大门的地基就这么深,铺了好几层,钢筋用得很密。’另一位来看娃娃的家长,古雷镇尚平村39岁的村民何中国(音)语气更坚定。
看着这个工地,北川的每个人都欣慰地笑了。他们都说:“学校这么强,我在外面工作放心多了,至少不用担心娃娃们的安全,呵呵。”
“走在北川的土地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年前的一场细雨中,我看到了北川的毁灭。我爬过一片片废墟,穿过一堆堆尸体;一年后,又是一场毛毛雨,但它像春风一样打动了我。虽然这里仍有创伤的痕迹,但伤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北川人的脸上又恢复了笑容。连天边的绿色农田都谱写出北川重生的优美旋律,连路上卡车的轰鸣声和工地的喧闹声都和谐地融入其中,成为北川新音乐中强有力的跳动音符。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学校是国家栋梁的摇篮。仅仅从新学校的建设和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时光荏苒,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家园被毁,亲人离世的巨大创伤不言而喻,依然在隐隐作痛,但灾区人民选择了坚强,为了亲人,为了温暖的家,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身体多么单薄,他们依然在坚持。
愿天堂四季繁花似锦。
每年的春末夏初,是巴蜀最充满绿色的季节。春风吹,有草和野花在风中摇曳。
5月10日下午至5月13日下午,为方便民众祭奠亲人,已经关闭的北川老县城连续四天关闭。5月10,北川地震遗址开放供居民祭奠,随着人的增多,温度逐渐升高。在维持秩序的同时,细心的北川警方还不忘搬来一箱箱矿泉水,分发给前来祭奠的居民。
地震一周年,北川的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5月10刚过13,前来祭奠的车辆已经停在了老县城入口3公里外的凉风垭羌寨。他们手中捧着的一束束黄白相间的菊花,已经汇成了河流,静静地流向北川。
望乡台遗址、北川县政府、北川汽车站等。已经开满了花。前来祭奠亲人的居民,甚至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都会先在废墟前献上一束鲜花。几个新建的水泥罐是人们燃放鞭炮、供奉香烛和纸钱的方便场所。几处废墟的墙上,画着黑底白字的巨幅标语:“悼念‘5.65438+”
与一个月前举行的清明节相比,今天的北川老县城已经没有了警戒线。维持秩序的警察分散在各处的废墟前,尽量站在不遮挡视线的地方。很少有人离废墟太近,废墟里到处都是标语牌,提醒人们亲人已经休息了。你忍心打扰他们吗?
这是世界上最纯粹最纯洁最温暖的爱。当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的时候,永不放弃,怀着感恩的心去缅怀,是灾区人民心中最真实的情感,而这恰恰是一个民族在大灾难面前的品质!
绿色染大地,灾区万物涅槃重生:试图自杀的残疾人成了心理志愿者;失去亲人的人开始重新组织新的家庭;在被地震摧毁的羌寨村,裹着钢筋的黄泥重新站了起来;绵竹年画、羌绣艺术等文化传承从未间断...
一年前,有山体滑坡,河流断流;一年后,我看到花生树和莺飞。无尽的地球,无尽的生命和无尽的希望!
活着的人的幸福,并不是对死去的人最好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