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师生互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要突出和体现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但在一些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动少”的现象,或者说虽然表面上有“动”,但实质上并没有让学生在“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呢?

第一,构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有效互动的基础是每个人的参与和平等合作。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良好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解放个性,才会轻松自如地进行互动学习。

1,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平等对话,与学生分享,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和思维碰撞。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使用委婉的语气和温和的语言,如“你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说什么?”“不要紧,坐下来再想想。”等一下。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和平等,从而在对话中树立信心。

2.多鼓励,少批评。有些学生平时胆小,老师要多鼓励,少批评。表扬那些敢于大胆发言,愿意表达不同意见的同学。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广泛、更深入的互动。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比如:“xx同学,真好!”“xx,多么精彩的演讲!”“xx,你今天干得太棒了!”等一下。对于中低学习水平的学生,从较容易的问题开始;教师要巧妙地引导犯错误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二,寻找互动的支点,进行有效的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要努力寻求互动的支点,积极进行有效的互动,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1.精心设计问题,拓展互动空间。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漂亮而丰富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精心设计一些思辨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拓展互动空间。比如《秋老师的信》展开部分,老师问“小朋友,秋老师还会写给谁呢?你会写什么?”学生大胆猜测,纷纷发言。

2.展示收集的信息,丰富互动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寻找、收集各种资料,带到课堂上展示交流,丰富课堂互动内容。例如,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查找有关矿产资源及其形成的信息,并调查这一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课堂上,同学们带来了相关的文字介绍、图片、实物等。课堂上,大家互相介绍,互相交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师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制作课件播放,将文本中的抽象知识转化为感性材料。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增加了交流的话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展示和交流不仅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3.捕捉课堂资源,及时调整互动。

课堂上,学生的观点、问题、错误答案或矛盾观点都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捕捉一些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调整互动内容。这些资源有的能引发热烈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让课堂在互动中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比如《草船借箭》第二节课,老师让学生用一个词形容诸葛亮时,有一个学生在交流中说:“葛是个‘老谋深算’的人。”这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论:

“我反对你的意见,不能用这个词。”

"我也反对用‘老谋深算’来形容狡猾的人."

“我觉得可以用‘老谋深算’,因为‘老谋深算’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非常有心机的人的。”

“我不同意,‘老谋深算’是个贬义词。因为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立下军令状,而且他在三天内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这只能说明诸葛亮是英明的。”

在课堂上,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学生灵性的火花。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把握好“老谋深算”这个词,让学生既能理解这个词的感情色彩,又能进一步理解文本。

第三,培养沟通能力,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互动离不开交流。要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听讲。这个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要求学生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提问和同学发言。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复述或转述训练来培养。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清晰表达,做到说话清晰、响亮、生动。可以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说话,从有实质的说话到有秩序的说话,从有秩序的说话到有道理的说话,从有道理的说话到有礼貌的说话。再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畅所欲言。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合理、有效、灵活的互动教学策略来调节课堂,使师生、生生在互动中深化学习,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相互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努力建立和谐的课堂,积极寻找互动的支点,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知识在互动的课堂中生成和深化,在互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