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太平中心小学林校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涌入,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课堂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它倡导学生在独立阅读思维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阅读。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目的,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引导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整体感受。

(1)引导提问方式。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而教师的指导往往是通过引导学生提问来体现的。在阅读教学的导入中,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帮助学生激发兴趣,拓宽思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我指导学生阅读三年级课文第二册,“你必须放走这条鱼!第一节课,我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提问:①这是什么鱼?②为什么一定要放走这条鱼?(3)这条鱼最终被放走了吗?结合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第一次读课文。从阅读中,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离鲈鱼允许捕捞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因此,在父亲的坚持下,他终于放生了这条鱼。

(2)讲故事。孩子们普遍喜欢听故事,所以老师应该尽力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阅读。随着老师生动、雄辩的讲述,愈演愈烈、夸张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有趣、惊险、奇特或感人悬念的情感世界,他们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理解其内容。比如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给同学们讲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战斗的成败故事,诱导同学们:为什么身为别人奴隶的越王勾践最后反败为胜,消灭了吴国?这个悬念引起了他们的求知欲,他们迫不及待地阅读了文本,并从阅读中得知,文本讲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的战斗故事。我理解越王勾践在失败中毫不胆怯,忍辱负重,最终转败为胜。但吴王自满,不听劝告,放虎归山,最后被越国所灭。

(3)课堂表现法。小学生都有爱玩,成绩好的特点。在童话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课本戏剧表演的教学形式,让几个学生在课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为角色是学生自己扮演的,所以文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而是自己或者同学的。这样,学生必然会对文本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自然加深了内心体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比如我在初三上册的时候,让几个同学分别扮演东海龙王哪吒父子的角色,引导他们去把握人物的特点、情节和主题,以便在课堂上表演。学生们感兴趣地从表演中寻找故事内容:原来文章写的是小哪吒在东海大吵大闹,向龙王投降,让人们重新过上平静的生活。这种由表演形成的阅读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全体学生都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激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是引导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的一些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理解。然后,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阅读环节。

第二,认真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当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明确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文章的脉络主要是纵向的(按事情的顺序)和横向的(按人或事的几个方面)。例如,我在教“你必须放了这条鱼!这节课,我按照汤姆去钓鱼、抓鱼、放鱼的顺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帮助他们梳理文章的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比如我在读初三第一册《东方之珠》的时候,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述香港的海滩、海洋公园、市场。带着这个想法仔细读课文。通过系统、细致的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香港迷人的海滩、著名的海岸公园、繁华的市场和美丽的夜景,从而认识到香港是一颗无与伦比的东方明珠。

(2)分段、分层仔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比如我在初三上册的时候,认真阅读课文,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掌握春天的石榴叶、夏天的石榴花、秋天的石榴果,重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石榴果的颜色、外观、味道,从而加深对石榴的印象。

(3)阅读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之美。比如初三下册的《荷花》,就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章里有很多漂亮的句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语言和文字之美,我用课件展示了许多荷花的图片,并播放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读出优美的句子,如: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一样拥挤。这些大圆盘之间开出白莲花。通过阅读意境中的这些句子,学生不仅可以从视觉上欣赏荷花的美,还可以从阅读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

第三,抓住重点单词和句子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有些课文,语言意味深长,有语录,情节生动,教师可以用来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各种感官,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精读是精读的延续和提高,即在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作者如何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

(一)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虽然单词是语言中很小的语法单位,但是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些带有共性的关键词。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主题词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初三上册《拉萨的天空》,纯洁和洁净是两个关键词。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述天空纯净洁净的句子,如:天空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你可以用一把蓝天洗脸。通过阅读,中学生理解了纯洁和干净这两个词的含义。了解拉萨天空的特点和拉萨天空的美。

(2)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我在六年级第一册《桂林山水》的时候,重点讲解了桂林山水的中心句设置,引导学生精读课文。A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哪些具体的景物来突出A字?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设置促使学生找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一个字来写的,采用的是先概括后划分的叙述方法。以下内容都是具体直观的。

(3)抓住有意义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有许多深刻的句子。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你就不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句子。比如我上四年级的时候,《乡下人》第二卷,文章里有一句话,我一定会看到一只母鸡领着一群鸡在竹林里觅食。或者看到一只公鸡摇着尾巴,在地上大步走来走去。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你见过城里的鸡长什么样吗?你在乡下看到的鸡是什么样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鸡在农村的自由生活,从而明白农村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独特迷人的风景。这篇文章的内涵。

(4)抓住转折句,理解课文内容。转折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文章思维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强调转折句的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想表达的前因后果。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妈妈》这篇文章里的过渡句就那么轻,让我很难过。围绕这个过渡句,我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母亲有多轻?然后呢。我吗?你为什么这么难过?通过阅读,学生们知道自己的母亲曾经体重80多斤,但在作者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拉着他,背着他的妹妹,肩上扛着100多斤的担子。通过对文本的精读,学生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如此悲伤,进而理解作者对自己的母亲有多么愧疚。

第四,运用阅读技巧欣赏文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和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启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引导他们带着情感阅读文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达到与文章和作者的情感和谐。

(1)注意挖掘重点,以便阅读词条。一篇文章的情感往往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选择有助于挖掘文章主题的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桂林山水》一文的结尾,小船在碧波上,人在一个画报的世界里遨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漓江泛舟时的情景。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这句话,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桂林山水之美。

(二)激发学生阅读和理解的想象力。朗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边读边想象文中的情境,让学生逐渐理解语言和文字的深层内涵,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你必须放了这条鱼!在文章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汤姆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我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抓到这么大一条鱼,你会愿意放过它吗?如果我放手了,我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然后,我让学生叹口气,把文中的句子再读一遍。我这辈子都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在想象和叹息的阅读中,他们体会到了汤姆从捉鱼到放生后的失落的惊喜。

(3)读而思,读而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感悟,在理解中提高理解。你必须放了这条鱼!这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任何时候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我设计了几个练习题,如:过马路时,不管(),做();自习课上,不管(),都();在公园里,无论(),杜()等,通过练习学生对自觉遵守规则的理解,可以在思想上获得新的启示:遵守规则,必须从自己做起,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规则,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科学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整个阅读活动的欣赏者。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是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以身作则,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规律,在课外活动中受益,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读到内容,读到思想,读到感受,读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