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吗?

1.写作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吗?最好不要用网络语言。第一,要学会积累“读万卷书,下笔如神”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古代的总结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靠发挥”,这是考场上同学们的相同体验。(一)语言建立“词汇”。

词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词汇不仅指单词和短语的集合,也指句子和句群。

建立“词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读书笔记,在特定的笔记本上摘录一些优美的单词、句子、段落,或者制作读书卡。

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的新鲜语言,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久而久之,就能一章一章地说出来,写得很漂亮。

(二)加强材料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因为很多同学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所以每次写作文,或者编,或者抄,都很担心。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积累素材。

平时可以随身携带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以写生、记日记、写观察笔记的形式,及时记录自己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经历。录制的时候要抓住细节,抓住人、事、物、景的特点。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3)要加强思想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者思想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智囊团”。方法有两个:第一,要有思想。

“多一份思念,多一份收获。”平时深入思考,有事时问“为什么”、“什么”、“怎么样”。

所以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还要随时记录思考的“火花”和思考的结论。

二是编纂,即摘抄名言、警句等。总之,作文要积累,词汇库、素材库、思想库三个写作仓库要定期统计、整理、归类,不断丰富、拓展。

二、要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鲁迅先生在回答文艺青年“如何写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读书,二是多实践。这里的“多看”是指多观察。

这说明,要写好一篇文章,掌握娴熟的写作技巧,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而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语重心长地告诫初学者:“一个作家必须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目光敏锐的观察者,永不放弃!——锻炼自己观察是一种习惯,仿佛这是第二天性。”

把观察磨练成习惯和第二天性是需要时间的,这是非常有用和了不起的。关注身边的人、事、景、物,猎取作文中需要的素材:要对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却有意义的事情感兴趣,关注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注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是如何变化颜色的,要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出去,走进社会,接触更多的人,观察他们的言行,思考一些事情,随时融入自己的思想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永远不要局限于“用眼睛看”。从广义上讲,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调动人的所有五官:用耳朵听,用身体感受,更重要的是用心脑思考,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2)注意观察过程中“写不好”的使用。俗话说,好记性胜过烂文笔。

很多同学每天看到很多,想了很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会让观察到的材料白白浪费,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被浪费掉。(3)观察要特别注意持之以恒。

不要犯“脑热”。三分钟热度不利于写好作文。你应该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每一天,这样你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学会观察对于打基础,促进一篇好作文有很大的作用。没有观察,你往往会觉得很难写。

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和提高有利于观察的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长足进步。第三,意高则文胜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那么文章在阐述思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正确的立意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是正确的,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的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们的基本道德要求,能够给人以积极的启发。(2)有意专一“作文之事,贵在专一,专精则成,散则蠢。”

再复杂的事情,主旨也不能分散。一篇文章既要说明这个问题,又要说明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就模棱两可了。

其实要想面面俱到,肯定是不到位的。而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专心用笔墨表达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几件事来表达中心,也要坚持中心,保持目标一致,注重材料和中心的结合,让材料中蕴含的所有力量都指向中心。(3)构思要新颖。文章不要从众,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

立意的新颖,要求跳出旧框框,不遵循超前思维、习惯性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审视题目所包含的另类内容,避免别人常写的,写别人没写的。即使是同一个写作对象,也总能从多个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定势,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展开、类比或颠倒,让人毛骨悚然。

2.作文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吗?现在很多学生一开口就用“均匀”、“晕”、“粥”、“浓”、“顶”等网络语言,这些语言有时也会出现在日记和作文中。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杨雪珍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周记里写了一句话:“上周日,我GG带着他的恐龙GF去100玩,GG的GF留着PMP我。就好像我们已经认识很久了……”老师看了之后,一头雾水。当学生作文中出现网络语言时,老师一般会用红笔圈出,并在旁边打上问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GG(哥哥)、MM(姐姐)、I(女生)、派转(批评、评论)、新手(菜鸟)、墨迹(幽默)、果酱(奉承我)等网络语言非常普遍,孩子们几乎脱口而出。他们认为网络语言生动、轻松、有趣,在网上与同学聊天、写作时也会使用类似的语言,有时也会方便地用在日记和作文中。

“如果现在的学生连网络语言都不懂,那就有点‘悲催’了。”杨雪珍开玩笑说,网络语言可以用在口语或非正式信函中,但仍然不赞成在正式考试中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作文中运用灵活,有时确实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郑州四十七中初三宏志班语文老师王艳在作文中写道“* * *是个内存不足,反应慢的286”。但王艳认为,应该提醒学生在课堂上谨慎使用网络语言,因为网络语言会让阅卷老师觉得使用的语言不规范,从而影响成绩。

允许在文字中使用网络语言要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词语已经成立,其含义为公众所熟知;第二,必须符合语法和修辞规范。比如《人民日报》一直用的“给力”这个词,适当的时候可以用。但是那些只是为了好玩,没有太大意义和价值的,一般不推荐。

“网络语言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语言风格。它新颖、幽默、有特色,满足了新一代幼儿对个性的追求,但他们对这种语言的正确使用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郑州市回民中学一班(17)语文老师党荣荣说。

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带有明显印记的语言表达方式。从体裁上看,符合新词“产生时间短”的特点,属于广义的新词范畴。然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只有少数经过实践检验后能广为流传和长期使用。

学生们在生活中使用的新单词和表达经常是一种新的类型。比如最近从台湾省娱乐节目《大学生都走了》流传出来的《hold Live》,《有木有》就是从咆哮式衍生出来的。这些词虽然“新”,但绝大多数社会阶层都不会用,只能代表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除了时间限制短之外,新词还应该具有普遍性、兼容性和明确性的特点。

显然,这些被学生广泛使用的流行网络语言缺乏这些特征。严格来说,这类语言不能纳入狭义的新词。在正式场合,比如中考、高考,这种网络语言是禁止使用的。但在语言使用标准不高的场合可以使用。

郑州市第八十一中学语文老师张寒说,在教学中,老师会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写作文时规范语言,不允许使用网络语言和英语单词。

3.学生作文中能不能使用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悲剧叫“悲剧”,像“粥”,提意见叫“拍砖”,有的同学干脆用数字来表达意思。这些网络语言虽然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困惑,但对中小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采访中,一位初三学生告诉记者:“使用网络语言没有错,尤其是在网络上。当人们使用各种网络语言交流时,很容易消除陌生感。在学校,如果你不懂网络语言,你的同学会嘲笑你老古板。”

大多数老师表示,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可以理解网络语言的使用,但不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引用网络语言。虹桥实验小学副校长、语文老师徐亚荣说:“学生写作文要用规范、标准的语言,最好不要随意使用网络语言,尤其是太出格的。”由于小学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徐亚荣建议,家长应该让孩子多读一些好书,开阔视野,增加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