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

摘要: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德说:“有一天你可以给学生上一课。但如果你通过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会终生不断地学习。”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案例,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主要从氛围营造、主题解读、生成资源、要点、生活实践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提问能力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孩子越小,越会问问题。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逐渐消失。有一次出去上课,老师说:“骆驼闭上了鼻子和眼睛。”。没有人问:“你怎么能闭上鼻子?”?骆驼是怎么闭上鼻子的?“教室一步步往下走,井然有序,风平浪静!这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室?其实孩子是最会提问的,但是现在学生变得麻木,变成了知识的容器,主要是因为教育忽视了学生提问精神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我们需要创新人才,但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更谈不上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只是一种数学或实验技能。然而,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性和从新的角度看待老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脑子里经常有问题,会促使他们去探索,去思考,去倾听,去解决问题,学习会变得非常主动,这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质疑是任何创造的最初原因。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但一定要真正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我结合这两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努力和一些成果。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质疑土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达到顶峰。”“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尤其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师在各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教师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大家地位平等,只是角色不同,分工不同。老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敢于提问,敢于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他们学习的自主权。但老师还是有一种惯性,认为自己看事情总会比学生看得准,经常打断或批评课堂上的“不和谐”声音,这样很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影响课堂气氛。有一次上课,我让同学们说说他们对莱特兄弟大哥这句话的理解。有一个同学的观点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说,“这句话说明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我马上面对所有同学说:“这句话是不是说每个人都有缺点?”你同意吗?“其他同学顺着我的话,表示不同意。但是我接着问谁有什么要补充的?教室里一片寂静,没有人再举手。其实后来想想那个同学的观点也是有道理的。我不应该这么简单粗暴的在课堂上否认,让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变大了。现在我非常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和倾听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各种想法。当我给学生们看高耸的华山时,有一个学生说他看起来不高。我让他解释原因,然后跟他分析华山到底高不高。当我让学生念“蜜蜂、马、北极熊、燕子”这一串单词时,我一生都在举手,说他想问:北极有这么冷吗?北极熊为什么不冻死?我同意他的问题,让同学们互相帮助来回答。学生们都讲得很好。在我的课堂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犯错;每个人都可以提问,哪怕离教室很远;大家可以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质疑和补充。”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老师,我不同意XXX...”“老师,我有话要补充...“这样的声音比比皆是。我的课堂是民主课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爱问问题的天性被激发出来了,学生真的很爱问问题,也会问。二、初读课文的要求——怀疑的起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始于怀疑和惊奇。“总是有疑惑和问题,让我们总是能够思考和创新。学生第一次接触一篇陌生的课文,问题最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这样一个学习的关键点上,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引起怀疑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能启发思维,开发智力。高三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让他们在课文旁边问一两个问题,然后带到教室交流。起初,学生们不太善于提问。有些问题太简单,有些太不切题。慢慢地,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有思考的价值。比如《理想的风筝》课上,我的学生问了以下问题:1。写第二段多余吗?2.为什么学生会有酸酸的感觉?3.为什么说圆棍功德无量?4.为什么刘先生故意扔掉风筝,而自己去追呢?5.为什么作者称风筝为“理想风筝”?6.刘先生把风筝送上天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在课堂上,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大声朗读,产生精彩独到的见解,课堂效果显著。我一年级的时候也是从题目入手,让同学们说说你们看完题目有什么问题。学生们踊跃发言,问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很奇妙的世代,问:“为什么写蚂蚁和蛞蝓,而不写另外两种动物?“另一个生命立即描述了另一个故事,也是一只蚂蚁和一条蛞蝓。主题与本文相似。