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反思的教学案例
蒲公英是童话,全文采用拟人手法。蒲公英的种子在孙爷爷的指示下,有着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它们的命运也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文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蒲公英种子成熟,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第二、三段,说蒲公英种子对孙的指示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第四段讲的是落在不同地方的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文本在趣味故事中蕴含人生哲理,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人物个性,展现不同价值观,强化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本课学习9个新单词,两条绿线的5个新单词只认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新单词组成的单词,会用吗?收费?造句。
3.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我知道一切都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单词。
2.你会用吗?收费?造句。
教学难点:
经验的寓意: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教学准备:
图片,头饰(蒲公英,孙公公),生词卡。
教学时间表:
三个课时
第二节课
教学目标:
带着感情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习,情境导入
1.展示新单词并阅读:你还认识这些新朋友吗?过来给他们打电话。
2.上节课,我们和开在田野和山坡上的蒲公英交了朋友,并对它们有所了解。秋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将飞向广阔的世界,它们是多么兴奋和快乐啊!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起读第一段。
3、看,小蒲公英种子离开妈妈的怀抱出发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去旅行吗?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降落伞快点飞吧!(音乐开始,师生节奏简单)
孩子们,你们想飞到哪里去?学生自由表达自己。(老师的相机评论)
本文转载
二,精读课文
(一)第二自然段
1,小伞兵们,不要急着飞。孙神父有几句话要对你说。(出示课文第二段)你父母有没有告诉过你?想想当时的情景,试着以孙爷爷的身份去读这些文字。
2.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第二段。
3.带着感情练习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孙公公的话。
(1)学生戴着头饰念孙神父的话。相机问题:孙爷爷,你真的这么在乎蒲公英种子!再提醒他们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板书:沙漠湖土)
(2)谁愿意像孙爷爷一样讲蒲公英种子?
(3)再点名阅读,老师以评促读。
(B)第三自然段
1.伞兵们对孙神父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去了解他们吧!
2.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第三段。
3.引导自主交流和合作学习。
把同桌读的东西交流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老师巡视,听讲。
4.集体交流和评价。
(1)大部分种子都听孙爷爷的(练字?小降落伞大声回答道?生长在土壤里!?)
(2)但是,有两个小种子不这么认为。
显示:?这黑泥有什么意思!看,那闪闪发光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藏。去那里,我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
老师和学生交谈。你觉得什么有意思?(沙漠)指示用积极的语气和激动的感情读两三句话。)
另一颗种子想去哪里?师生对话。
给我看:这波光粼粼的湖水一定会给我带来欢乐!
按名字读,用?无字词典?你说什么?闪闪发光?。指示以胜利的语气朗读。
5.进一步的移情阅读指导
(1)孙爷爷看到这两颗种子会有危险。多么焦虑啊!这时候,它会如何劝那两颗想要掉进沙漠和湖泊的小种子呢?(同学们又会用孙公公的口气劝他们。)
(2)那两个种子能听大家的建议吗?如果学生再读两个种子。
6.师生合作,动情地读第三段。
(3)第四自然段
1.时光飞逝。第二年春天发生了什么?读第四段,交流。
2.引导和比较痛苦和快乐的不同感受。(一起读)
3.让我们考虑一下。当落入沙漠和湖泊的种子奄奄一息时,我们在想什么?后续:看来你很后悔,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应该被表面现象迷惑。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怎么做?让我们做一棵茁壮成长的蒲公英!
第三,总结全文
1,一起读课文
2.如何看待这个结果?(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总结:是的,大部分种子都遵循了长辈的正确引导,正在茁壮快乐地成长;但是,两颗种子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吸取了教训:不要被事物美好的外表所迷惑,不是所有表面发光的东西都是金子,而是要充分了解事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
黑板设计:
8蒲公英
沙漠湖土壤
闪闪发光的银,黑色的花。
干涸,淹没,茁壮成长。
【教学反思】蒲公英,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知道蒲公英会随风飘荡,让它到处都是家。课文的拟人化描述,能引起学生大声朗读的兴趣。学生还可以通过大声朗读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为什么沙漠和湖泊中的蒲公英种子会死亡,而土壤中的种子会存活。但是这个寓意可能没有被完全理解。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整体,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感染。此外,课程标准还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在这篇课文第二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来指导阅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文的阅读中来,并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象说话,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首先,创设情境,走进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课本和课文中的人物有一定的心理和情感差异。学生角色?这种固定的模式参与思考,大概是因为?站在正文之外?而且冷漠。所以,在课开始的时候,我创设了一个和蒲公英一起旅行的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伞兵?其中一个可以飞到他想象中的任何地方。学生们充满热情,想象着自己向往的地方,感受着做蒲公英的快乐。后来,我让学生们戴上头饰做太阳公公,亲切地指导蒲公英种子(就是把课文第二段读好),想象如何劝导两个误入歧途的小蒲公英种子;然后作为一颗垂死的蒲公英种子,说说当时心里的想法。这样在课堂上实现了学生身份的转换,迎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将学生从文本之外拉入文本,使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中的语言和人物,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角色转换和用想象练习说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语言揭示了文章的意思。
二,教师示范阅读,引领情感
教师的情感模型阅读能准确传达感受,震撼学生心灵,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引发情感铃声。教师的情感模型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敏感度。因为年龄的差距,同学们在扮演孙爷爷,亲切的指导蒲公英种子的时候,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在和同龄人交流一样,没有诉说。于是,我立马参与了进去:老师也想当孙功富好吗?然后读课文中孙公富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为长辈应有的语气。正文最后一段讲述了不同做法的种子的不同命运,对比强烈。学生读不清楚的时候,我也示范朗读。小学生大多思维敏捷,善于模仿,会想尽办法模仿课堂上的那几篇范文。把课文读好,就能感受到里面人物的感受。
第三,形式多样,百看不厌。
在教学中,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片面追求怎么办?多读书?课堂上多次反复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但没有必要的指导,形式单一,学生的阅读只会流于形式。貌似?书的声音很大?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教学,也没有得到语言训练。相反,他们阻止学生阅读文本,甚至发展它?突出和调一个字?唱歌指指点点等不良阅读习惯。所以我注重阅读形式的多样性,比如个人阅读、自由阅读、同桌交流阅读、角色阅读等等。另外,在让学生再念一遍两颗种子掉进沙漠和湖泊的话之前,我穿插了这样一个过程:
老师:孙爷爷看到这两颗种子会有危险。多么焦虑啊!这时候,它会如何劝那两颗想要掉进沙漠和湖泊的小种子呢?
(学生以孙公公的口吻劝他们。)
老师:那两个种子能听大家的建议吗?
生:听不进去。
老师:再读一遍。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种子的绝望,读好对话。这样练习阅读,学生会有新的感受,不会觉得无聊,读不下去。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种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理解文章意思的课堂上,我总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掌舵驶向彼岸,一步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意思,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课文的意思。所以这节课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个班自然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最后蒲公英茁壮成长的场景,因为电脑操作不熟练,没有展示给学生看,导致学生失去了直观感受。再比如板书的设计简洁明了,为学生重复课文做铺垫。但由于考虑的不成熟,只展示了相应的图片,未能发挥其作用。我觉得如果能把它们一起贴在黑板上,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