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评价一堂数学课的四个标准

一、“不在少数”——面向全体学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统一的集体教学,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测试的一致性。它是建立在假设全班同学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一致的基础上的,所以在教学中很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所有学生,就是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结果,由此产生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补缺”,但同时要致力于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的发展,同时要让那些在数学上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所收获,达到基本要求。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单一的师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要有效地采用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同体”的作用;在实践层面,“上不封顶,下保底”;对一些特殊学生(优秀生或学困生)要给予特殊政策;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能力的舞台。二、“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关注学习过程“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加以应用的过程,充满了探索和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很多东西老师很难教,要靠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有效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他们展示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他们参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暴露他们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来说,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奥苏贝尔称之为“第一组织者”)中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从而为新知识学习提供一个认知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概念的可用性;要启发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不仅是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还要了解自己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已经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识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要突出新旧知识的差异,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怒”的状态,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自己能学到的东西,永远不要教;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千万不要替他做。让学生自己说话,千万不要替他们说话。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表达机会、更多的成功快感,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许多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应“掐头烧尾”,而应注重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既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又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一方面,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的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尤其是初步几何知识、统计知识和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整理成数学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教科书容量有限,许多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故事未能进入教科书。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数学学习与应用的关系,注意学用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数学的应用价值。注重学用结合,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应用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要尽可能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和数据编写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陪伴;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变封闭的单向结构为开放的多向结构;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和应用中,学生可以了解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四、“让课堂焕发生机”——关注全面发展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视为师生生命中重要的人生体验,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一部分。”(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生机》)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力,还带着自己的情感、动机和需要投入课堂;除了老师,学生还与他们的同龄人互动;除了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学生还包括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沟通意识和能力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