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这节课更感兴趣了。三、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质疑的关键始于思考,止于怀疑。古人云:“学贵疑,而学必疑。“怀疑是思维的源泉,思维是智慧的基础。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个人思维活跃,勤动脑,思维好的表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提倡多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而不迷信书本和老师的敢说敢想。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反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预设之外的学生生成,往往会闪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抓住这一资源进行引导,往往会带来精彩的教学。我上《我是神舟》的时候,用“嫦娥奔月”的故事介绍过。故事一讲完,我一生都在问:“老师,嫦娥身边的玉兔是怎么上天的?”我说,“我们从课文里找找这个问题吧。让我们一起听录音。"可是录音刚一结束,那位同学又哭了,"老师,课文里没有提到玉兔。”其他学生也纷纷附和。学生爱提问是好事。为什么他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花点时间?况且文中插图有玉兔,正文没有,所以提问很正常。所以我会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说说玉兔是怎样的。交流异常热烈,涌现出许多别出心裁的想法。”玉兔是嫦娥在人间养大的。当嫦娥去了天堂,她带着它。”“玉兔喜欢嫦娥,就去了她那边。”“玉兔有一天出来玩,跑到月宫去了,就没回去。”“玉兔是天上的仙兔。有一天,嫦娥和田鹏元帅去人间玩,田鹏元帅追玉兔,玉兔逃到嫦娥那里,“孩子们讲得比谁都好,课讲得精彩。我们应该善待学生的提问。有些问题似乎很无聊或者无关紧要。仔细想想他们是有道理的。我们永远不应该轻易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这样他们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四、抓住课文的重点来提问——提问的方式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灵魂,或者说我们所说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的理解和感知能突破这一点,教学就成功了。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抓住这个关键点,让学生提问,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比如在《最佳路径》的教学中,学生们了解到“虽然葡萄园主辛苦劳作,在路边吆喝,却很少有人停下来购买;老人管不了,让游客自己挑。结果,他们是第一个卖光的。”在这两种现象之后,学生可以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现象?这两种看似不合理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由此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体验,最终理解“给人选择的自由”的价值。我在教天鹅的故事的时候,上到一半,一个学生站起来自信地说:“我觉得这只老天鹅好蠢。它为什么这样做?它可能会死!”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但想想又很真实,因为这是一个很“大众化”的想法,是理解老天鹅行为的一个关键问题。我没有草率的拒绝,而是引导学生去了解普通人是否真的会去做。但少数“英雄”往往在特殊场景中扮演主角,他们不畏牺牲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往往感染了身边的一大批人,投入到当时的战斗中。老天鹅在当时的困境中就是这样的英雄。这样的解读让学生对“老天鹅”的“英雄形象”的理解更加真实和到位。这个问题是学生产生的,但是后来我觉得,在这个关键的地方,应该创设这样一个矛盾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质疑和思考,最终通过矛盾的化解来深化对文本的解读。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怀疑的来源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践,语文学习永远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会催生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提问和探索。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在活动中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课堂上,我经常接触学生的现实生活,讨论教学,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解决问题。对于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生动事例,是及时的、创造性的运用。一节课前,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了吵闹声。孩子们一看到我,就向我报告谁吃了蚂蚁,谁吃了几只蚂蚁...小眼睛和小脸闪闪发光。于是我顺势而为,用轻松的语气和他们聊起了蚂蚁。我先是让敢吃蚂蚁的同学站起来,说说吃了之后的感受,然后问他们对吃蚂蚁的看法,再问他们对蚂蚁还有什么了解。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们思维极其活跃,善于沟通。问了很多问题:蚂蚁到底吃不吃?蚂蚁在肚子里吃东西会动吗?蚂蚁用什么和它们的朋友交谈?最后,让学生写下刚刚交流过的或者还没来得及说的话。毫无疑问,这种写作是成功的。在写作中,问题更多:“蚂蚁是怎么吃的?蚂蚁为什么这么小?所有的蚂蚁都这么小吗?”“蚂蚁为什么能吃东西?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的家在哪里?”“下雨的时候,蚂蚁会去洞里。如果它找不到家,就会躲在角落里。你知道它为什么躲在角落里吗?”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开放、聪明和富有想象力!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这保持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为未来探索世界提供了动力来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一个年轻人不是作为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劳动者找到许多‘为什么’,并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他就会像火花燃烧成火焰一样拥有独立的思考。”所以,无论我们是哪个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把保持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放在首位,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水平。