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时间很随意。是否应该限制他在学习后从事其他活动?
你喜欢我吗?我每天早上起来送孩子上学,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我对孩子的拖延症很恼火。孩子上学后,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无论是帮孩子做时间表,还是用沙漏训练孩子,都希望孩子懂得珍惜时间,懂得管理自己。
我也用过一些方法,看过一些书,发现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还是比较迫切的,要从长计议。
你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需要从大的角度来看。我们常说孩子善变,每天都一样。一年后,孩子就不一样了。是的,孩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为成长是一个持续快速变化的过程。但是很容易忽略这种持续快速的变化,急于给孩子贴上标签,下结论。
比如很多大三的孩子拖着作业,一会儿做一会儿玩。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这是懒惰,是厌学,是没时间。但事实是,六七岁的孩子没有时间长度的概念。他们如何管理时间?
这么大的孩子还在鬼混?他们大多从小就被贴上得过且过的标签,被塑造成得过且过。他妈妈越担心,他就越不慌不忙。他故意和大人对着干,或者犯一些小错误,无意中耽误了时间。
这是被动攻击,就像总是被批评生气不敢说话的下属,喜欢犯一些低级错误,把事情搞砸来报复上级。
你看,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不了解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只看他们的行为,我们永远是错的,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虽然不太了解时间的长短,但是已经有了秩序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放学后要完成的任务按顺序画下来或者写下来,引导孩子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到了三四年级,孩子可以规划每项任务的时长。此时,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以提高效率。
五六年级,再进一步,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比如在几个星期内,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
这种做法是看到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把最终目标分为一年和两年,逐步完成。
分割目标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方面。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家务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等。你能做到的。
比如高一的阅读目标就是自主阅读。女儿从小听过很多故事,理解能力不错,但是因为字数不多,不能独立阅读。于是我们约定,她每天给我读一本绘本,慢慢读一些单词。我相信如果她坚持这样一年,她可以自己读很多书。
也许你仍然不能让你的孩子按顺序做事,但是你可以拖延很长时间。这个时候不要急着贴标签,要看孩子有没有自由时间和自制力。
我见过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做的:看到孩子写完作业喜欢玩手机,就会报个班,或者买些课外作业本来填补孩子的时间。
这是对孩子最消极的建议。孩子觉得,我写作业越快,父母布置的任务越多。我为什么要重新发明轮子?不如慢慢来,消磨点时间。就像在职场上,如果努力的结果是多干活,那谁都不傻,我还不如得过且过。
一个没有自由的孩子不可能有意识。
要提高孩子的效率,就要给孩子“绩效奖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时间当做奖励。让孩子看到,如果我做得又快又好,就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
所以有必要规定放学回家前要做作业。所有学习任务完成后,睡前的时间要留给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玩游戏。这样,孩子会发现高效地做事会最大化他的自由,他会努力提高效率。
但是问题又来了。怎么能让孩子玩这么久?孩子的学习任务有多差?
这是我们的焦虑问题。如果我们太急于让孩子玩耍,就很难解决孩子的时间管理问题。和很多问题一样,孩子无法独立,是因为父母太急于放手。
养孩子不仅考验我们的耐心和忍耐力,更考验我们的心态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